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譯者行為批評視域下《孔子家語》中文化負載詞翻譯研究
        ——以克萊默斯譯文為例

        2022-04-28 02:00:12宮寶悅
        關(guān)鍵詞:克萊默家語求真

        伊 詠,宮寶悅

        (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山東 日照,276800)

        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人類文明。大量的史書和文化典籍流傳至今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最好見證。典籍的外譯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途徑。然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于承載著大量歷史文化信息的文化負載詞(culture-loaded terms)的處理往往存在著難以逾越的“語際”翻譯障礙。文化負載詞是“指標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語,這些詞匯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1]232。文化負載詞深深打上了語言社會的地域和時代烙印,其翻譯一直是傳播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導致翻譯的極端化,一則完全忽視文化負載詞所蘊含的源語文化信息,美其名曰“對等”,不利于源語文化傳播;二則是對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不作任何變通,美其名曰“直譯”,不利于目的語群體的接受。一直以來,此類文化詞語的翻譯活動缺乏一個客觀全面的批評標準,“而譯者行為批評理論充分考慮了翻譯活動的復雜性以及譯者的語言性和社會性雙重屬性,把翻譯的文本研究和語境研究結(jié)合起來看問題”[2],為我們深入探究文化負載詞的翻譯行為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克萊默斯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荷蘭漢學家,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的了解,然而,國內(nèi)鮮有學者關(guān)注其翻譯家的角色。因此,本文以克萊默斯的《孔子家語》譯文為例,借助譯者行為批評理論中的“求真—務實”連續(xù)統(tǒng)評價模式,探究譯者的翻譯行為和策略,把翻譯活動的中心——即譯者這個復雜因素考慮在內(nèi),分析譯者行為對文化負載詞翻譯的影響,嘗試為今后的典籍翻譯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一、克萊默斯譯者行為探究

        (一)譯者動機初探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它是關(guān)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資料匯集,自三國魏王肅為《孔子家語》作注[3],《孔子家語》就陷入了真?zhèn)沃q中,甚至被認作是偽書[4]1。偽造說以中國學者為中心傳到海外,影響了西方的眾多漢學家。這本書的國外譯介和研究發(fā)展相對滯后,一方面是因為《論語》的熟知度更高,另一方面是受到 “偽造說”的影響??巳R默斯前十章的譯文問世之前,晚清英國傳教士赫真信也翻譯了《孔子家語》的前十章,譯文在傳教期刊《教務雜志》(TheChineseRecorder)上連載發(fā)表。后因其離華而“暫?!痹摃g介[5]。赫真信譯作受到了翟理思的強烈批判,而后并未成書出版,后又有比利時漢學家哈雷茲的譯本,也不完整[6]。

        羅伯特·克萊默斯是一位荷蘭漢學家,師從著名漢學教授戴聞達。他的前十章譯作于1950年作為萊頓漢學叢書之一出版。戴聞達是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的創(chuàng)始人,在他的努力之下萊頓成為荷蘭漢學研究的中心[7]。戴聞達以研究中國歷史為主,尤其是哲學典籍。在他的影響下,克萊默斯對儒家哲學思想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1946—1949年間,克萊默斯成為荷蘭圣經(jīng)公會的代表,作為熟識中國哲學和語言的漢學家又擔任了香港和臺灣圣經(jīng)公會的翻譯顧問,克萊默斯教授后又致力于《圣經(jīng)》的翻譯工作,和呂振中牧師合作完成的中文全譯本于1970年問世[8]。包括戴聞達教授和克萊默斯教授等人在內(nèi)的荷蘭漢學群體以科學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和漢學的發(fā)展。

        克萊默斯在其譯作前言中提到,他的目的之一是幫助解決“偽書”這一爭論,研究《孔子家語》在古代中國的地位及意義,探索它作為早期儒家學說的源頭書籍對現(xiàn)代研究的價值??巳R默斯譯文從宏觀來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孔子家語》大致的組成結(jié)構(gòu)、歷史流傳情況以及王肅本人的生平等內(nèi)容,在這一部分,克萊默斯引經(jīng)據(jù)典,對《孔子家語》進行比照解讀,其闡釋客觀詳盡。第二部分是前十章具體的內(nèi)容翻譯。第三部分是翻譯注解以及內(nèi)容上與《孔子家語》相近的古代典籍供讀者參考。韋利評價其譯作是對萊頓漢學叢書“艱苦”且“博學”的補充,作者非常詳細地描述了一部儒學著作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復雜的發(fā)展過程[9]。

