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斯
(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臨猗黃河大橋主橋共29個墩身,墩身均采用變截面空心薄壁墩。連續(xù)墩(41-54#、56-69#)為矩形變截面空心薄壁墩,四角設=50cm的圓角,采用C40混凝土,墩高53m~99m,墩頂為13m×6m(橫向尺寸×縱向尺寸)、厚2.5m的實心段,為便于檢查車通過,連續(xù)墩墩頂設2m深的槽口,槽口頂寬3.6m,底寬2m。結合本橋的景觀效果及合理受力需求,橋墩下段采用變截面型式,距墩頂9m處開始縱橫向坡率均為50︰1;中段6.5m高度范圍內(nèi)截面尺寸采用直線漸變。
主橋41-54、56-69#墩帽頂部尺寸如圖1所示:墩帽結構圖,墩帽頂部尺寸為13m×6m,底部尺寸為10m×4.5m,墩帽高度為9m,墩頂設2m深的槽口,槽口頂寬3.6m,底寬2m。墩帽縱向坡率為2︰1,墩身縱橫向坡率為1︰50。墩身墩頂為50cm實體段,墩帽底部為50cm實體段。
圖1 墩帽橫、縱向結構圖
橋位各高度層不同重現(xiàn)期10min平均風速,即橋位處基本風速(10m高度、10min平均時距、100年重現(xiàn)期)為=29.6m/s,橋面高度處(按80m計算)的設計風速為V=42.2m/s,上場以來遇到10級風3次,11級1次。
爬模整體包括液壓系統(tǒng)、預埋件系統(tǒng)、支架系統(tǒng)、模板系統(tǒng)等模板由膠合板、木工字梁與雙槽鋼背楞組成。埋件系統(tǒng)由埋件板、高強螺桿、受力螺栓、墊圈和爬錐組成。支架系統(tǒng)主要由承重三角架、后移部分、中平臺、吊平臺、附墻承重裝置、附墻撐、導軌和主背楞標準節(jié)組成。
墩身施工采用爬模,由于縱向坡比變化,爬模無法進行墩帽施工,墩帽施工采用定型鋼模。外模板按106模板設計,即面板6厚鋼板,邊框12mm,肋[10#,背楞][16#b槽鋼。墩帽考慮下包墩身800mm高,可保證墩身頂部與墩帽底部實體段一同施工。內(nèi)模按86模板設計,面板為6mm厚鋼板,邊框12mm,肋為[8#,背楞][12#槽鋼。
ACS100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由液壓油缸驅(qū)動,操作方便快捷,液壓頂升動力來自于動力單元,連接多個液壓油缸實現(xiàn)提升,通過開關液壓油缸的閥門,也可以實現(xiàn)不同架體的分開爬升動作。
第一次澆筑為4.60m,標準澆筑高度4.50m。第一段澆筑:支設一側模板;安裝預埋件;綁扎鋼筋;支設另一側模板;澆筑第一節(jié)段混凝土。第二段澆筑:混凝土達到強度后拆模并清理模板及平臺;安裝爬模掛座;將三腳架懸掛在掛座上;將模板與爬架相連;安裝預埋件;綁扎鋼筋;支設模板;澆筑第二節(jié)段混凝土。第三段澆筑:混凝土達到強度后拆模并清理模板及平臺;安裝爬模掛座及導軌并爬升架體;安裝吊平臺;安裝預埋件;綁扎鋼筋;支設模板;澆筑第三節(jié)段混凝土。重復以上步驟,進行其余層段施工。
組拼背楞→放置背楞→木梁組裝→鋪設面板。
安裝三角架→安裝平臺板→吊裝三角架→拼桁架、安裝操作平臺→起吊模板和桁架。
墩身低于40m部分使用天泵進行混凝土澆筑,墩身高于40m的部分采用地泵進行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完成→拆模后移→安裝附墻裝置→提升導軌→爬升架體→綁扎鋼筋→模板清理刷脫模劑→預埋件固定在模板上→合?!鷿仓炷?。
破冰體施工待墩身施工13.5m時進行,施工墩身時在墩身倒角處預埋20mm鋼板,施工破冰體時剩余鋼板與預埋鋼板焊接,然后進行破冰體施工。
主橋41-53#、69#有一道橫隔板,54-68#墩有兩道橫隔板,墩身橫隔板與墩頂實體段澆筑厚度均為0.5m。橫隔板最大尺寸為4.96m×5.12m×0.5m,橫隔板段倒角為50cm×50cm。主橋41-69#墩墩頂實體段布置形式相同,頂部尺寸為10m×4.5m。
橫隔板尺寸比墩頂實體段尺寸大,僅對墩頂實體段進行計算,橫隔板采用與墩頂實體段相同的施工工藝。待橫隔板段下方墩身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強度后,進行空心墩橫隔板段一次立模澆筑。橫隔板支撐尺寸如圖2~圖4所示,采用在橫隔板段底部空心墩四周預埋1.4m+1.2m+1.4m的工20a工字鋼,在工字鋼上放置順橋向長度為4.4m的20cm×20cm方木,在方木上放置由10cm×10cm方木加工而成的桁架,桁架間距為0.8m,共放置6道,桁架上方放置15mm厚竹膠板作為底模。
圖2 桁架布置圖
圖4 橫隔板施工平面圖
F1為結構自重:按實際質(zhì)量取值;①F2為新澆筑鋼筋混凝土荷載:26kN/m;②F3為模板質(zhì)量:135kg/m;③F4為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和機具荷載:按均布荷載計算,計算模板時,取2.5kN/m;計算支撐模板的縱橫梁時,取1.5kN/m;計算支架立柱,取1.0kN/m;④F5為振搗混凝土沖擊荷載:2.0kN/m2;⑤F6為傾倒混凝土沖擊荷載:2.0kN/m;⑥強度驗算:1.2×(①+② + ③)+1.4×(④+ ⑤ +⑥)剛度驗算:1.0×(①+②+③)。
