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玲,柯維強,唐文軍,閆其星
海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海南 ???570311
肝癌為常見惡性腫瘤,在所有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排名第5,病死率第2[1]。我國肝癌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2]。肝癌早期較為隱匿,診斷率較低,大多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由于肝癌具有惡性程度高、轉(zhuǎn)移性強等特點,往往導(dǎo)致預(yù)后不良,給患者帶來沉重負擔[3]?;熥鳛楦伟┲委煹闹匾侄?,可有效抑制癌細胞增殖。化療藥物可以通過干擾細胞DNA合成與代謝、抑制細胞分裂等方式,對腫瘤細胞產(chǎn)生毒性,誘導(dǎo)癌細胞死亡[4]。而癌細胞多藥耐藥性導(dǎo)致化療藥物在臨床使用上的效用受限。因此,解決細胞耐藥性在肝癌臨床治療中尤為重要。消瘤膠囊主要由黃芪、白芍、郁金等中藥組成。研究表明,黃芪和白芍均可增強肝癌細胞化療敏感性[5-6]。因此,本研究探討消瘤膠囊對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的化療敏感性。
1.1 細胞細胞株Bel/Fu(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19-0615-012)。
1.2 藥物與試劑消瘤膠囊(江蘇省中醫(yī)藥研究院自制,組方:海藻15 g,斑蝥30 g,黃芪15 g,郁金10 g,黨參15 g,丹參20 g,夏枯草15 g,白芍10 g,白花蛇舌草30 g,三棱13 g,仙鶴草15 g,土鱉蟲10 g,批號:190524);5-氟尿嘧啶注射液(南通精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90413)。細胞完全培養(yǎng)基(美國Gibco公司,貨號:GI014256);四唑鹽(MTT)細胞增殖檢測試劑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90623);二甲基亞砜(美國Sigma公司,貨號:T102146);40 ng·L-1多聚甲醛(南京高和化工有限公司,貨號:G146138);磷酸鹽緩沖液(PBS)(上海實驗試劑公司,貨號:PGE3002);熒光淬滅劑、熒光預(yù)混試劑(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貨號:236159、315698);TdT反應(yīng)液、dNTP、ddH2O均購自[寶生物(大連)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90412、20190523、20190511];原位末端標記技術(shù)(TUNEL)檢測試劑盒(美國AAT Bioquest公司,批號:190821A);RNA提取、逆轉(zhuǎn)錄試劑盒(德國QIAGEN公司,批號:190416、191024);引物合成委托蘇州泓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細胞裂解液(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貨號:C236105224);谷胱甘肽 S-轉(zhuǎn)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β-actin 一抗及二抗(HRP)(美國Abcam公司,批號:20190221、20190420、20190618、20190316)。
1.3 儀器5417R型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HERAcell 240i型細胞CO2培養(yǎng)箱(美國Thermo公司);CX43型光學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YKY-1200型熒光倒置顯微鏡(上海永科光學儀器有限公司);Infinite M100 Pro型酶標儀(美國TECAN公司);LineGene 9600 Plus型聚合酶鏈反應(yīng)(PCR)擴增儀(日本Ferrotec公司);JY-SCZ2型電泳槽(北京六一儀器廠);E-Gel Power Snap型凝膠電泳儀(美國Thermo公司);170-3940型轉(zhuǎn)膜儀(美國Bio-Rad公司);Innova S41i型搖床(美國Eppendorf公司)。
2.1 細胞培養(yǎng)用含體積分數(shù)10%胎牛血清的細胞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人肝癌耐藥Bel/Fu細胞,將其置于5% CO2、37 ℃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當細胞融合達80%時接種于6孔板中,并隨機分為4組:空白對照組、5-氟尿嘧啶組(12.5 mg·L-1)、消瘤膠囊組(25 g·L-1)、聯(lián)合用藥組(12.5 mg·L-15-氟尿嘧啶+25 g·L-1消瘤膠囊),每組設(shè)置6個復(fù)孔。各組培養(yǎng)基中加入相應(yīng)濃度的藥物,空白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細胞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48 h。
2.2 觀察細胞形態(tài)給藥結(jié)束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組細胞狀態(tài)。
