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鐘伶
雛鳥不會飛,甚至不會走路,有人會問,它不是本來就有翅膀嗎?為什么不去外面看看呢?因為它的羽翼未豐滿,因為它的翅膀太脆弱,更因為它沒有受到狂風的洗禮,所以,它需要鍛煉翅膀。而我們也擁有一雙翅膀,一雙隱形的翅膀,需要通過學習來豐滿,通過生活來上色,通過逆境來磨礪。我們自有一片天空,待我們煉就翅膀,便能翱翔于天際,飛向遠方!
再看,鷹擊長空,搏擊藍天。一排排整齊的羽毛,敏捷又迅速的風姿在高空中時而盤旋,時而俯沖,時而“扶搖直上九萬里”。是的,它有了一雙能在絕境中逆襲的翅膀,它飛向遠方,飛過林立的高樓,最后“天涯地角有窮時”,領(lǐng)略生命的意義。
我們通過學生時代來豐滿羽翼,吸收知識的養(yǎng)分,經(jīng)歷壓力的苦痛與挫折,迎著一次又一次的磨難;我們接受著父母的養(yǎng)育、老師的循循善誘,最終煉就一雙如鋼鐵般堅硬的翅膀,找尋我們的詩和遠方。在此過程中,我們痛苦并快樂著,承受著磨礪的痛苦,享受著蛻變后的快樂,一步一個腳印,踏著別人所不曾知曉的艱辛,直沖云霄。
翅膀?qū)τ谖覀兌?,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但只有翅膀,才能讓我們翱翔于天際,獲得生命的價值。我們努力著、鍛煉著,漫漫長路,回頭是故事,低頭是堅定的步伐,抬頭有光明的未來。天空中星星在閃爍,我們輕踮腳尖,扇動翅膀,逆風而行,理想伸手觸及。
【教師點評】本文以“翅膀”為話題,立意高遠,“翱翔”揭示了文章的主題;行文結(jié)構(gòu)從物、人兩條主線的成長歷程中的磨煉,最終為實現(xiàn)理想目標或接近理想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強調(diào)了翅膀需磨煉的觀點,最后鞭策自己為了遠大的理想目標,必須從各個方面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語言精辟且詞藻豐富,以詩般的韻律,唱響了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指導老師:溫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