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駿,彭景富,蘇冬云,孟祥康
(1.江蘇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航空與交通工程學院,江蘇南通 226007;2.南京大學南通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院,江蘇南通 226019;3.南通職業(yè)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江蘇南通 226007;4.南京大學現(xiàn)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江蘇南京 210093)
燃料成本的快速上升、污染的增加、全球變暖和地熱問題是世界面臨的嚴重挑戰(zhàn)。由于這些問題,人們開展了各種研究,包括開發(fā)其他能源和相關存儲設備。超級電容器(SCs)因其功率高、存儲容量大、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好、工作溫度靈活和環(huán)境友好而被認為是潛在的儲能設備[1-2]。在過去幾年中,人們對超級電容器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結果顯示超級電容器在未來能源存儲系統(tǒng)中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目前,許多科研工作正致力于研究理想的超級電容電極材料,以期進一步提高器件的能量密度。
二維層狀碳材料具有顯著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導電技術上具有優(yōu)勢,可用于一些新興的應用領域。特別是二維介孔碳材料在碳材料領域中代表了一個巨大的家族,在結構設計上具有多樣性,其具有表面積大、孔隙率可調(diào)節(jié)、化學惰性和高導電性的優(yōu)勢。這些材料由于其優(yōu)異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在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儲存方面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些獨特的特性,包括可控的多孔結構,增強的表面極性和高比表面積提高了電解液的潤濕性,有利于在高電流密度的電化學反應過程中快速擴散離子。為了克服傳統(tǒng)碳基超級電容器的局限性,混合超級電容器的研究應運而生并取得了最新進展[3]?;旌铣夒娙萜骶哂谐浞烹娝俣瓤臁⒐β拭芏雀?、使用壽命長和無污染等明顯優(yōu)勢,被認為是各種先進便攜式技術的理想動力源[4]。混合超級電容器由兩個不同的電極組成,分別具有電容式(作為電源)和電池式充電存儲(作為能源)的功能。電池型電極材料比傳統(tǒng)的碳基電雙層電容器(電容型材料)可以存儲更多電荷,這主要是氧化還原活性作用所得[5-6]。過渡金屬硫化物(TMSs)是目前各領域研究最廣泛的材料之一。在已報道的TMSs 中,NiMn 硫化物因其結構簡單、環(huán)境友好、易于合成和具有商業(yè)生產(chǎn)的可行性而受到特別關注。因此,在電化學應用方面,研究了一系列以NiMn 為基礎的材料,包括電催化、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容去電離(CDI)等。然而,電池型材料較低的循環(huán)壽命和有限的速率能力限制了其電化學性能。
在眾多金屬硫化物中,鎳錳雙金屬硫化物具有理論比電容高、價格低廉、天然儲量豐富、合成簡單等獨特優(yōu)勢[7]。同時,鎳和錳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表現(xiàn)出比單一金屬硫化物更好的性能。但NiMn 硫化物在充放電過程中容易重新堆積在一起,導致循環(huán)穩(wěn)定性較差[8]。在NiMn 硫化物材料中加入碳有利于提高其電化學性能[9]。添加碳有望能有效提高導電性能,防止NiMn 硫化物顆粒團聚[10]。多年來,人們通過各種方法進行了許多努力來生成碳/NiMn 硫化物雜化體,結果產(chǎn)生了各種物種,包括石墨烯/NiMn 硫化物、碳納米管/NiMn 硫化物,但是過程太過復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報道了采用簡便的快速電沉積法制備NiMnS/CF 復合材料的工藝,并研究了該材料的性能。
試劑如表1 所示,實驗儀器如表2 所示。
表1 試劑
表2 實驗儀器
碳纖維布裁剪成大小均勻面積為3 cm2的長方形。在丙酮和乙醇混合溶液中超聲1 h。洗凈后再浸入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油浴85 ℃下浸潤45 min,洗凈烘干。
在三電極系統(tǒng)中,以碳纖維布為工作電極,碳布厚度為0.38 μm,阻抗小于1.3 mΩ/cm2,面密度為180 g/m2。電沉積溶液200 mL 含有7.5 mmol NiCl2·6 H2O、5 mmol MnCl2·4 H2O和0.75 mol 硫脲[CS(NH2)2],制備得到NiMnS 復合物。在5 mV/s 的掃描速率下進行15 次的CV 循環(huán)(電壓區(qū)間為-1.2~0.2 V)。電沉積結束后,將復合材料洗凈烘干。碳纖維上NiMnS 的質(zhì)量負載通過分析天平根據(jù)電沉積前后的質(zhì)量差來確定。