橫梁采用10cm×10cm方木。
=10.7MPa<11MPa(彎曲應力)
=11.354mm<12.4mm(剛度)
由此可知,方木鋼強度、剛度滿足受力要求。
順橋向布置20cm×20cm方木
=9MPa<11MPa(彎曲應力)
=0.876mm<2mm(剛度)
由此可知,20cm×20cm方木強度、剛度滿足受力要求。
預埋1.4m+1.2m+1.4m的工20a工字鋼,工字鋼長度為60cm,外露32cm。
強度計算如下。
=176.7MPa<215MPa(彎曲應力)
=0.169mm<0.8mm(剛度)
由此可知,I20a工字鋼強度、剛度滿足受力要求。
爬模一次施工至倒角處,施工時在距離該節(jié)頂面一定高度的位置,沿四周墩身墩壁上,預埋間距1.4m+1.2m+1.4m的I20a工字鋼,桁架在底部根據(jù)尺寸進行加工,通過塔吊依次擺放20cm×20cm方木、桁架,然后安裝15mm竹膠板,在底模上綁扎鋼筋網(wǎng)片,澆筑0.5m高混凝土?;炷翝仓Y束后,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值的80%時,才可以拆除支架。
模板支撐常用方法有鋼棒法、牛腿法、三角托架法、抱箍法、落地支架法等,本橋墩身較大且墩高較高,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風險極高且成本較高,墩身形狀無法使用常規(guī)的抱箍法施工,三角托架法施工須進行大量焊接且高空預埋鋼板焊接質(zhì)量難以保證,不予以考慮,鋼棒法施工對墩身主體有影響,綜合考慮采用牛腿法進行墩帽施工。
牛腿布置如圖5所示,牛腿采用工20a工字鋼進行墩帽預埋,預埋深度為50cm,墩身橫橋向布置4根,縱橋向布置兩根,預埋工字鋼上方鋪設工20a工字鋼位于模板正下方。為方便墩帽施工,利用爬模平臺作為牛腿安裝施工平臺。
圖5 牛腿布置圖
采用Midas2019對墩帽支撐進行計算,取澆筑2m混凝土時的施工荷載,荷載均以線荷載的形式添加。
圖3 橫隔板施工斷面圖
F1:結構自重:按實際質(zhì)量取值;①
F2:新澆筑鋼筋混凝土荷載:26kN/m;②
F3:模板質(zhì)量:135kg/m;③
F4: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和機具荷載:按均布荷載計算,計算模板時,取2.5kN/m;計算支撐模板的縱橫梁時,取1.5kN/m;計算支架立柱,取1.0kN/m;④
F5:振搗混凝土沖擊荷載:2.0kN/m;⑤
F6:傾倒混凝土沖擊荷載:2.0kN/m;⑥
強度計算按照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驗算,剛度計算按照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
強度驗算:1.2×(①+②+③)+1.4×(④+⑤+⑥)
剛度驗算:1.0×(①+②+③)
=143.3MPa<215MPa(彎曲應力)
=44MPa<120MPa(剪應力)
=5.834mm<6mm(剛度)
由此可知,工字鋼強度、剛度滿足受力要求。
=40.2MPa<215MPa(彎曲應力)
=77.5MPa<120MPa(剪應力)
=0.103mm<2mm(剛度)
由此可知,工字鋼強度、剛度滿足受力要求。
牛腿支撐體系的強度、剛度滿足受力要求。
在澆筑墩身砼時,在墩帽以下1m位置處預埋I20a工字鋼,拆除爬模頂層支架,爬模爬升,利用爬模作為施工平臺,安裝I20a橫梁。
整體支撐體系安裝完成后進行墩帽施工,墩帽分四次進行澆筑,施工順序如下:施工工序為爬模平臺拆除→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澆筑砼→鑿毛、養(yǎng)護→鋼筋綁扎→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澆筑砼→鑿毛、養(yǎng)護→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澆筑砼→鑿毛、養(yǎng)護→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澆筑砼。
施工完成后利用塔吊拆除模板及支撐體系,按照由上至下的方式進行。
墩身整體過程采用液壓爬模進行分節(jié)施工,整體安全系數(shù)較高,很大程度解決了高空施工的安全問題且液壓爬模系統(tǒng)施工操作簡單,可隨墩身截面變化進行尺寸調(diào)整,保證了施工質(zhì)量。墩帽施工充分利用爬模施工平臺,減少了支架搭設的時間,降低了施工的風險且拆除方案,拆除時也可以利用爬模平臺,在封閉環(huán)境下進行高空作業(yè),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