        我們從克萊默斯譯文可以看出他是以學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他的翻譯動機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為了展示其漢學研究成果,對《孔子家語》真?zhèn)沃q梳理與探究,確立其典籍價值及意義;二是為了向西方世界譯介中國儒學典籍,加強文化交流;三是推動儒學哲學思想在西方的學術(shù)研究??巳R默斯的生平履歷說明其在儒學思想研究及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求真—務實”連續(xù)統(tǒng)評價模式

        在“求真—務實”連續(xù)統(tǒng)評價模式下評價克萊默斯譯本,就是將他作為譯者的社會性角色因素考慮在內(nèi),使得對譯本的評價分析角度更加全面客觀。譯者行為批評(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是由我國學者周領(lǐng)順教授提出的原創(chuàng)性理論體系[10]6?!扒笳妗獎諏崱边B續(xù)統(tǒng)評價模式(Truth-seeking-Utility-attaining Continuum Model of Evaluation)是其核心內(nèi)容?!啊笳妗侵缸g者為實現(xiàn)務實目標而全部或部分求取原文語言所負載意義真相的行為,‘務實’是指譯者在對原文語言所負載的意義全部或部分求真的基礎上為滿足務實性需要所采取的態(tài)度和方法?!盵10]76-77換言之,“求真”指向原文,表現(xiàn)為譯者努力還原原文信息,而“務實”指向社會,把讀者等社會性因素考慮在內(nèi)。譯者在“求真”和“務實”的兩個端點之間努力尋求平衡。譯者一方面受到身份的制約,努力靠近還原原文內(nèi)容,另一方面受到社會或讀者因素制約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原文意義的翻譯調(diào)整,像出版機構(gòu)、社會意識形態(tài)及文化地位等因素都會對譯者的行為產(chǎn)生相應的影響。例如辜鴻銘的《論語》譯本從文化差異順應的角度出發(fā),盡可能去除《論語》原著中的人名和地名等專有名詞,從而消除英語讀者的陌生感和怪異感,除子路和顏回二人的名字得以保留外,其他弟子的名字一概處理為a disciple of Confucius[11]。辜氏譯本完全可以放在譯者行為批評理論的框架下進行分析。結(jié)合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和西方文化的主導地位,辜氏譯本在“求真—務實”連續(xù)統(tǒng)上無疑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

        譯者行為研究是翻譯前沿理論研究,發(fā)生于后文本中心研究期,是文化轉(zhuǎn)向(cultural turn)后出現(xiàn)的新變化,基本研究路徑是“以人為本”[12]。巴斯奈特和勒弗維爾提出的“翻譯中的文化轉(zhuǎn)向”為翻譯批評提供了新的認識,使得翻譯研究不再停留在“對等與否”的文字層面上[13]。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周領(lǐng)順將批評研究置于翻譯的社會學視域下,徹底摒棄把翻譯看作從文本到文本的靜態(tài)結(jié)果的片面觀念[14]。譯者是翻譯活動的中心,而譯者作為一個人,一個獨立的個體,必然存在著復雜性。這就導致了翻譯活動的復雜性?!扒笳妗獎諏崱边B續(xù)統(tǒng)體現(xiàn)的是譯者在“語言人”和“社會人”之間不斷協(xié)調(diào)變換的動態(tài)過程。翻譯批評一直以來都缺乏科學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具有創(chuàng)造性且富有活力的批評理論必然會為譯本的分析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更加客觀全面的視角,推動翻譯批評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特色及翻譯策略分析

        本部分借助奈達的文化分類[15],從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社會文化負載詞、語言文化負載詞以及人名等專有名詞的角度具體分析克萊默斯的翻譯策略,并深入探究背后的譯者動機對翻譯策略選擇的影響。

        (一)人名、地名、官職及書名等專有名詞的翻譯

        在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前,威妥瑪拼音在國際上影響力較大且至今仍在西方學術(shù)界流行。在克萊默斯的《孔子家語》譯本中,除孔子的名字(Confucius)外,其余人名、地名、朝代甚至是個別官職名稱的翻譯均采用的是威妥瑪式拼音法(Wade-Giles romanization)。威妥瑪拼音雖然接近英文拼讀,但并不完全遷就其拼寫習慣??巳R默斯在翻譯人名、書名、地名、官職等的過程中多采用拼音加注的方法,傳承了他那個時代的翻譯傳統(tǒng)和習慣。這種翻譯策略的優(yōu)點可以用“直接簡單”來描述,但其缺點也是毋庸置疑的。古人有名、字以及尊稱的區(qū)別,如果都用拼音分別翻譯會讓英文讀者、特別是西方讀者當作是不同的人的假象,例如《孔子家語》第三章第一篇中的曾參、曾子、參,都是指曾子,曾參是姓名,孔子稱之為“參”是長輩或老師對晚輩或?qū)W生的稱呼習慣,曾子是后人對其尊稱。這類情況在克萊默斯譯本中沒有很好體現(xiàn)出來(見表1)。而在介紹《史通》的作者劉知幾時,克萊默斯加注解釋為: “劉知幾(Liu Chih-chi),后多稱為劉子玄,因‘幾’字與唐玄宗李隆基的‘基’字同音,為避其名諱,后改為劉子玄”。

