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華,張志旻,齊昆鵬,賈雷坡,楊 曦,竇天芳
(1.清華大學圖書館,北京 100084;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北京 100085)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1],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A研究的水平和能力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這個國家原始創(chuàng)新的動力和活力[2]。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研究高速發(fā)展,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研究體系,培育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近年來有重要突破的成果不斷涌現,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我國已經成為基礎研究大國。但應當理性地看到,我國基礎研究在產出、投入、人才培養(yǎng)、學科布局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確實還存在不小差距[3]。隨著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部署和實施,基礎科學研究的戰(zhàn)略地位日益凸顯。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作為資助基礎研究的重要渠道,正在全面深化科學基金改革,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fā)展,更好地發(fā)揮科學基金在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中的基礎引領作用。為實現基礎科學研究“三步走”的發(fā)展目標,急需以國際化的視野觀測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活動,客觀評價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現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作為科學基金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集中體現了我國科學基金的工作績效和資助成果,沉淀了大量反映基礎科學研究狀況的歷史沿革數據,是展示基礎研究發(fā)展路徑、展示科學基金改革思路的重要窗口,受到了科學基金共同體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然而,筆者通過《年度報告優(yōu)化問卷調查》發(fā)現,在531 份返回結果中,認為《年度報告》的傳播能力相對較弱的比例為46%;認為提高《年度報告》的傳播力需要增加更豐富的內容的比例為64%,在結構上增加分析、綜述等內容的比例為71%。為更好地發(fā)揮年度報告在科學基金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選取在全球范圍內具代表性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德國研究基金 會(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JSPS)三個科學基金管理機構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對它們年度報告的政策依據、報告結構、特點進行比較研究,為進一步優(yōu)化《年度報告》提供依據。
2.1.1 年度報告依據
美國制定了一系列法案強制要求機構信息公開,如管理和預算辦公室A-136 號通告(the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Circular A-136,OMB)、1994 年政府管理改革法案(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Reform Act of 1994,GMRA)、聯邦政府1982 年管理人員財務誠信法案(the Federal Managers'Financial Integrity Act of 1982,FMFIA)、2000 年 報告合并法案(the Reports Consolidation Act of 2000)、2010 年政府績效和結果現代化法案(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Modernization Act of 2010,GPRMA 2010)等。這些通告、法案要求NSF 必須向社會公眾公開發(fā)布戰(zhàn)略計劃、年度績效計劃和年度績效報告;并對報告所含必要內容、格式、提交日期做出具體要求,其中特別指出這些計劃、報告要簡潔明了,利于公眾了解。
2.1.2 年度報告結構
美國的年度報告一般指財政年度報告,從每年10 月1 日到次年的9 月30 日止為一個財政年度。
