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兔子
在看《悲慘世界》時,有一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情節(jié)——冉·阿讓剛剛刑滿釋放,在鎮(zhèn)上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白眼,終于被卞福汝主教收留。主教給了他十足的尊重,稱他為先生,為他做餐前祈禱,甚至特意拿出了家里珍藏的銀餐具。但一個人若是在冰天雪地里待得太久,猛然靠近一堆火并不會覺得舒服,反而會又癢又疼。冉·阿讓想起自己含冤入獄,被壓榨的十九年,忍不住把所有怨毒傾倒在這個唯一肯給他溫暖的人身上——他偷了主教的銀器連夜翻墻逃跑,沒想到第二天天一亮就被鎮(zhèn)上巡邏的警察抓了個正著,警察押著狼狽不堪的冉·阿讓回到主教家。主教為了保護(hù)冉·阿讓,聲稱是自己將這些銀器送給了他,甚至將他慌忙中落下的兩個銀燭臺塞到了他的手里。
到這里本該是個浪子回頭金不換,洗心革面做好人的故事,可雨果偏偏筆鋒一轉(zhuǎn),在下一章加入了一個很奇怪的情節(jié):冉·阿讓離開主教家,在路上遇到了一個貧苦的小男孩,小男孩一邊走一邊拋著手上的硬幣,一不留神,一枚硬幣滾到了冉·阿讓的腳下。你猜冉·阿讓會怎么做?他立刻用腳踩住了這枚硬幣,并在小男孩向他討要時極其兇惡地把他嚇跑了??删驮谖矣X得冉·阿讓真是不可救藥的時候,他又立刻搖身一變,徹底洗心革面,成了人人敬愛的馬德蘭先生。
為什么明明已經(jīng)決定了做個好人,卻還要先去做一遭壞事呢?
我們時常以為人一旦下定了決心向上走,滿心就只剩下“變好”兩個字。但我們忽略了,它同樣要求你跟過去的一切割裂——割裂懶惰、迷茫、成癮的習(xí)慣,當(dāng)一個人在過去的問題里待得太久,問題本身就會成為他的一部分。
這種感覺更像是蹦極,每一個初次嘗試蹦極的人,無論之前表現(xiàn)得多么淡定多么強(qiáng)大,都會本能地在將跳未跳的那一刻往后退。有的人會把退一步解讀為“我不行”“我太軟弱”……自責(zé)有千鈞之力,一旦對“我不行”這個認(rèn)知深信不疑,就很容易陷入破罐子破摔的狀態(tài)。但你也可以把它解讀為“我還沒準(zhǔn)備好”。我需要一點(diǎn)兒時間,我可以再嘗試一次,我失誤了……然后調(diào)整狀態(tài)從頭再來。
(水云間摘自微信公眾號“兔子和七天的桃花源”)
【素材運(yùn)用】我們應(yīng)該如何定義對錯?偷了主教的銀器,用兇惡的眼神嚇跑小男孩的冉·阿讓是徹頭徹尾的壞人嗎?我們看過了太多光鮮亮麗的蛻變故事,卻常常忽視一個重要的東西——容錯。即使橫亙在黑暗過去與光明彼岸的深淵見不到底,我們也不必要求自己義無反顧地跳過去,遲疑、退縮,都是常情。做能力范圍內(nèi)最好的自己,才是進(jìn)步的意義。
【速用名言】
1.世界上有許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yàn)樗饶銜?,而僅僅是因?yàn)樗饶愀易??!ㄎ镏髁x哲學(xué)家 培根
2.哪怕是無能為力的事,那也只是現(xiàn)在的自己無能為力,將來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將來進(jìn)行時”考慮是很重要的,應(yīng)該相信自己還有潛能,等待機(jī)會喚醒、迸發(fā)出來?!毡緦?shí)業(yè)家稻盛和夫
【適用話題】勤于反思;批判質(zhì)疑;容錯;逆襲
(特約教師 黃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