所有電化學測量包括循環(huán)伏安圖(CV)、恒流充放電(GCD)曲線采用電化學工作站(CHI660D)進行。在交流擾動為10 mV 的開路電位下,在1 MHz~0.1 Hz 的頻率范圍內(nèi)進行電化學阻抗譜(EIS)測量。三電極體系:Pt 為對電極,Ag/AgCl為參比電極。在-0.2~0.8 V 電壓范圍內(nèi)測定了單電極的電化學性能(1 moL/L 硫酸)。
在這項工作中,電化學沉積NiMnS 納米粒子于碳纖維布上,相互交錯的纖維構成的空洞更有利于電解液中離子的流動。
對制備樣品的微觀結構進行了SEM 研究,如圖1 所示。相互連接的納米片均勻生長在碳纖維上。碳纖維的直徑在幾微米左右,而納米片的厚度在幾十納米左右。從右側放大倍數(shù)更高的SEM 圖像可以看出,樣品NiMnS 的納米片很薄,層間交錯,留有足夠的空間,使電解液能夠充分浸濕NiMn 硫化物表面。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增加活性面積,從而提高電化學性能。NiMnS/CFC 的TEM 照片如圖2 所示,進一步證實了電化學沉積獲得NiMnS。
圖1 NiMnS/CFC的SEM 照片
圖2 NiMnS/CFC 的TEM 照片
為確定復合材料的元素組成及不同元素含量占比,我們對復合材料進行了EDS 測試。從圖3(a~b)中可以看出,復合材料中含有C、Ni、Mn、S 元素,證明電沉積成功進行。從圖3(c)中可以直觀地觀察到材料中碳含量較高,該復合材料中碳質(zhì)量分數(shù)為85%,這也為優(yōu)異的倍率性能奠定基礎。
圖3 NiMnS/CF 的EDS 測試
樣品的組分進行了XRD 測試,結果如圖4 所示。將樣品的XRD 圖譜與標準卡片進行對照,發(fā)現(xiàn)材料的XRD 譜圖中的特征衍射峰與標準卡片JCPDS:38-0715 中的衍射峰位置對應良好,這證明我們成功合成了NiMnS。
圖4 NiMnS 材料的XRD 測試
為了更好地研究復合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對材料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圖5(a)為當掃速為10~200 mV/s 時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與一元Ni/Mn 材料相比,NiMnS/CF 具有更好的電化學活性,因為兩種陽離子的存在有益于電子的快速傳遞,并且碳纖維的加入相對提高了其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同時,二元NiMn 硫化物提供了一定的電活性物質(zhì),為克服電導率不足和提高電化學循環(huán)穩(wěn)定性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在50 mV/s 范圍內(nèi),NiMnS/CF 電極的CV 曲線仍能保持良好的形狀,表明NiMnS/CF 電極具有快速的離子擴散和良好的電化學速率穩(wěn)定性。通過恒流充放電測試進一步研究了制備的電極的電化學性能[圖5(b)]。在-0.2~0.8 V 范圍內(nèi)測試了NiMnS/CF 電極的恒流充放電曲線(vs.Ag/AgCl)[圖5(b)],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的曲線都顯示出潛在平臺,這與CV 曲線中的氧化還原峰相對應。
圖5(c)描繪了電極的比電容。對電極片生長前后稱重,生長前36.9 mg,生長后39.3 mg,負載量為2.4 mg。值得注意的是,在1 A/g 時,NiMnS/CF 電極獲得了780 F/g 的高比電容。隨著電流密度增大到10 A/g 時,NiMnS/CF 電極比電容為304 F/g。NiMnS/CF 電極的Nyquist 圖如圖5(d)所示。譜線在高頻區(qū)域包含一個半圓,對應于電荷轉移電阻(Rct),較小的半圓直徑也說明材料具有較小的電荷轉移電阻。在低頻區(qū)域包含一個線性斜率,代表離子擴散電阻。低頻區(qū)線性斜率較大,證明離子擴散電阻相對較小。綜上所述,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
圖5 NiMnS/CF的性能曲線
循環(huán)壽命的長短是衡量電極材料的重要因素。圖6 測定了1 A/g 條件下,NiMnS/CF 電極經(jīng)10 000 次循環(huán)后的性能。結果顯示NiMnS/CF 電極保持了89%的初始比電容,表明具有較好的電化學穩(wěn)定性。NiMn 硫化物超薄納米片的生長可以大大增加活性反應面積,保證良好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
圖6 NiMnS/CF 在1 A/g下進行10 000次循環(huán)的性能
采用快速電沉積法將NiMnS 納米片與碳纖維進行復合,并針對其電化學性能進行研究。制備的復合材料能有效解決充放電過程中NiMn 硫化物的體積膨脹問題,并且碳纖維的加入相當于復合材料的骨架,能支撐材料并有效提高電導率。復合材料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比電容高和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優(yōu)異。NiMnS/CF 在1 A/g 時,比電容是780 F/g,并在10 A/g 時保持在304 F/g。在10 A/g 下進行10 000 次循環(huán)測試后,可以保持初始容量的89%。希望本文可以為NiMnS 與碳復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領域的應用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