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宇航,鄭燁宇,薛 璐,陳綿鴻,劉洋洋,周 偉,李如一, ,李積華
(1.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0;2.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熱帶作物產(chǎn)品加工重點實驗室,廣東 湛江 524001;3.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熱帶作物學(xué)院,云南 普洱 665099)
芒果(Mangifera indicaL.)是著名的熱帶水果,其果肉肉質(zhì)滑嫩、含糖量高、富有特殊氣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被譽為“熱帶水果之王”,是熱帶、亞熱帶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1]。近年來,世界芒果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都在不斷上升,已成為世界五大熱帶農(nóng)作物之一[2]。我國的芒果種植主要集中在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區(qū),每年產(chǎn)量約160萬噸,其果肉大部分用于鮮食、制作果汁、罐頭等,而剩余的果皮[3]和果核基本上被當(dāng)作廢棄物,不僅造成環(huán)境污染,還會造成資源浪費[4]。此外,芒果核還有較高含量的優(yōu)質(zhì)蛋白[5]、脂肪酸[6]、淀粉[7]等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據(jù)中國藥典理論記載,芒果核具有補腎、祛腎寒的功能[2],這多與所含的多酚類物質(zhì)有關(guān)。
多酚是植物體內(nèi)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具有單個或多個苯環(huán)并結(jié)合單個或多個羥基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參與抵御紫外線或病原體的侵襲,屬于植物次級代謝產(chǎn)物[8]。基于提取的多酚類物質(zhì)普遍存在抗氧化特性,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護機體組織免受損傷[9],植物多酚可作為天然抗氧化劑廣泛的應(yīng)用到食品、畜牧和水產(chǎn)等方面[10];也可作為潛在的治療疾病的藥物[11],所表現(xiàn)的抗氧化活性、抗病毒[12]、抗菌[13]等多種生物活性使其成為近年來研究熱點[14]。目前,從芒果核中提取多酚并測定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報道較多,普遍采用的提取方法為乙醇作為有機溶劑以超聲[15]、微波[16]等方法輔助提取,并對提取的多酚做了抗氧化活性[17]、抑菌性[18]以及抗癌[11]等生物活性評估。前人所做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多酚的提取、抗氧化和生物活性,鮮有探究多酚類物質(zhì)的具體成分鑒定及多酚與抗氧化之間相關(guān)性和主成分的分析。
為了鑒定不同品種芒果核內(nèi)所含的多酚類物質(zhì)、抗氧化性以及之間的相關(guān)性,本文選取市場上常見的象牙芒(海南)、玉芒(海南)、紫花芒(廣西)和三年芒(云南)4個品種,用超聲波輔助乙醇提取多酚并測定4種芒果核中的總酚、總黃酮、水解單寧、縮合單寧和體外抗氧化,并通過UPLC-TripeTOF-MS/MS鑒定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用SPSS25和Origin 2019b對所測指標(biāo)進行主成分分析和相關(guān)性分析。其結(jié)果可為后續(xù)芒果核內(nèi)多酚類物質(zhì)進一步加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本試驗所使用的芒果 選自市售的象牙芒(產(chǎn)自海南)、玉芒(產(chǎn)自海南)、紫花芒(產(chǎn)自廣西)和三年芒(產(chǎn)自云南)4種芒果,分離表皮、果肉得到其芒果核,芒果核凍干后備用;無水碳酸鈉、無水氯化鋁、六水合三氯化鐵、甲醇、乙醇、氫氧化鈉 分析純,西隴科學(xué)股份有限公司;鹽酸 廣東廣試試劑科技有限公司;七水合硫酸亞鐵、六氰合鐵酸鉀、硝酸鈉廣州市金華大化試劑有限公司;三氟乙酸 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沒食子酸、兒茶素、蘆丁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olin-Ciocalteu(FC)試劑、香草醛 美國Sigma公司;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2,2-聯(lián)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TPTZ 北京索萊寶有限公司。
