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
“就美國的偽多邊主義而言,再次表明美國希望他國為其國家利益服務。而美國在歷史上就一直如此行事。”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B.R.Deepak)近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達了對美國政府做法的遺憾。專訪中,這位印度漢學家還專門就“真正的多邊主義”和“小圈子多邊主義”闡釋了自己的看法。
環(huán)球時報:中國外交強調的“真正的多邊主義”和西方以價值觀為導向的“小圈子多邊主義”有何區(qū)別?
狄伯杰:從中國的角度看,我認為“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崇互惠互利原則,.沒有任何貿易、投資和技術壁壘,它促進共同發(fā)展,譴責保護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要求遵守國際體系和法律。中國強調的多邊主義對有選擇性的、“小圈子”的多邊主義來說就是一劑解毒藥。
相對而言,“小圈子多邊主義”是基于“我們”與“他們”或“我們的價值觀”與“他們的價值觀”或“我們的世界”與“他們的世界”,因此迫使一 些多邊主義機構為少數強大的機構服務,而那些挑戰(zhàn)這種范式的國家會受到攻擊。
環(huán)球時報:美國認為,受其“規(guī)則”約束的多邊體系的核心仍然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共同體”。這是否會讓非西方國家追隨美國的意愿降低?
狄伯杰:非西方國家遠離美國及其盟發(fā),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我們知道,20世紀完全被“美國夢”范式所主導。公平地說,它有它的吸引力。然而,近來隨著國際空間向新興經濟體開放,加之美國對他國內政的無情干涉以及應對其國內挑戰(zhàn)的能力不足,“美國夢”越來越被質疑。未來幾年,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可能會看向美國之外的國家。
環(huán)球時報:您怎么看印度在這次烏克蘭危機中所持的立場?
狄伯杰:我相信每個國家都是根據本國利益作出外交政策選擇。印度在這場危機中沒有站在西方一邊。但在很大程度上,印度是其他多邊機制的一部分。即使是一些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的歐盟國家,仍在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因此,各國對美國和北約東擴的不滿情緒可見一斑。我認為國家利益是最終的。
環(huán)球時報:拜登政府將“回歸多邊主義”作為服務于美國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而中國的多邊主義則側重于區(qū)域和全球發(fā)展。對此,您怎么看?
狄伯杰:首先,美國政府“回歸多邊主義”的決定是為回應那些對多邊主義看濃厚興趣的國家。其次,是對特朗普政府不斷“退群”后給多邊主義帶來的損害進行止損。
我想說,中國一直是美國的目標。中國倡議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亞投行,并加入其他各種貿易協(xié)定,這讓美國意識到21世紀的世界已截然不同。正因如此,美國發(fā)起“重建美好世界”和“印太商業(yè)論壇”,以推動所謂“開放、互聯(lián)、有韌性和安全的印太”,但我認為這主要是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回應。中國參與多邊組織,包括與其他國家和聯(lián)合國各機構的合作,旨在促進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共同安全,構建經濟共同體或安全共同體,而美國則是試圖維持其全球霸權。
環(huán)球時報:多邊主義是應對全球挑戰(zhàn)的關鍵。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是什么在阻止多邊主義發(fā)揮作用?
狄伯杰:疫情大背景下,盡管一些國家進行了合作,但疫苗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經濟“脫鉤”以及供應鏈中斷是阻礙進二步合作的因素。疫情為世界提供了研發(fā)與合作的機會,疫苗生產是其中一個領域。印度、中國和俄羅斯都研發(fā)出自己的疫苗,并讓其成為全球公共產品。印度和中國還向世界捐贈了大量疫苗。金磚國家今年3月宣布成立疫苗研發(fā)中心,這是可喜的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