        表1 克萊默斯《孔子家語》譯文中人名的翻譯摘錄

        同樣,除了《周易》(BookofChanges)外,克萊默斯譯文中對書名的翻譯也基本上是用拼音處理,如表2所示,忽視了書名中蘊含的中國文化信息,只看書名只能讓讀者如霧里看花,不知所云。

        表2 克萊默斯《孔子家語》譯文中書名的翻譯摘錄

        克萊默斯對官職的翻譯策略是拼音翻譯和意譯并用,對某些官職根據(jù)當今社會的國家體制進行了對等化處理,如“司空”譯為“Director of Public Works”“中都宰”譯為“the office of Governor of Zhongtu”等等,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但也有許多官職直接做了音譯處理,如“散騎?!弊g為“San-chi-ch’ang-shih”,且未做任何注釋說明,不免會使目的語讀者產(chǎn)生陌生感(見表3)。若考慮到譯者自身的異語文化背景和所譯文化詞語的難度較大,克萊默斯對官職僅作音譯處理就可以理解了。

        表3 克萊默斯《孔子家語》譯文中官職的翻譯摘錄

        整體來看,克萊默斯在翻譯人名、書名或地名等時,采用了音譯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對源語文本的忠實性,盡管忽視了原文的文化信息,但可以傳音,有助于譯語受眾了解漢語的語言習慣和表達,對于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而對于官職等的翻譯,則是意譯和音譯并用,對于在兩種語言文化中有較好對應關(guān)系的多用“意譯”,其他的則用音譯法,當然音譯加注釋解讀就更好一些。

        克萊默斯采用的音譯加注法體現(xiàn)了譯者靠近“求真—務實”連續(xù)統(tǒng)的“務實”一端,是為滿足讀者需求的一種目的性行為。譯者選擇的角色是面向讀者的“社會人”,在完成“求真”的翻譯任務之后,再通過附注等方式為讀者提供必要的輔助資料,以降低譯文的閱讀難度,同時鑒于自身文化視野,對一些較難的文化負載詞做出忠實性地音譯處理,放棄進一步釋義。典籍譯者往往受困于目的語的文化空缺,又要兼顧自己的文化立場和可讀性問題,所以不得不在實際翻譯中做出一些調(diào)整,向“務實”一端傾斜,追求譯文的功用和閱讀效果。

        (二)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

        人類在實際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會創(chuàng)造出一些有形的物質(zhì)產(chǎn)品以滿足自身需要。不同地區(qū)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習俗各異,形成的物質(zhì)產(chǎn)品也不同。

        “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一直是孔子非常關(guān)注的內(nèi)容,《孔子家語》第一章中就提到了“送死”所用之“棺槨”的具體規(guī)格,“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因丘陵為墳,不封不樹。”中國古代棺槨分為棺材和套棺,棺在內(nèi)、槨為套在棺外的外棺。克萊默斯譯為“People made inner coffins 4 inches thick and outer coffins 5 inches.They utilized natural knolls and hills as tumuli; they did not raise barrows or plant trees on the graves.”首先克萊默斯對于“棺槨”一詞的處理較好地展現(xiàn)了其本身的結(jié)構(gòu)特點,但缺乏相應說明,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次克萊默斯將“寸”這一單位簡單地與“inch”對應,明顯缺乏準確性。這種處理一方面可能由于譯者無法準確判斷“寸”的長度,因為中國古時的不同朝代對“寸”有不同的單位標準;另一方面,即使確定了準確長度,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英文詞語去表達,直接用數(shù)字又會降低譯文的可讀性,因此,譯者在這里做了歸化處理,“務實”的成分更大,讀者等社會性因素得到凸顯,實現(xiàn)了“求真”和“務實”的統(tǒng)一。