2.3 MTT法檢測細胞增殖抑制率將細胞接種于96孔板中培養(yǎng),加入0.5% MTT反應(yīng)液,將細胞置于5%CO2、37 ℃細胞培養(yǎng)箱中繼續(xù)培養(yǎng)4 h。棄上清,每孔加入150 μL二甲基亞砜,于搖床孵育 10 min 后,使用酶標儀在570 nm處讀出各樣本孔光吸收值(OD)。
細胞增殖抑制率=(1-實驗組OD值/對照組OD值)×100%
2.4 檢測細胞凋亡率給藥結(jié)束后,通過TUNEL法檢測細胞凋亡指數(shù)。收集細胞,將細胞涂片后自然晾干,在40 ng·L-1多聚甲醛溶液中浸泡固定 1 h,PBS漂洗后,將樣本浸入3%H2O2中封閉 30 min,PBS漂洗后,將樣本浸入含有1% Triton-X-100的PBS溶液中通透30 min,PBS漂洗后,向樣品上滴加50 μL TdT反應(yīng)液,避光孵育1 h,PBS漂洗后,加入50 μL染色液,避光孵育30 min,PBS漂洗后,使用DAPI對細胞核進行復(fù)染,PBS漂洗后,滴加熒光淬滅劑封片并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每個樣本隨機挑選3個視野,統(tǒng)計凋亡陽性細胞數(shù)和視野中總細胞數(shù)。
細胞凋亡率(%)=(陽性細胞數(shù)/總細胞數(shù))×100%
2.5 RT-PCR法檢測細胞GST-πmRNA、p-gpmRNA水平給藥結(jié)束后,收集細胞至離心管中,加入Trizol提取細胞總RNA,并將RNA逆轉(zhuǎn)錄為cDNA。根據(jù)NCBI GeneBank中查找GST-π、p-gp 和β-actin mRNA序列設(shè)計出上下游引物。GST-π上游引物:5′-TAGACTCTTAGATCAGCTAGA-3′,下游引物:5′-GATGACCTATAGCCTAGTAC-3′,產(chǎn)物長度131 bp;p-gp上游引物:5′-TAGCTGCAACTAGCCGATACA-3′,下游引物:5′-CAATCGTAGCTAGGCCTAGA-3′,產(chǎn)物長度 106 bp;β-actin上游引物:5′-CTTAGCTGCATCGATGCTCT-3′,下游引物:5′-GCTAATACGCTAGCTAACGA-3′,產(chǎn)物長度114 bp。反應(yīng)體系:cDNA0.5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熒光預(yù)混試劑0.5 μL,dNTP 0.5 μL,ddH2O 7.5 μL。設(shè)置退火溫度57 ℃,40個循環(huán),以β-actin為內(nèi)參,按照2-△△Ct計算出目的基因的相對表達量。
2.6 Western Blot法檢測細胞GST-π、p-gp、gp蛋白表達給藥結(jié)束后,收集細胞至離心管中,加入細胞裂解液,4 ℃搖床孵育過夜,10 000×g4 ℃離心 10 min,上清即為細胞總蛋白,加上樣緩沖液,沸水中煮5 min。蛋白上樣,進行凝膠電泳,轉(zhuǎn)膜,使用體積分數(shù)5%脫脂牛奶于搖床上室溫封閉2 h,PBST清洗3次,加一抗4 ℃孵育過夜,PBST清洗3次,加二抗溫孵育2 h,曝光。根據(jù)條帶灰度值,以β-actin為內(nèi)參,計算目的蛋白相對表達。
3.1 對人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形態(tài)學的影響空白對照組細胞貼壁生長,細胞多表現(xiàn)為梭形、多角形;5-氟尿嘧啶組細胞形態(tài)正常,偶見死亡懸浮狀態(tài)圓形細胞;消瘤膠囊組細胞生長抑制,部分細胞出現(xiàn)死亡懸浮;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生長抑制嚴重,培養(yǎng)基中存在大量死亡懸浮細胞。見圖1。
圖1 光鏡下觀察人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200)
3.2 對細胞增殖抑制率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5-氟尿嘧啶組、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增殖抑制率顯著升高(P<0.05,P<0.01);與5-氟尿嘧啶組比較,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增殖抑制率顯著升高(P<0.05,P<0.01);與消瘤膠囊組比較,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增殖抑制率極顯著升高(P<0.01)。見表1。
表1 MTT法檢測細胞增殖抑制率
3.3 對細胞凋亡率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5-氟尿嘧啶組、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凋亡率顯著升高(P<0.05,P<0.01);與5-氟尿嘧啶組比較,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凋亡率顯著升高(P<0.05,P<0.01);與消瘤膠囊組比較,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凋亡率極顯著升高(P<0.01)。見圖2、表2。
圖2 TUNEL法檢測細胞凋亡(×100)
表2 各組細胞凋亡率的比較
3.4 對細胞GST-πmRNA、p-gpmRNA水平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5-氟尿嘧啶組、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GST-πmRNA、p-gpmRNA 水平顯著降低(P<0.05);與5-氟尿嘧啶組比較,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GST-πmRNA、p-gpmRNA水平顯著降低(P<0.05);與消瘤膠囊組比較,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GST-πmRNA、p-gpmRNA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表3。