1952 年起,NSF 開始對外發(fā)布年度報告(annual report)。1998 年“年度報告”更名為“問責報告”(accountability report),2002 年“問責報告”更名為“績效和問責報告(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report)”,2008 年更名為“績效報告(performance report)”[4]。自2014 年起,NSF 每年持續(xù)發(fā)布三個以財年命名的報告(annual report),包括:機構財務報告(Agency Financial Report,AFR)、年度績效報告(Annual Performance Report,APR)、績效和財務亮點報告(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Highlights Report),以及預算申請報告,各報告主要內容及篇幅如表1 所示。
表1 NSF 系列年度報告情況分析
預算申請報告內容詳實、角度多元,是介紹NSF 每個財年工作最完整的文檔,因此本文以此報告為主分析其結構及特點。NSF 2021 財年國會預算申請報告于2020 年2 月提交國會,包含2019 財年年度績效報告,報告共510 頁,其目錄結構及對應內容如表2 所示[8]。
表2 NSF 2021 財年國會預算申請報告結構
預算申請報告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概述部分概要地介紹了NSF 的相關工作、資助活動及亮點項目等;匯總表、技術信息、定量數據表從不同角度介紹了資助金額及預算申請情況;NSF 授權介紹了相關法律授予NSF 的權力;而第4 至9 各章介紹了NSF 的相關資助活動;組織卓越、績效和管理兩章介紹了NSF 績效計劃的完成情況、面臨的管理挑戰(zhàn)及提升機構運營效率的相關工作。
2.1.3 報告特點
NSF 年度報告由系列報告構成,每個報告目的鮮明,重點突出,針對性很強。其中,績效和財務亮點報告的內容最為簡潔精煉,是快速了解NSF 整體情況的基礎性資料。預算申請報告內容豐富、篇幅宏大,是反映NSF 管理運行、資助計劃、資助活動等內容的完整詳實的重要資料。該報告的第4 至9 各章共占報告篇幅的約70%,是報告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內容,以NSF 的撥款賬戶和部門來分類介紹NSF 的相關資助活動。研究和相關活動一章詳細對應賬戶和部門如表3 所示。5 至9 章對應撥款賬戶和部門如表2 所示。
表3 NSF 預算申請報告第四章各節(jié)對應撥款賬戶和部門
表3(續(xù))
報告尤其重視績效計劃和戰(zhàn)略目標的完成情況,在各項資助活動中都對其完成情況進行了介紹。
2.2.1 年度報告依據
德國DFG 屬于非營利法人中的財團法人,法律依據主要是《德國民法典》《德國研究基金會章程》(以下簡稱“章程”)等。章程規(guī)定DFG 的執(zhí)行局(Executive Board)負責DFG 的日常業(yè)務,向執(zhí)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報告其職責的執(zhí)行情況,向DFG 大會(General Assembly)提交年度報告和財務報告,并由大會決定是否批準執(zhí)行局的行動[9]。
2.2.2 年度報告結構
DFG 執(zhí)行局于2021 年7 月在DFG 大會上提交了2020 財年年度報告,其篇幅為344 頁,目錄結構如表3 所示[10]。
從表4 可以看出,DFG 的年度報告內容類型非常豐富,除第3 章各學科的研究資助、第10 章相關統(tǒng)計數據、第11 章預算及第12 章附錄內容占比較多外,其余各部分內容占比較為均衡。
表4 DFG 2018 財年年度報告目錄結構
2.2.3 年度報告特點
對比年度報告的目錄結構及DFG 的宗旨,可以發(fā)現年度報告大部分章節(jié)是按照其宗旨進行組織的,如表5 所示。
表5 DFG 年度報告各章節(jié)對應其宗旨
表5(續(xù))
年度報告在內容組織上,更加注重科學問題的本身,如研究資助部分,介紹了DFG 資助的每個卓越集群希望解決的科學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希望得到的結果等。
此外,DFG 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重視科學基金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關系,專門有一個章節(jié)(第7 章)介紹研究活動與社會和經濟聯系的相關工作。并且,DFG 的任務之一是就與公共利益息息相關的科學問題向議會和機構提供建議,為此,DFG 成立了多個委員會向政府、DFG、研究機構、大學、公眾等提供建議和咨詢,并在年度報告中設立專門章節(jié)(第9 章)闡述了食品健康評估委員會、遺傳研究基本問題委員會、臨床研究基本問題委員會、有害物質測試常設委員會等常設委員會所做的工作及就公共利益提出的科學建議。
2.3.1 年度報告依據
《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術振興會法》要求振興會必須在每個財年結束后的六個月內準備一份有關學術研究資助工作的報告提交給教育、文化、體育、科學和技術部長,他們在收到報告后,應該對報告提出意見,并向國會報告;振興會還需要編寫有關高級研究資助服務和海外研究人員派遣服務的報告,并在每個財年結束后的三個月內提交給上述部長,并向國會報告[11]。
2.3.2 年度報告結構