        《孔子家語·好生》(第十)載:“吾聞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質(zhì)有馀,不受飾故也?!逼浯笠馐恰坝腥苏f,丹漆漆過的器物不需加紋飾,上好的白玉也不必雕琢,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它們的色質(zhì)純正,不用雕飾的自然狀態(tài)就已經(jīng)很美的緣故?!逼渲械摹暗て岵晃?,白玉不雕”克萊默斯將其譯為“Vermilion lacquer does not need refinement, and white jade doesn’t need polishing”。丹漆即為朱漆,“朱”為大紅色,在孔子的時代,器物用朱漆粉刷是極為尊貴的標志。白玉是寶貴的玉石,無論是顏色還是質(zhì)地均屬上品,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zhì)高潔。這句話是說:朱漆不借助別的顏色就很鮮艷,白玉不用雕琢就很寶貴。在13世紀,“vermilion”一詞就在英語中開始作為顏色使用,且一開始制作工藝復雜,價值昂貴。在《圣經(jīng)》中,“vermilion”也是作為一種繪制建筑物和藝術(shù)使用的顏料,這一點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朱紅是不謀而合的,可見譯者選詞之精準,既準確傳達了原義,又符合目的語讀者的認知。

        克萊默斯對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是做了歸化的處理,選擇向“務實”一端傾斜,在“求真”和“務實”之間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三)社會文化負載詞

        “涉及人際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及社會關(guān)系等詞匯,是社會文化語境的催生品?!盵16]《孔子家語·相魯》中有關(guān)于當時魯國社會制度和風氣的描述到,“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笨巳R默斯譯為“When Confucius first held the office of Governor of Zhongtu, he established rules regarding the nourishing of the living and the burying of the dead; old and young ate different food; strong and weak performed different tasks; men and women walked separately; on the road lost objects were not picked up; utensils were not carved and pretentious.”

        此例的意思是講孔子剛為官時制定了禮儀,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氣,提倡按照年紀的長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據(jù)能力的大小承擔不同的工作,男女走路各走一邊,對他人遺失的東西不據(jù)為己有,所用器物不求浮華雕飾[17]??巳R默斯在這里所采用的翻譯策略是直譯法,源語的四字格并列結(jié)構(gòu)包含內(nèi)容甚多,譯者無法在保留原有形式的前提條件下,準確表達出其意義,只能選擇舍棄原本較簡短的語言形式,將經(jīng)過語內(nèi)翻譯后的內(nèi)容再進行語際翻譯呈現(xiàn)出來,這是譯者忠于自己“語言人”的角色所作出的“求真”選擇。

        《孔子家語·三恕》介紹了儒家當時推行的倫理規(guī)范,孔子用“三恕”很好地解讀了中華文化中的“恕道”。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笨巳R默斯譯為:Confucius said:“A noble man has three ways of reciprocity.When you have a ruler whom you cannot serve, yet to expect your servant to serve you, this is no reciprocity.When you have a father towards whom you cannot be filial, yet to expect your son to requite you with filial piety, this in no reciprocity.When you have an elder brother whom you cannot respect, yet to expect from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be compliant, this in no reciprocity.”

        “恕”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倫理范疇,“這幾句話簡單來說就是推己及人,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盵4]97“reciprocity”一詞本意為“互惠”,即強調(diào)雙方的對等和互換。該詞來自18世紀中葉的法語“réciprocité”和“réciproque”,后者來自拉丁語的“reciprocus”,意為向前或向后移動?!皉eciprocity”雖不能完全體現(xiàn)中文“恕”的確切內(nèi)涵,但卻是在英文中比較接近“恕”的對等詞語。此例的譯文不僅相對準確地傳達出源文本的意義,還保留了其語言形式,在結(jié)構(gòu)上與源語高度一致。這也是譯者從內(nèi)容和修辭等角度努力靠近原文的“求真”行為,最大限度地將源語文化特色呈現(xiàn)給讀者??巳R默斯作為一名漢學家,同時承擔著學術(shù)身份和文化身份[18]。傳遞文化之真,這是完成作為譯者的文化使命的行為。

        中國古代的卜卦常用龜殼、蓍草等手段來推斷未來的吉兇禍福,為未來指點迷津的方法?!犊鬃蛹艺Z·好生》:“孔子嘗自噬其卦,得《賁》焉,愀然有不平之狀?!笨巳R默斯譯為:“Confucius once divined for himself by achillea stalks.Of the hexagrams he obtained bi from it.He changed colour and had an uneasy countenance.”此處是說孔子曾為自己占卦,得了“賁”卦,譯者把占卜譯為“divine”一詞,隨后又增譯了“achillea stalks”(蓍草莖)。周人占卜用蓍草,之前的殷人用甲骨??巳R默斯在此處補充了占卜所用工具,向“務實”一端靠近,目的是彰顯孔子所處時代占卜的特點,以區(qū)別于西方占卜術(shù),保留中國古代占卜文化的特色。譯語讀者在不了解源語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只能按照自己的文化預設去理解譯文詞匯?!盵1]237因此,譯者補充相應的文化信息是必要的。翻譯過程中適量增加原文字面沒有出現(xiàn)但實際內(nèi)容已包含的詞,使得譯語受眾更好地理解源語文化,從而達到保持源語文本意義的目的。

