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 李健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那么,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性呢?
一、巧設游戲,激發(fā)識字興趣
教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苯處煵环猎⒔逃跇罚谡n堂上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
1.打生字牌游戲。游戲規(guī)則:同桌兩人,一人先出牌,同桌出一個和他的字能組成詞的牌就算平,自己收回自己的牌;如果不能組成詞,就輸了,牌歸對方所有。兩個人輪流先出牌。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漢字字形的掌握。
2.摘果子游戲。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果子,果子上面寫生字,讓學生來讀。讀對了果子就會落下來,讓學生產(chǎn)生收獲的喜悅。若讀錯了,果子就不會落下來。一節(jié)枯燥乏味的識字課上成了一節(jié)輕松愉快的游戲課。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出,教師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積極識字、主動識字,深刻感悟漢字本身所蘊含的藝術性,并積極探究自主識字的方法。
在教學“快樂的夏天”中,文中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是孩子們喜歡的。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清晰、生動地背兒歌,讓孩子們傾聽, 然后匯報兒歌中都講到了有哪些小昆蟲,教師隨機出示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戴上頭飾,繪聲繪色地表演,可愛的畫面、生動的語言激起了孩子們認識新朋友的欲望,同時也激起了孩子們學習生字的興趣。
三、教給識字方法,激發(fā)識字興趣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方法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識字的規(guī)則。
1.巧制字卡片。讓學生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參與識字, 每學一篇課文,我都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識字卡片,并把識字卡片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學生在動手制作識字卡中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2.編故事識字法。把漢字的幾個部分利用故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適于記字形復雜的字。這樣既能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里游泳(游);一個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他就靠在樹上休息一下,這個字是“休”。
四、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識字興趣
生活處處皆學問。生活為學生的識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提倡在生活中識字,是因為我們處于漢語、漢字的大環(huán)境之中,可以說漢語無時不有,漢字無處不在。
1.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認識班級同學的名字、教室內(nèi)的物品名稱,知道課程表中所學課程的名稱;教室外墻標語,走廊里行為禮讓用語,公共場所警示用語;與家長去周邊的超市,自己常吃的水果、點心名稱,自己喜歡的衣服的牌子;認識上學路上,路兩邊商店的門牌,飯店的廣告語;認識所背誦古詩、兒歌里的漢字,讀一段故事或看報紙上的一段內(nèi)容。這些目睹熟知的漢字記憶是最便利的。這不僅能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識字,提高學習興趣,更能使孩子對新字的掌握既快又牢固。
2.制作精美的識字圖書。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材料,也就是字詞或句子收集起來,通過寫、畫、動手剪和拼貼,完成屬于自己的一本圖文并茂、豐富生動、精美的識字圖書。孩子們積極地動腦,制作動手的過程中,即認識漢字,又親近故事,親近漢字,親近語文,在充滿閱讀與漢字學習的樂趣中,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對于學習成就感的意識,一步步讓學生感性的愛上漢字的學習,愛上語文,并實質性的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與水平。
在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喜悅,那便是識字、教學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了,這樣我們的識字教學自然就能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