劉尚希
美歐對俄的一系列金融制裁,已經引發(fā)一場全球信用危機。
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都是基于信用這一基本前提。信用分個人層面、企業(yè)層面和國家層面,其中任何一個層面的信用主體不守信用,都可能引發(fā)蝴蝶效應,導致共同受害的嚴重后果。1971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就是一次貨幣信用崩塌。當時美國承諾1盎司黃金兌35美元,也就是以金本位支撐美元的信用。后來,美國做不到,不再履行這個承諾,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史上的一次金融危機。之后的國際貨幣體系以主權國家的信用為基礎,美元、歐元和英鎊等可充當世界貨幣都以其國家信用為基礎,與黃金徹底脫鉤。自1976年牙買加體系替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后,國際貨幣體系其實一直是以發(fā)達國家的主權信用為基礎,本來仍受制于“特里芬困境”的當今國際貨幣體系已經相當脆弱,如果這個基礎再次受到動搖,國際貨幣體系將面臨深刻的危機。
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波及的范圍很廣、力度很大,甚至對個人都采取了很多金融制裁的措施。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儲備遭到凍結。這看似是制裁俄羅斯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其實已經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印度已經表達這樣的擔心,如果以發(fā)達國家主權信用為基礎的外匯儲備都處于不安全的狀態(tài),那么國際貨幣體系未來以什么為基礎?
從現(xiàn)在來看,以后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用本幣來進行交換和貿易的現(xiàn)象,這樣一來,全球的效率,無論是經濟的效率還是金融的效率都會下降。這也意味著,全球化帶來的很大一部分紅利將消失,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不確定性以及風險將會前所未有地擴大。從這個意義上說,美歐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看似是俄烏沖突觸發(fā),實際上已經動搖現(xiàn)有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金融體系,對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將產生影響,尤其是對廣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其帶來的風險急劇上升。這將是一場波及全球的信用危機。
應對這場危機,一些國家尤其像俄羅斯采取的措施就是使用本幣。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都以本幣來進行貿易,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國際貨幣體系也許會退回到二戰(zhàn)之前的那種碎片化狀態(tài),形成多個國際“貨幣集團”,讓全球化退回到區(qū)域化。
就此而言,中國應該怎么應對?這是一個重大的課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如何保障本國外匯儲備的安全? 我們需要在強調創(chuàng)造財富的同時,通過F 金融手段來保護本國的貨幣財富。不言而喻,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可或缺的。
世界所有國家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也是一不“風險共同體”,如果發(fā)達國家憑借自身優(yōu)勢隨意不守承諾,動搖國家主權信用這個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那么有可能引發(fā)又一次的全球金融風暴。地球村時代,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會面臨這個難以承受的風險。在風險共同體中,所有國家都將是受害者,發(fā)起者可能也會在蝴蝶效應中遭到反噬。就此而言,基于一時的短期利益或者本國的利益,去動搖全球的國家主權信用這個基礎,甚至以此當作武器來使用,需要三思而后行?!辈蝗坏脑?,所有國家,包括發(fā)達國家,都會受到傷害,使全球公共風險在疫情風險基礎之上雪上加霜。▲(作者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磚智庫和世界金融論壇學術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