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華
在老家,熟悉的老人越來越少,
而記憶中的黎明村,只剩下幾個(gè)地名──
沙家木橋,獨(dú)圩,蕩浜。
老宅被征遷,桑地沒了,
竹林,炊煙,蛙鳴,稻草人沒了,
爺爺奶奶的墳?zāi)挂矝]了。
冬日返鄉(xiāng),我走在寒風(fēng)中,
渴望下一場鋪天
蓋地的大雪,我能回頭看見
雪地上深深淺淺的
腳印。
“故鄉(xiāng)變異鄉(xiāng)?!痹僖不夭坏?/p>
當(dāng)年的黎明村,
──樹被砍下,鳥回不了家。
我站在土窯的遺址上,摸摸自己
花白的頭發(fā),害怕自己
再次愛上故鄉(xiāng)。
再次愛上故鄉(xiāng)──
和黎明村的莊稼一起綠,一起黃,
一起收割,脫粒。
燒烤店緊挨著足浴店,緊挨著
長春藥店,“沙縣小吃”緊挨著
中醫(yī)院,人緊挨著人,
──萬物就這般緊挨著。
紅燈,黃燈,綠燈,反復(fù)
撕扯焦慮與耐心,
“闖嗎?生死常常是突然降臨?!?/p>
一輛共享單車倒在斑馬線上。
一座廢棄的教堂,幾只麻雀
在屋檐下嘰嘰喳喳,
仿佛它們才是真正不離
不棄的信徒。
一年又一年,時(shí)間藏起了
雨雪,星光,塵土,
“一路有誰?”“一路還有誰?”
風(fēng)抱住我,像我抱住父親。
終于坐上了公交車,
我可以隨心地望著窗外的風(fēng)景,
放下自己。
一月,鳥巢卡在光禿禿的樹枝上,
三月,樹枝上長出細(xì)細(xì)的綠葉,
九月,綠葉叢中掛滿沉甸甸的果實(shí),
十一月,果實(shí)隨金黃的葉子一起掉落。
十年了,
兩棵銀杏樹陪著我
四季輪回。
小區(qū)改造,樓下的
兩棵銀杏樹干上,貼出白紙
黑字的公告:“近期移除”。
“怎么能這樣?”
我忙給社區(qū)打電話,就像
十年前父親患病,我忙著給醫(yī)院
打電話。
現(xiàn)在,母親走了,父親也走了,
而我,再也不想讓這兩棵活生生的
銀杏樹,就這么
離開我。
那么多的鳥,在窗外,只聞
鳥聲,不見蹤影──
放下書本,我不再向往
鳥那樣的自由。
就像父親走了六十天,
我看不到他的身影,卻還能聽見
他和我說話的
聲音。
很多年后,我能找到
父親的墓地,
原諒我,那么多的鳥,卻找不到一處
它們的葬身之地。
買了輛新車,沃爾沃,
駕車的瞬間,想父親如果還活著,
多好。
后視鏡里,
倒退的行人,倒退的樹,倒退的車輛,
倒退的路,
感覺有一種力量將我
彈射出去──
而父親,在那里等我。
昨天在車上,后背開始發(fā)癢,
我知道又在想父親了,
以前這個(gè)時(shí)候,我就將背對(duì)著父親,
他會(huì)撩起我的上衣給我抓癢──
“重些,再重一些,舒服?!?/p>
“快要抓出血來了?!?/p>
看到背上一條條紅色的抓痕,
父親的手就會(huì)
停下來。
“路沒有盡頭?!?/p>
什么時(shí)候,父親坐在新車上,
我的心安靜下來,
手里的方向盤,也不再
抖動(d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