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彥
往年參加單位組織的植樹活動,今年植樹節(jié)我體驗了民間志愿綠化荒山的樂趣。
宜都的荒山野嶺,我略知一二,早年曾實地調查全市水土流失狀況。談起水土流失,人們腦海?,F(xiàn)黃土高原景象,其實,山清水秀的江南也存在山區(qū)石漠化、丘陵“三跑田”現(xiàn)象。石漠化是因常年風吹雨淋,地表土壤流失,巖石裸露日漸荒漠過程;“三跑田”是雨水侵蝕地表土壤,導致農田“跑水、跑土、跑肥”。過去,宜都部分丘陵崗地曾是全省水土流失重點監(jiān)督區(qū)域,連年不斷的植樹造林和生態(tài)水利措施跟進,使這一現(xiàn)象已得到極大改善。
來到姚家店鎮(zhèn)油榨坪村,成片的油菜花搖曳多姿,山腳沿路民居鱗次櫛比,半坡茶梯依層疊綠,一條水泥路連彎帶繞,爬上緩坡便到了我們此次植樹的丘頂。在這片碎石與紅泥兼雜的崗地上,彩旗飄揚,人頭攢動,“春風十里‘植’有你”的橫幅光彩奪目,人們盡興揮鍬舞鋤,種下一株株樹苗。人群里有年過花甲者,有青春似火的年輕人,不少人開著私家車專程來志愿“植綠”。
人類崇拜樹木,如圖騰根植潛意識中,無論是高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面對古木畢恭畢敬,而植樹時躬身彎腰,凝心聚力間有種情感寄托。
趣味最濃的是同為幼苗的孩子們,手握鍬鏟,使出吃奶的勁兒挖坑、培土,拎著小水桶專心致志澆水,然后比畫身高,看來年小樹長多高,還往樹上掛個藍綠相間的小木牌,寫下“小樹苗快長大”“愿小樹快樂生長”“希望你每天都健康”等美好祝愿。種下的是樹苗,播撒的是愛心。
少男少女們則寫出“歷遍山河,人間值得”這樣詩情畫意的留言,寄望樹苗在成長中百折不撓,也種下自己積極向上的心跡。非志無以成學,非學無以成才,這何止是植樹,分明是立言明志。
母親們盯著樹苗瞅著孩子,流淌的目光盼望孩子們像樹苗一樣自由快樂成長。在春天種下一棵樹,植一個美麗的心愿,還有啥事比這更有意義呢!
一兩個時辰,“健康樹”“幸福樹”“夫妻樹”“情侶樹”“友誼樹”“成長樹”立于荒山之巔。下山時我依依不舍,心想今后大家還會來為樹木疏枝、培土、施肥、除草、除蟲,享受愛護樹木的快樂。山無語、樹無言,但它們有生命,也一定很快樂。開辦勞動實踐課堂,把農場打造成“省級研學實踐暨勞動教育基地”是開發(fā)這片荒山主人的理想。我想,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快樂農場,成才課堂,這種市民自發(fā)志愿植樹,既讓孩子們從實踐中感受勞動的快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又借助民間力量參與環(huán)境綠化,變荒丘禿嶺為綠水青山,促進鄉(xiāng)村旅游及綠色農業(yè)發(fā)展,實乃一舉多得的善舉。
下山后,孩子們蹦蹦跳跳追逐撒歡,女人們漫步田壟弄姿拍照,也有人鉆進大棚采擷蔬菜瓜果,把健康食品帶回家。仰望藍天白云,見那碎小花朵像孩子們的笑臉,偶爾飛過的蜜蜂仿佛春天里勞作的人影。低頭俯看,一根根油菜稈莖像剛剛種下的株株樹苗蔥蘢如幻,一片片油菜綠葉在風的撩撥下,恍若“只此青綠”中薄如蟬翼的女子妙曼輕舞。
千年的青綠裝點《千里江山圖》,今天的青綠是生態(tài)文明的一抹神韻。多一棵樹就多一片綠,多一株草就多一縷根,多一塊濕地就多一眼泉,多一束花蕾就多一個希望,多一個風景就多一幅圖畫……人人都是一棵樹,村村都是一片綠。“植”此青綠任由君,心醉青山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