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清晨,我深愛的母親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
從發(fā)現(xiàn)患病到去世,僅1個月,母親的病情發(fā)展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多年前我就和母親有個約定,我在部隊干滿30年后解甲歸田陪伴她——母親走得如此匆忙,讓我退休盡孝的規(guī)劃徹底落空。失去母親的日子里,我滿是深深的自責和無盡的思念。
1948年10月9日(農(nóng)歷九月初七),母親出生于陜西省岐山縣鳳鳴鎮(zhèn)。我的外公經(jīng)營藥鋪生意,家境較好。母親從小便接受了良好教育,天資聰慧,心靈手巧。1970年,22歲的母親嫁給了當教師的父親,日子過得雖緊,但還算幸福。
1991年夏,父親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去世。母親強忍巨大的痛苦,勇敢地挑起了家庭重擔。在家里最缺勞動力的時候,她又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于1991年、1993年先后送我和弟弟參軍入伍,自己扛起了耕種農(nóng)田、撫養(yǎng)幼女(我的妹妹)、贍養(yǎng)老人的重任。
那些年,地里的農(nóng)活兒主要靠人力,母親每天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艱難維持著家里的生計。在母親的鞭策下,我于1994年考上了軍校,弟弟于1998年轉(zhuǎn)了警士長,妹妹也于2001年9月高中畢業(yè)考上了大學。在母親的堅守下,我家的苦日子終于熬出了頭。母親踐行忠孝美德,在父親去世后,又先后為我的爺爺、奶奶養(yǎng)老送終。
整理母親遺物時,我在她床頭柜的塑料袋里發(fā)現(xiàn)了保存齊整的全部家信。這些書信,記錄了我們兄妹三人走出人生困境的艱辛歷程,承載了母親對子女的殷切期望。母親當年經(jīng)常叮囑我:“多寫信,少打電話,話寫到信里我可以反復地看,打完電話說的什么我就忘了?!睍r至今日,我才真正理解了母親這段話的深意。
妹妹回憶說,每次接到我或弟弟的來信,母親都要高興好幾天。每封信她都要看很多遍,生怕理解錯了我們的意思,甚至從字里行間反復分析我們兄弟倆的喜怒哀樂,就怕有什么困難影響了我們的成長進步……母親給我們寫回信,總是在下雨天或者晚上,因為只有這時候她才能閑下來。母親口述,妹妹執(zhí)筆,永遠都是報喜不報憂,永遠都是語重心長,諄諄教誨。母親就像指揮員一樣,向千里之外的兩個兒子發(fā)出沖鋒令,讓我們在軍營中義無反顧、心無旁騖地奮勇前行。
重讀昔日家書,想象著母親在勞作之余翻看家信、叮囑妹妹給我們寫信的情景,我淚流滿面。
我結(jié)婚那年,母親在縣城的商場看到一幅字畫,上面寫著“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凡事靠自己最好”,母親很欣賞這段話,專門買回來掛在客廳。多年來,她一直這樣要求我們,我們兄妹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踐行著這句話。如今,這15個字無形中已成為我家的家訓。
母親生活勤儉,樂善好施。過慣了苦日子的她非常節(jié)儉,一滴水、一粒米都不愿浪費,生活精打細算,穿著簡單樸素。直到母親去世,女兒和兩個兒媳給她買的不少衣服都沒有穿過。母親有記賬的習慣,每花一筆錢都要寫明去向,她經(jīng)常教育我們:“過日子要細水長流?!弊约弘m過得節(jié)儉,但遇到親友有困難時,母親卻會主動出手,慷慨解囊。記憶中,母親向我開口要過3次錢,但都不是給自己用,而是借給病重住院的親友。母親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只要是開了口借錢的,沒多有個少,一定要幫,尤其是對看病救命的錢?!?/p>
母親知書達禮,知恩圖報。她經(jīng)常會講起當年走出家庭困境的奮斗史,對在我家困難時期幫助過我們的人和事如數(shù)家珍,她時常叮囑我們兄妹,永遠不能忘記對己有恩之人。
母親溘然長逝,村里人都說這是她老人家修來的福,自己沒受罪,也沒有麻煩兒女。
老家大門上的兩塊“光榮軍屬”牌,一直是母親心中至高無上的榮譽。在老屋的一面墻上,貼滿了我和弟弟的立功喜報、部隊寄來的慰問信、我和弟弟的軍裝照片。母親說:“每天抬頭看到這些,我就一點兒也不累了?!?/p>
母親一直生活在老家,弟弟、妹妹陪伴她多,我軍旅30年來,能陪母親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1年。母親也處處替我著想,為了不影響我的工作,祖父和外公、外婆去世時都沒有馬上告訴我。
母親只來過我所在部隊3次,我都沒能好好陪她。第一次是2007年春節(jié),我時任某部主任,整天泡在工地上。第二次是2011年夏天,我任某支隊部門領(lǐng)導,天天加班。第三次是2015年春節(jié),我在京擔任某部主官,7天長假我一直堅守在值班崗位。母親在電話里囑咐我,工作要緊,她以后還有機會來京。2022年春節(jié),我本想接母親來京過年,可因新冠疫情終究沒能讓我如愿。
母親住院時對我說:“當年送你和你弟當兵時,有人說我傻?,F(xiàn)在媽領(lǐng)上了國家發(fā)的贍養(yǎng)補助,享受了軍屬優(yōu)惠醫(yī)療,能夠趕上這么好的政策,媽感到很光榮?!?/p>
母親的病情是在春節(jié)后突然發(fā)作的。3月11日,從未住過院的母親住進了縣醫(yī)院,起初以為是急性膽囊炎,她不讓弟、妹告訴我。隨著進一步復查,弟、妹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診斷,不敢再瞞我。我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西安的某部隊醫(yī)院,又緊急趕回老家。我們向母親隱瞞了她的病情。
3月27日下午,當醫(yī)生告訴我無力回天時,我們兄妹帶著母親從西安返回岐山鄉(xiāng)下老家。當時母親意識還很清醒,只是不能說話。當我告訴她住在蓋好的新房時,她睜眼看了看,眼角流出了淚水,臉上滑過一絲欣慰的笑容。2021年春天就蓋好的新房,母親一直舍不得住,非要等春節(jié)全家團圓時再入住。那一夜,親友們都與母親見了最后一面,我們兄妹一直守候在床邊,給母親說著她有可能掛念的人和事……母親在新房子住了一夜,天亮了,她安詳?shù)刈吡恕?/p>
轉(zhuǎn)眼之間,又到收獲季節(jié),曾經(jīng)灑下母親汗水的田地里已見金色麥浪。今年的夏收,對我們?nèi)襾碇v,收獲的不僅僅是母親種下的莊稼,更多的是她留給我們的精神和念想。
(作者單位:武警某部)
編輯/李穎(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