JSPS 年度報告的結構較為固定,本文以2020—2021 財年年度報告為例[12]。年度報告開頭為主席致辭、JSPS 機構概況及演變、預算情況。JSPS 中期目標每期5 年,自2018 年開始實施第四期中期目標,包括五個目標,年度報告前五章分別介紹這五個目標的相關資助活動,分別是創(chuàng)建多元化領域的世界一流知識、培育下一代研究人員以開拓先驅知識、利用大學優(yōu)勢來提高教育和研究能力、建立強大的國際研究基地、建立綜合的學術信息分析基地等。第六章內容為典型問題,包括推廣電子提案、加強信息傳播、促進產-學-研合作、提升科研誠信。附錄部分包括項目類型列表、JSPS 機構列表、國際研究人員交換情況等。
2.3.3 年度報告特點
JSPS 的年度報告篇幅為78 頁,篇幅上相對簡短,但是報告中有60 余處網站鏈接作為補充信息,極大地豐富了報告的內容。
JSPS 2003 年成為獨立行政機構后,其主管部門要求其制定中期目標,JSPS 自2003 年開始第一期中期目標。比較2018 年開始的第四期與2013 年開始的第三期中期目標年度報告的結構和內容,可以發(fā)現年度報告在結構上均以中期目標的每個目標為一章,每一章的內容包含支持這個目標的項目類型,每個項目類型有對應的負責部門,每一章包含項目類型會在中期目標更換時進行調整。
JSPS 年度報告在內容組織上,每個項目類型的體例結構比較統(tǒng)一,包括:目的、特征、內容、預算、網址等。這種形式使科研人員可以方便地了解每個項目類型的相關管理機制,有利于科研人員的項目申請,JSPS 更加重視為科研人員建立更好的科研環(huán)境。
NSF、DFG、JSPS 的年度報告從體例結構、篇幅、撰寫思路上各有特色,但三個科學基金管理機構的年度報告普遍對科學基金在研究資助、人才培養(yǎng)、科研基礎設施、國際合作等方面的作用高度重視并充分闡述,具體的對比見表6。
表6 三個機構年度報告對比
在篇幅上,JSPS 雖然明顯少于NSF 和DFG,但是在內容上同樣豐富,并且有眾多網站鏈接作為補充信息,三個年度報告各部分內容占比較為均衡。
在內容組織方面,NSF 依據部門與付款賬戶、DFG 依據機構宗旨、JSPS 依據中期目標和項目類型進行內容的組織。NSF 和JSPS 報告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可以與相應部門一一對應,且各部分內容體例結構統(tǒng)一,易于組織各個部門編寫內容;DFG 的內容與部門沒有明顯的對應關系,且各部分內容沒有統(tǒng)一的體例結構,在形式上采用采訪的形式,更利于一個部門編寫。
在資助金額相關數據方面,三個年度報告均有總的說明,NSF 和JSPS 還在各項資助活動中有資助金額的分項介紹;NSF 和DFG 的相關數據則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說明,非常詳細,而JSPS 則只有簡單的資助金額。
在側重點上,可以看出NSF、DFG、JSPS 年度報告的共同點是,不僅重視科研資助,還都非常重視科研人才和青年人才培養(yǎng)、科研人員獎勵、國際交流和合作、基礎研究設施資助、戰(zhàn)略目標等。不同的是,NSF 更加側重戰(zhàn)略目標、績效計劃的完成情況;DFG 更加側重科學問題;而JSPS 更加側重科研環(huán)境的介紹。DFG 和JSPS 還非常重視科學與公眾的交流及研究成果的傳播,其中JSPS 就指出科學與公眾的對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和青年參與者的豐富創(chuàng)造力來推動未來的研究,同時啟發(fā)他們對科學文化價值和社會重要性的敏銳認識。而NSF 在提升機構運營效率、資助效率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由自然科學基金委編輯,面向社會公眾發(fā)布,是集中反映年度科學基金工作績效和資助成果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自然科學基金委高度重視年度報告工作,設立專項項目,組織課題組專家進行優(yōu)化研討,為全方位、多維度地揭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現狀奠定基礎。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章程》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實行年度報告制度,公布資助情況,宣傳資助成果”[13]。每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公開管理年度報告都明確指出信息主動公開范圍包括《年度報告》,但并未對《年度報告》的內容做具體的闡述。實際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成立以來,每年都發(fā)布《年度報告》,其以“展示基金成果、交流基金工作、統(tǒng)計基金數據、記錄基金發(fā)展”為戰(zhàn)略定位,服務對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全委會委員、監(jiān)督委員會委員、工作人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型項目承擔者和參與者、各依托單位項目管理人員,以及希望了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國內外廣大科研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內容較為宏觀,是各利益相關方了解基金資助情況和相關信息的重要數據來源。
