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君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旅游與服務管理學院,重慶 400065)
人文關懷是指關心學生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其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從師圣孔子提出“仁者,人也”,到陶行知先生倡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無不體現出我國古今教育家對人文關懷的重視和踐行。當前,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不斷融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教育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要“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深入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不斷深入”。藍墨云班課是一款運用較為廣泛的信息化教學工具,促進了師生交流和資源共享,提高了教學實效性。本文從人文關懷入手,以《休閑旅游》藍墨云班課為例,圍繞教學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剖析藍墨云班課中人文關懷的表現形式,探索信息技術支撐下的“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提供參考。
教育作為發(fā)展和完善個體認知、塑造人格的社會活動,其核心價值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更體現著立德樹人,其本質是一種人文關懷[1]。人文關懷滲透于教育教學中,一直以來備受學者們的關注。王春錫指出,只有實現人文關懷,教育才能煥發(fā)出具有靈性的鮮明的生命活力;讓教學知識傳授的同時充滿人文關懷、弘揚人文精神[2]。杜尚榮等認為,教學不僅僅是傳遞人類文化的工具,而且也是實現學生人生價值和個體生命意義的場所[3]。李曉華提出,教學向生活的回歸,意味著對教育中人的主體地位的認可和對人的生命的尊重,是向人的生命意義與生命質量的回歸[4]。陳士宏等明確指出,要注重人文關懷并將其作為一種教育理念[5]。宋勁松等認為,人文關懷是從教育理念到教育改革行動全方位的過程,并貫穿于各種課程教育和各種教改行動之中[6]。盛青廣等進一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人文關懷的宗旨就是“細節(jié)上的關心、細微處的關懷、細雨聲的關愛”,使學生達到充分的存在、自我的實現[7]。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加快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技術革新,涌現出大量的基于移動技術的網絡教學平臺,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蝸殼課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 iCourse Cloud、清華大學的雨課堂、超星集團的學習通、藍墨科技公司的藍墨云班課等[8]。這些教學平臺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構建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張茵茵、牛彥敏認為,藍墨云班課既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9]。崔福霞認為,藍墨云班課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明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10]。趙嵬等認為,藍墨云班課能有效追蹤學習活動軌跡,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以“經驗值”來度量學生學習的程度,為開展教學行為分析和基于數據驅動的個性化、精準化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11]。錢春麗指出,藍墨云班課提供自主學習平臺,學員從資源中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加強了學員學習的主體性[12]。田甜等提出,“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測試功能,所產生的形成性評價數據,既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提升了教學的實效性,也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個人時間管理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等方面[13]。陳紅認為,藍墨云班課具有前瞻性,其發(fā)展進程與教育教學行業(yè)本身的發(fā)展,以及老師和學生之間“教”與“學”的實際需求的發(fā)展是同頻共振的,其功能設置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習慣[14]。
綜上所述,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人文關懷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同時,相關研究也表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提高了教學實效性,彰顯了人文關懷??傊@些研究為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提供了理論依據,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人文關懷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以追求人的全面和自由發(fā)展為終極目的。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教學融入人文關懷,就是以學生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貼近學生,關注學生,建立起與學生平等友善的關系,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內在動力和積極性,讓學生享受到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人文關懷,不斷塑造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人文關懷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15]。馬克思強調:“人始終是主體”[16]。人文關懷承認尊重人的主體性,承認人無論是在推動社會發(fā)展還是實現自身發(fā)展方面都居于核心與支配地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理解和認識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被教、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開展自主式、協(xié)作式學習,圍繞學生組織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高校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是在承認人的差異性、特殊性基礎上的全面發(fā)展,是與個性發(fā)展相輔相成的全面發(fā)展。受社會環(huán)境、成長經歷和身體狀況影響,學生表現出個性差異和多元需要,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制訂教育原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方式相結合的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最大程度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知識的全面發(fā)展。
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環(huán)境保證[17]。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是教學的實踐者、組織者,要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的重要性,自覺踐行良好的師德師風,做好學生的解惑者、榜樣和朋友,用學識去吸引學生,用心去關愛學生,坦誠相待,服務學生,在思想、情感、心理上與學生交融,在師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人際關系。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其目的在于保證教學質量,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人文關懷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打破唯分數的單一評價模式,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多元需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建立起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主體多邊化的人性化評價體系。
藍墨是指北京藍墨科技有限公司,它是一家移動互聯(lián)網互動教學解決方案提供商。云班課是其研發(fā)的一款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的教學輔助工具,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和PC機登錄??蛻舳税╥Phone 版本,Android 移動版本和 Web 版本,供教師和學生在各種環(huán)境中使用[18]。藍墨云班課以云端創(chuàng)建班群和班課空間為基礎,教師通過網絡組織教學,學生利用網絡獲取資源進行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因其功能強大,操作方便簡單,深受教師和學生歡迎。
