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塞居爾夫人
塞居爾夫人(1799—1874),19世紀法國兒童文學作家,因其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及其影響力,享有“法蘭西全體孩子的好祖母”之美譽。塞居爾夫人出身沙俄名門,原名蘇菲婭。1816年身為伯爵的父親帶領全家遷往巴黎定居,翌年蘇菲婭嫁給一位法國貴族后便成了塞居爾夫人。雖然早年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但直到56歲時她才發(fā)表第一部作品《新童話》,可謂大器晚成。此后的十八年間塞居爾夫人共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了二十部小說和童話,深受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讀者的喜愛和歡迎。
從前有一座貝寧王國,國王和王后生下的公主取名布朗迪妮。不幸的是,可憐的小公主才幾個月時母親就病故了,王室里的一位奶媽撫育了她。不久,貝寧國王迎娶了鄰國漂亮的富家女福倍特為新王后,生下了二公主布魯內(nèi)特。心地原本并不善良的福倍特從進宮起就看布朗迪妮不順眼,有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后就更加容不下布朗迪妮了。布朗迪妮七歲生日時,父王送給她一輛由兩只鴕鳥拉著的漂亮的四輪車作為禮物,忠厚的車夫每天會駕車拉著布朗迪妮到圍滿柵欄的花園里游玩兩個小時。相傳柵欄外面是神秘而誘人的魔法森林,人一旦踏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在福倍特王后煞費苦心的哄騙下,有一天,布朗迪妮為采紫丁香花而翻越了柵欄。這一去果然為自己闖下大禍,布朗迪妮再也找不到回王宮的路了。
布朗迪妮既傷心又害怕,無助地哭了一天,直到夜色降臨才疲憊地睡去。第二天醒來,她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只可愛的小貓陪伴在身旁,這給了她些許安慰。她把小貓視為救命天使,為他取名“美米農(nóng)”,懇求美米農(nóng)把她帶出森林。美米農(nóng)點了點頭,引領布朗迪妮穿過層層片片的灌木叢,來到了一座宏偉的城堡。城堡的主人竟是一頭白色的牝(pìn)鹿,她居然能用語言與布朗迪妮交流:“親愛的公主,叫我波妮·比榭好了。請原諒我的兒子無法將你帶回到父王身邊,不過我可以給你父王托夢,告訴他你目前的情況并保護你日后的安全?!本瓦@樣,布朗迪妮在城堡安下身來,得到了這對母子很好的照顧。
有一天早晨布朗迪妮醒來,感覺自己和睡前不太一樣。在鏡子中她發(fā)現(xiàn)自己長高了許多,而且記起她在熟睡中看過好多書,還學會了寫字、畫畫、彈琴和唱歌。正當她大惑不解之時,波妮·比榭進來揭開了謎底:“親愛的公主,祝你十四歲生日快樂!你這一覺睡了七年,這七年間美米農(nóng)和我見證了你的成長與進步,有朝一日當你再回到父王身邊時,你會給世人一個驚喜?!辈祭实夏萁蛔∮致錅I了,這淚水有對波妮·比榭的感激,更有對父王的思念。波妮·比榭看出了她的心思,又把她帶到鏡子前。這一次從鏡子里看到的不是布朗迪妮自己,而是貝寧國的王宮。像看電影一樣,布朗迪妮了解了王宮里七年間的情況:福倍特王后不幸死于一次意外,妹妹布魯內(nèi)特小小的年紀就嫁人了,父王一天天地衰老著……布朗迪妮恨不得馬上回到父王身邊,可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也怕波妮·比榭會認為她是個忘恩負義的人而感到傷心。
一天,有只鸚鵡飛進城堡來到布朗迪妮身旁,它告訴布朗迪妮只要能摘取一朵與眾不同的玫瑰,就能擺脫森林魔法師的束縛,走出森林回到父王身邊,并且還說它愿意為布朗迪妮帶路。布朗迪妮相信了它的話,趁著波妮·比榭和美米農(nóng)不注意便跟隨鸚鵡溜出了城堡。走了很遠的路,終于在一個矮墻邊發(fā)現(xiàn)了一朵玫瑰,布朗迪妮迫不及待地摘了下來。隨著一聲大笑,玫瑰和鸚鵡都不見了蹤影,一個邪惡的聲音飄蕩在空中:“再見了布朗迪妮,謝謝你幫我擺脫了魔法,或許波妮·比榭和美米農(nóng)也該感謝你才對,不過你可能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她們,更見不到你的父王了!”布朗迪妮先是呆若木雞,后來如夢初醒,她不顧一切地趕回城堡,卻發(fā)現(xiàn)城堡已經(jīng)變成一片廢墟——波妮·比榭和美米農(nóng)一定遭到了禍殃!她問一只烏鴉,烏鴉說:“真心悔過是可以彌補罪過的。”她問一只青蛙,青蛙說:“勇敢點兒,不要被痛苦擊倒?!彼龁栆恢粸觚?,得到了意外的回答:“如果你能在我背上堅持六個月不講話,更不能問任何問題,我便可以帶你找到答案?!辈祭实夏蔹c頭照辦。
烏龜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穿過森林,另兩個月爬行在干旱的平原,最后一個月才走上一條林蔭大道。目的地終于到了,布朗迪妮從龜背上下來,向它道了謝。眼前的城堡她從沒見過卻又有些眼熟,迎接她的夫人和一個帥氣的小伙子她不認識卻又頗感親切。夫人開口道:“親愛的公主,我們就是波妮·比榭和美米農(nóng)??!早些年因我兒子的一時疏忽,森林魔法師把我們變成了你之前看到的樣子。你不摘玫瑰我們不會還原成今天這樣,但摘玫瑰對你來說面臨危險,所以我們一直秘而不宣不忍心讓你去做……”美米農(nóng)接過話題:“剩下的事情你知道了、經(jīng)歷了。好在這一切都成了過去,現(xiàn)在我們起程,送你回貝寧王國。”想到不久之后就會見到日思夜想的父王,布朗迪妮流下激動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