自然科學基金委2018 年至2020 年發(fā)布的《年度報告》雖然結構和內容上作出了相應的調整[14-16],但內容主體是基本一致的。其結構如表7 所示,報告由前言、6 個主體部分、附錄組成,其中第三、四兩個部分平均占比達到報告的70%,是年度報告的重心所在。
表7 2018 年至2020 年《年度報告》目錄結構總結
相較于前文中三個國外資助機構的年度報告,以及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年度報告》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內容類型和闡述角度較為單一;單純的統(tǒng)計數據及項目介紹占比太高;項目介紹內容過于專業(yè)化,與《年度報告》的服務人群不匹配,這也是導致《年度報告》傳播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單純的項目申請、資助數據并不能全面地展示基金委的相關工作;申請與資助項目按項目類型展示,不利于讀者了解各學科的整體發(fā)展情況。
綜合對前文中三個國外基金機構年度報告的比較分析,以及年度報告優(yōu)化問卷調查結果,根據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結構及工作特點,針對《年度報告》給出以下優(yōu)化建議。
“五年規(guī)劃”是我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是我國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自然科學基金委可以結合其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總體戰(zhàn)略、發(fā)展任務、學科布局、保障措施等,在《年度報告》中逐年選擇相應內容對基金委完成的相關工作進行描述。
學科是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礎。自然科學基金委“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制定了18 類學科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基金委各個科學部的優(yōu)先發(fā)展領域;在學科布局及資助管理方面,鼓勵科學部在學科結構調整、評議方式創(chuàng)新、資源配置優(yōu)化等方面,探索差異化的學科管理方式[17]。自然科學基金委各個科學部不僅牽頭負責各學科的發(fā)展戰(zhàn)略制定,同時負責各學科項目申請的評審、資助管理等工作,因此以科學部的結構來組織《年度報告》的結構體系則順理成章,這種方式相較于按照資助項目類型的結構體系,使讀者對學科的了解更直觀、更有整體感、更易了解學科的發(fā)展情況。
一是降低項目介紹內容占比,另一方面要把項目內容以及成果內容的文字語言更加科普化,讓關注年度報告的對象更加容易獲取信息?!赌甓葓蟾妗方榻B的項目更加多元化,如重大創(chuàng)新及科學突破、與國計民生或國家戰(zhàn)略目標緊密相關、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等,并且篇幅要簡短精煉。
NSF 設置了教育和人力資源資助項目,為美國培養(yǎng)多樣化的、高技能的人力資源,2019 財年其資助金額占總資助金額的11.5%。DFG 對本國博士出國參加博士后工作給予資助。JSPS 組織科學家為中學生講述科學知識,著力培養(yǎng)中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自然科學基金委“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一章,提到了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制定了人才培養(yǎng)的機制、資助范圍等,建議《年度報告》設置獨立章節(jié),介紹自然科學基金委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所做的相關工作。
建議參考NSF 績效和亮點報告,編寫自然科學基金委年度概要報告,以簡要、平易的語言概要介紹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年度工作,便于傳播及公眾閱讀,以增加自然科學基金委年度報告的傳播力。
NSF、DFG、JSPS 作為資助基礎研究的基金管理機構擔負了為其國家培養(yǎng)人才,提高其科技競爭力的責任。其年度報告作為各機構回應利益相關群體及公眾的渠道,內容類型豐富詳實,全面地總結了機構的工作內容,并在年度報告中就提升機構效率、為國家培養(yǎng)科研人才、為基礎研究提供重要基礎設施資助等重要工作內容進行了說明,為機構管理層提供了非常好的決策支撐,為提高機構的項目資助效率、管理效率等做出更好的決策。
本文對以上三個基金機構年度報告從報告的定位、結構、特點等多個角度展開研究及對比分析,結合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組織結構、工作特點、年度報告等,提出了自然科學基金委《年度報告》的優(yōu)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