藍墨云班課平臺主要模塊包括:資源、活動、成員、教學包、數據統(tǒng)計等,涵蓋了整個學習過程所需要的學習內容、教學活動、教學管理以及教學評價。藍墨云班課教學從創(chuàng)建云班課開始,教師通過資源推送、活動發(fā)布進行教學和管理,根據成員(學生)的經驗值、學習報告以及學生自評互評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圖1)。
藍墨云班課平臺在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交流、教學管理及教學評價等方面注重融入人文關懷,使教學過程更趨人性化。
4.2.1 資源推送,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藍墨云班課提供自主學習平臺。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可以隨時將教案、課件、閱讀材料、題庫等學習資源以文字、PPT、圖片、視頻、音頻、網頁鏈接等形式發(fā)布到平臺并進行監(jiān)測;同時,學生助理也可以結合同學們的需求上傳資源。這使學習過程突破了課堂時空限制,課堂學習逐步拓展為網絡化的泛在學習[19]。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增強,學習的內驅動力得到激發(fā)。
4.2.2 活動介入,彰顯學生個性
藍墨云班課平臺設計了多種活動類型,包括討論、投票、頭腦風暴、測試、輕直播等形式。學生全員參與,機會均等。學生可以通過文字、圖片、PPT、視頻、語音等進行交流,甚至可以用表情包來渲染氛圍。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既可以是質疑者,也可以是解惑者,師生之間平等溝通,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合理張揚,激發(fā)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2.3 情感交融,筑牢師生情誼
藍墨云班課為師生搭建了情感交流平臺。馬克思指出:“人不僅用思維,而且用全部感情向自己證明對象世界”[20]。將情感融入教學中,有助于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產生心理溝通與認知共鳴。教師通過“簽到”“課堂表現”了解和觀察學生,及時把握學生情感變化;教師組織參與云上“活動”,與學生平等對話,以情換情、以心交心;教師能結合學生表現設置角色,包括“團隊教師”“觀摩者”“學生助教”,對學生的進步和成就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教師還能通過“點贊”“贈星”等表情包,表達情感,增強親和力、感染力,使學生享受到精神的愉悅的同時受到深刻的教育,引發(fā)情感共鳴,獲得真知[21]。
4.2.4 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個體,學習評價作為學習目標的指揮棒,成為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及學習結果的重要因素[22]。藍墨云班課詳細記錄了學生的學習軌跡,包括資源學習、簽到、課堂表現、活動參與度、作業(yè)、測試、點贊數、熱心解答、角色等,為教學評價提供可靠的依據。云課評價主體,既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助教、學生、小組或者督導;評價方法綜合了定量和定性評價,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僅反映出學生對學科知識掌握的情況,也能反映學生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協(xié)調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低;同時也能反饋學生敢于擔當、樂于助人等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
自2018年以來,筆者將藍墨云班課引入教學中。目前已開設了《酒店管理概論》《休閑旅游》《民宿酒店》《郵輪服務與管理》4門藍墨云班課程,創(chuàng)建了23個云班課,累計學生1100余人。實踐證明,借助藍墨云班課平臺,各門課程在教學中更加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滿足了學生的個性需求,增進了師生情誼,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休閑旅游》是旅游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以2018級旅游管理專業(yè)為例,筆者在藍墨云班課平臺創(chuàng)建了2018級旅游管理《休閑旅游》云班課,通過班課號邀請全班50位同學加入云班課。結合教學進度,教師推送資源和組織活動,學生通過簽到、課堂表現、資源學習、活動參與、獲取點贊、熱心解答等環(huán)節(jié)獲得經驗值,教師結合學生的經驗值、表現及測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圖2)。
圖2 基于藍墨云班課教學平臺設計
《休閑旅游》教學內容包括六部分:休閑旅游概論(01)、休閑旅游理論基礎(02)、休閑旅游資源(03)、休閑旅游產品(04)、鄉(xiāng)村旅游(05)、城市旅游(06)。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各章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精心選擇各章節(jié)知識點、案例、習題及測試內容,依托藍墨云課平臺模塊,發(fā)布資源51項、活動33項,形成完整的云課課程內容結構體系(圖3)。
圖3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休閑旅游》課程內容結構
《休閑旅游》云課資源包括課件、教學錄屏、閱讀與思考?;顒影ㄓ懻摗柧碚{查、測試、作業(yè)、頭腦風暴。資源和活動內容按課程的六部分進行分組,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休閑旅游》課程資源明細
《休閑旅游》課程結合藍墨云班課的相關功能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學習效果進行百分制考核,由教師、學習小組、助教、學生等評價主體分別賦經驗值。各模塊分值比例分別為資源20%(含課件4%、教學錄屏8%、閱讀材料8%)、活動60%(含討論5%、問卷調查3%、測試12%、作業(yè)/小組任務35%、頭腦風暴5%)、成員20%(含簽到5%、課堂表現7%、點贊及解答5%、助教3%)(圖4)。
此外,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課程建言和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進行反饋;督導可以隨時進入云課,了解教學進展及教學效果。
通過三年教學,《休閑旅游》藍墨云班課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人文教學氛圍深厚。藍墨云班課資源推送養(yǎng)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活動引入,增強了教學情趣;師生互動,筑牢師生情感;學習軌跡記錄,見證了學生成長點滴??傊?,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頗具成效。2018級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云課資源自學率達100%,云課活動參與度達98%以上(圖5)。自2019年到2021年,《休閑旅游》課程評教成績不斷提高(圖6),課程得到學生的認同和肯定。
表2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休閑旅游》課程活動明細
圖4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休閑旅游》課程評價方式
圖5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休閑旅游》學生學習參與情況
圖6 《休閑旅游》評教成績
現代信息化技術融入教學中,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為成就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場景。本文基于人文關懷的視角,結合藍墨云班課平臺模塊,以《休閑旅游》云課為例,剖析了藍墨云班課教學中人文關懷的滲透。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一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催生了現代教學工具,為促成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帶來積極意義;二是人文關懷是教育的核心,任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需要植入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才具有現實意義;三是藍墨云班課資源推送,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延伸了課堂教學的廣度和深度,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潛能;四是藍墨云班課活動創(chuàng)設,活躍了教學場景,增進了師生互動,學生能獲得個性張揚的釋放;五是藍墨云班課跟蹤學生學習軌跡,為評價學生提供客觀依據。當然,人文關懷與信息技術和教學的高度融合,還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各方面不斷的努力,如網絡環(huán)境、硬件配置、智能設備、免費流量及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等都是成就學生全面自由發(fā)展應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