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河池市宜州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河池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廣西 河池 546300
精神分裂癥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行為、情感、意志、認知等出現(xiàn)異常,且周邊環(huán)境和精神活動失調[1]。在臨床中改善及優(yōu)化一系列康復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病恥感,緩解其不良的精神及心理癥狀,幫助患者建立相對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顯著提升患者社會功能。而森田療法最早由日本森田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創(chuàng)立而來,是一種以治療神經疾病為主的心理治療方式[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發(fā)展,時代隨之發(fā)生改變,森田繼承者不僅修改森田療法中的不足之處,同時做出多方面的研究,經研究后發(fā)現(xiàn),森田療法在改良后,不僅能夠治療神經疾病,同時能夠治療不同同程度的處于緩解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3]。本文結合文獻以及實際情況,探討改良森田療法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闡述如下。
本次研究共納入精神分裂癥患者120例,于2019.1-2019.12被我院收治,將其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60例,參照組男女各33、27例,年齡18-60歲,平均(39.48±1.27)歲,患病時間為1-5年,平均(2.94±0.14)年,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學及以上各有19、21、20例;試驗組男女各35、25例,年齡18-60歲,平均(39.51±1.54)歲,患病時間為1-5年,平均(2.94±0.13)年,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學及以上各有20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患者均經藥物治療后,病情得到一定緩解;(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3)基本資料與病歷資料完整者;(4)年齡18-60歲。
剔除標準:(1)伴有腦血管與癲癇疾病等腦器質性疾??;(2)存在嚴重軀體疾病者;(3)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4)研究中途退出者。
兩組患者在開展研究后,治療藥物不變,均為單一治療。
參照組開展常規(guī)康復治療,與患者講解藥物治療以及康復治療的必要性與作用,結合患者愛好與興趣,安排相關活動,組織聯(lián)歡,鼓勵患者展示個人才藝,喚起其心理滿足感與愉快感。
試驗組開展改良森田療法,療程共六周,至每周一到周五開始,每日上午一次,時間控制在一小時。(1)第一周:由專業(yè)治療師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患者講解森田療法治療中的“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原理,以及方法、意義、目的,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治療信心,適當予以鼓勵與安慰,同時需要培養(yǎng)患者正確的作息習慣,引導患者自覺整理自己床單位。(2)第二至第五周:組織患者進行擦地面、擦面窗、打球、跳繩、唱歌、舞蹈、做健身操、做廣播操、讀報紙、聽音樂、繪畫、拼圖、折紙等,交替進行上述項目;通過該階段治療,提高患者與人交往以及面對以后生活的勇氣,幫助患者走出害怕以及退縮的窘境,培養(yǎng)其愛好與興趣,體驗森田治療改變自己的結果。(3)第六周:對患者開展出院后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出院指導工作,通過分組討論,組織患者相互交流溝通;擴大其社交范圍,允許其回家,至第二天返回醫(yī)院接受后續(xù)治療,確?;颊吣軌蝮w會到“目的本為”的實際內涵,便于其適應生活,避免疾病復發(fā)。
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4]評定兩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總分:100分。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兩組GQOLI評分對比中,試驗組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GQOLI評分,(分,±s)
表1 比較兩組GQOLI評分,(分,±s)
組別 n 應用前 應用后參照組 60 65.68±1.54 76.24±1.17試驗組 60 65.65±1.42 89.13±1.14 t-0.111 61.122 P-P>0.05 P<0.05
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無任何生活目標、情感淡漠、遲鈍、被動性服從、主動性缺乏、自理能力差、生活懶散、意志缺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等。精神分裂癥在臨床中屬于一種非自限性疾病,康復期殘留癥狀能夠對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康復效果帶來嚴重影響[5]。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應用單一藥物治療后,其效果無法達到遠期治療目標,故已成為臨床治療中的難題但。
森田療法作為臨床心理療法中的特殊方式,其改善神經癥狀患者的效果已獲得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認可與重視,改良森田療法通過運用森田療法的治療原理以及治療方法加以改良,其適用范圍也得到相應的擴大,并獲得顯著性的療效[6]。改良森田療法主要內容為作業(yè)療法,通過該方式能夠有效將患者注意力成功轉變,以此幫助患者能夠遵循生活準則進行生活。改良森田療法能夠確?;颊咝那橛淇?,增加其能動性與社會交往能力,促使患者達到社會康復的效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GQOLI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進一步提示,改良森田療法通過分階段、有目的的幫助患者將注意力集中于現(xiàn)實中,充分發(fā)揮患者自主性與主動性,促進其自知力恢復,幫助其更好的開展日常生活,以此提高其順應自然的效果,便于其自我自知力的恢復。
綜上所述,改良森田療法實施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護理中,通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其病情恢復奠定基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