表3 各組細胞GST-π mRNA、p-gp mRNA水平比較
3.5 對細胞GST-π、p-gp、gp蛋白表達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5-氟尿嘧啶組、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GST-π蛋白表達、p-gp/gp水平顯著降低(P<0.05);與5-氟尿嘧啶組比較,消瘤膠囊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GST-π蛋白表達、p-gp/gp水平顯著降低(P<0.05);消瘤膠囊組比較,聯(lián)合用藥組細胞GST-π蛋白表達、p-gp/gp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圖3、表4。
圖3 各組細胞GST-π、p-gp蛋白表達
表4 各組細胞GST-π、p-gp蛋白表達比較
肝癌是常見高病死率惡性腫瘤,治療常使用手術(shù)切除和化療等方法[7]。5-氟尿嘧啶是臨床常見化療藥物之一,對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等均有療效,也是治療肝癌的最佳藥物之一[8],可通過抑制DNA合成誘導(dǎo)細胞凋亡。由于肝癌細胞易產(chǎn)生耐藥性,導(dǎo)致5-氟尿嘧啶無法有效清除患者體內(nèi)殘留的癌細胞,引起癌癥復(fù)發(fā)、轉(zhuǎn)移等預(yù)后不良現(xiàn)象,最終導(dǎo)致治療失敗[9]。研究顯示,5-氟尿嘧啶雖然有持續(xù)的抗腫瘤活性,但其活性低,癌細胞對該藥物的耐藥率高[10-11]。因此,如何提高癌細胞對化療藥物敏感性,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12-14]。消瘤膠囊為復(fù)方中藥,主要由黃芪、白芍、郁金、海藻、土鱉蟲等組成。研究表明,消瘤膠囊對肝癌細胞有抑制作用[15]。但消瘤膠囊是否可提高耐藥細胞化療敏感性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使用人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探討消瘤膠囊提高耐藥細胞化療敏感性的作用。
肝癌在中醫(yī)上屬于“積聚”“癥瘕”“鼓脹”“暴癥”等范疇[16]。治療肝癌可通過補氣健脾、培補肝腎、祛瘀解毒、扶正固本等配合辨證論治[17]。消瘤膠囊中的黃芪可補氣止汗、消腫利尿;白芍可柔肝止痛、養(yǎng)血斂陰;郁金可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海藻可軟堅散結(jié)、利水消腫;土鱉蟲可破血逐瘀;仙鶴草可補虛強壯、止痢解毒;僵蠶可化痰解散、平肝息風,諸藥合用可發(fā)揮祛邪扶正功效[1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消瘤膠囊可抑制肝癌細胞增殖,促進肝癌細胞凋亡,此外,消瘤膠囊與5-氟尿嘧啶聯(lián)合用藥效果均優(yōu)于單獨用藥療效,提示消瘤膠囊可抑制肝癌耐藥細胞株增殖、促進其凋亡,可能與黃芪、白芍、郁金均可提高肝癌細胞化療敏感性有關(guān)[19-21]。
GST-π屬于細胞解毒系統(tǒng)中引起腫瘤細胞耐藥的基因之一,具有轉(zhuǎn)運和解毒作用[22]。GST-π可與親脂性藥物結(jié)合,增加其水溶性,促進其代謝,導(dǎo)致藥物被降解或通過尿液排出,引起細胞耐藥[23]。研究顯示,在肝癌多藥耐藥細胞株中GST-π高表達[24]。GST-π可通過還原活性氧、滅活親電子化合物等方式參與DNA損傷修復(fù),最終抑制細胞凋亡。GST-π表達降低可提高癌細胞化療敏感性,從而促進癌細胞凋亡[25]。p-gp屬于ATP結(jié)合盒轉(zhuǎn)運蛋白,是引起癌細胞耐藥的重要機制之一,廣泛存在于具有排泄和分泌功能的細胞中,減輕有害外源物質(zhì)對細胞的損害,對細胞有防御的作用[26]。研究發(fā)現(xiàn),肝癌細胞可通過 p-gp 將化療藥物排出細胞外,避免細胞受到化療藥物的損害,最終導(dǎo)致肝癌細胞耐藥[27]。癌細胞耐藥和細胞凋亡抑制關(guān)系密切,研究表明,p-gp還可通過抑制促凋亡基因Caspase-3,抑制細胞凋亡[2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消瘤膠囊可降低人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中 GST-π、p-gp蛋白表達,與5-氟尿嘧啶聯(lián)合使用時,效果優(yōu)于單獨使用效果。報道指出,人結(jié)腸癌耐奧沙利鉑細胞株HCT-116/L-OHP中GST-π、p-gp 均高表達,給予不同濃度的姜黃素均可降低其表達,促進細胞凋亡[29];研究顯示,降低結(jié)直腸癌化療耐藥癌細胞株 GST-π、p-gp表達,可增加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30],提示通過抑制 GST-π、p-gp表達可增強人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對5-氟尿嘧啶的化療敏感性。由此可知,消瘤膠囊可能是通過該途徑發(fā)揮增強人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的化療敏感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消瘤膠囊可提高人肝癌耐藥細胞株Bel/Fu的化療敏感性,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由于化療耐藥作用機制較為復(fù)雜,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