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腫瘤診斷和治療策略的進步,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顯著增加。相應地,腫瘤相關的各類功能障礙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包括腫瘤相關認知功能障礙,常見于腫瘤治療之后。
目前研究認為,腫瘤相關認知障礙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處理速度減退、注意力缺陷、執(zhí)行能力障礙4個方面。發(fā)病原因主要和患病后的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和疲勞相關,年齡、受教育水平、患病前的智力水平也是其影響因素。
腫瘤相關認知功能障礙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焦慮抑郁等情緒異常風險增加、照護者護理難度提高、患病后生存年限下降等。患者可遵醫(yī)囑使用藥物治療,也可以通過運動治療來增強肢體運動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輔助改善認知功能。此外,日常的居家訓練方法也有助于改善病情,包括記憶力訓練、注意力訓練、執(zhí)行功能訓練等。
1.記憶力訓練。選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圖片卡進行記憶和辨認訓練,鼓勵患者對以往美好事物進行回憶,讓患者回憶當天或近幾天所做的事情。還可以進行以下練習:
撲克練習:練習記憶5張撲克排列順序,逐漸增加撲克數量;
卡片練習:練習記憶4張卡片排列順序,或給有相關聯系的卡片按線索排列,使其邏輯相通;
閱讀練習:患者閱讀書籍或文章,讓患者描述文章內容,并從這篇文章或其他文章摘取詞語或段落,讓患者進行確認。
2.注意力訓練。讓患者集中注意力,同時具有理解和判斷能力,加強活動參與度,訓練方案包括:
猜測游戲:將物體用不透明的杯子罩住快速移動幾個杯子,讓患者指出物體所在的杯子;
刪除作業(yè):讓患者在無序列的數字、字母或漢字中刪去指定內容;
時間感訓練:用秒表計時,讓患者心算10秒到60秒的不同時間。
3.執(zhí)行功能訓練。安排患者參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活動,比如指導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數學題或數字排列訓練、物品分類等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訓練。貼近日常生活的訓練可提高患者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患者殘存的執(zhí)行功能,改善現有的執(zhí)行功能。
(摘自《健康咨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