        (四)語言文化負載詞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漢語中都存在很多彰顯中國特色的成語、習語或民間特定的說法,語言凝練,結(jié)構(gòu)巧妙且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犊鬃蛹艺Z》中也不乏這樣的文化詞語,像“冠禮”“五帝”“阜財解慍”“苦口良藥”“可殺不可辱”等??巳R默斯翻譯語言文化詞語主要采用的策略還是直譯,以“阜財解慍”為例,原義為厚積財物,消除怨怒,即增加百姓的財富,從而消除百姓心中的憂愁??巳R默斯的譯文是“rendering abundant the people’s wealth and relieving their distress”。譯者在準確把握原文意義的基礎上“求真”,把文本內(nèi)容忠實地傳達給讀者。對于“五帝”這種高度凝練的文化詞語,在完成直譯“Five Emperors”后,分兩個方面對其進行解釋,一是指中國上古時期的五位最具影響力的部落或首領(lǐng),二是指與“五行”(Five Elements)相關(guān)的萬物之神,即金、木、水、火、土,這體現(xiàn)了譯者面向社會或讀者所做的“務實”努力。

        克萊默斯作為一名漢學家,兼顧學術(shù)身份和文化身份,這一方面制約著他在翻譯活動中選擇尊重源語的文化信息,向“求真”靠攏,不能對源語內(nèi)容做隨意的翻譯調(diào)整;另一方面對于較難理解的文化詞語或?qū)S忻~,要附注相關(guān)解釋補足譯語讀者的文化知識空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傳播的作用。同時也有一些古代說法,如“鄉(xiāng)射禮”,譯者只是做了簡單的直譯處理,并未做過多注解??紤]到其背后的文化信息太過繁雜,總體上可以說是瑕不掩瑜。

        三、結(jié)語

        本文在譯者行為批評視域下,借助其“求真—務實”連續(xù)統(tǒng)評價模式分析了克萊默斯《孔子家語》譯文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研究視野不只局限于語言微觀層面,而是“涉及英譯的譯者主體性和文化身份等要素對翻譯策略選擇的影響”[19]。本文通過具體的例子分析,發(fā)現(xiàn)克萊默斯對于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翻譯主要向“務實”一端傾斜,旨在為目的語讀者提供相應的文化背景,盡可能地消除其陌生感。對于其他文化負載詞,大多盡力靠近“求真”一端,準確傳達詞語承載的文化信息,完成自己作為“語言人”角色的使命。譯者行為批評理論作為國內(nèi)原創(chuàng)的新型理論體系把譯者這個“牛鼻子”納入考慮范圍,將文本和人本相結(jié)合,為譯文的研究提供了更為廣闊、客觀的視角。隨著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國家軟實力的建設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需求十分迫切。文化負載詞承載著獨特的文化信息,從譯者行為批評的視角分析西方漢學家的翻譯行為能為國內(nèi)學者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幫助他們更好地通過翻譯活動,特別是典籍英譯,推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出國門。

        猜你喜歡
        克萊默家語求真
        方法問題即憲法問題——克萊默的《法律方法論》評述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46
        張錦繡
        書香兩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史記》三家注引《孔子家語》考*①
        克萊默夫人與現(xiàn)代子君
        中外文摘(2018年3期)2018-03-06 05:17:22
        克萊默夫人與現(xiàn)代子君
        莫愁(2017年28期)2017-11-15 01:25:08
        《孔子家語》的成書及版本流傳
        大醫(yī)求真 惠民求實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孔子家語》
        華夏文化(2014年1期)2014-04-29 00:44:03
        《孔子家語》研究綜述
        文教資料(2014年30期)2014-02-05 03:03:11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资源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 中国少妇内射xxxx狠干|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h久免费女| 国产激情综合五月久久| 国产乱人对白|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教师| 日本本土精品午夜视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最新永久免费AV网站| 国产视频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一区二av|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AⅤ一区 二区 三区|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6| 少妇激情高潮视频网站|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婷婷| 亚洲视频综合在线第一页| 国产高颜值女主播在线|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视频观看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乱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五十路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区精品推荐|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2021| 真实单亲乱l仑对白视频|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