SK2210LHC型超聲波清洗器 上??茖?dǎo)超聲儀器有限公司;U-T6A型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屹譜儀器制造(上海)有限公司;Christ/Alpha 2-4 LDplus型凍干機 德國Martin Christ公司;H1-16KR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 湖南可成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LABOROTA 400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德國Heidolph公司;CPA225D精密分析電子天平 賽多利斯科學(xué)儀器(北京)有限公司;AB ekspertTMultraLC 110超高效液相色譜儀、AB Sciex Triple TOF 5600+混合四級桿飛行時間質(zhì)譜儀 美國AB SCIEX公司。
1.2.1 多酚類物質(zhì)提取 用乙醇提取方法[19]提取多酚類物質(zhì)。芒果核冷凍干燥粉碎,后過60目篩得樣品。稱取1.0 g樣品加入20 mL 80%乙醇,混勻后在25 ℃、超聲頻率53 kHz、功率100 W條件下超聲30 min,靜置過夜后,離心(8000 r/min,30 min)取上清液,獲得芒果核提取物。
1.2.2 總酚含量測定 福林-酚法[20]測定總酚含量。0.1 mL樣品與2.9 mL蒸餾水、0.25 mL Folin-Ciocalteu試劑混合5 min后加入0.75 mL 20% Na2CO3溶液,25 ℃避光反應(yīng)30 min,于765 nm處測其吸光值,用80%乙醇溶解沒食酸子的50~400 μg/mL溶液作為參考標(biāo)準(zhǔn)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y=0.0019x+0.0193,R2=0.9996),沒食子酸當(dāng)量表示總酚含量。
1.2.3 總黃酮含量測定 AlCl3-NaOH-NaNO3方法[21]測定總黃酮含量。取0.5 mL樣品與0.2 mL 5% NaNO2,25 ℃反應(yīng)6 min后,加0.2 mL 10% AlCl3混勻,25 ℃反應(yīng)6 min,然后加0.5 mL 4% NaOH和5 mL蒸餾水充分混勻,25 ℃反應(yīng)15 min,于510 nm測定吸光值。用80%乙醇溶解蘆丁的100~500 μg/mL溶液作為參考標(biāo)準(zhǔn)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y=0.0011x+0.0026,R2=0.9923),蘆丁當(dāng)量表示總黃酮含量。
1.2.4 水解單寧含量測定 采用飽和KIO3法測定水解單寧的含量。取2 mL樣品與3 mL飽和KIO3溶液混合反應(yīng)15 min,離心(10000 r/min,2 min),取上清液于550 nm處測定吸光值。用80%乙醇溶解沒食子酸的50~600 μg/mL溶液作為參考標(biāo)準(zhǔn)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 (y=0.0011x+0.0342,R2=0.9994),沒食子酸當(dāng)量表示水解單寧含量。
1.2.5 縮合單寧含量測定 香草醛-鹽酸方法[22]測定縮合單寧含量。取0.6 mL樣品與3.0 mL香草醛試劑(1%香草醛甲醇溶液和8%鹽酸甲醇溶液等體積混合,現(xiàn)配現(xiàn)用),25 ℃反應(yīng)20 min后于500 nm處測定吸光值。用甲醇溶解兒茶素的50~600 μg/mL溶液作為參考標(biāo)準(zhǔn)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y=0.0011x+0.0378,R2=0.9993),兒茶素當(dāng)量表示縮合單寧含量。
1.2.6 DPPH·清除能力 DPPH·清除能力的測定參照Chang等[23]的方法并加以修改。樣品溶液與DPPH甲醇溶液(0.1 mmol/L)混合(1:1, v/v),25 ℃避光反應(yīng)30 min,在517 nm處測定吸光值A(chǔ)??瞻捉M用超純水代替樣品,吸光值為A0。以維生素C標(biāo)準(zhǔn)品繪制濃度為0.5~5 μg/mL的標(biāo)準(zhǔn)曲線(y=12.875x+4.2096,R2=0.9998)計算樣品的DPPH·清除能力。
式中:V為加入提取液體積,mL;W為樣品質(zhì)量,g;D為稀釋倍數(shù)。
1.2.7 ABTS+·清除能力 ABTS+·清除能力的測定參照楊希娟等[24]的方法并加以修改。將1.92 g ABTS和0.33 g過硫酸鉀溶于純水中,黑暗放置12~16 h。取0.6 mL樣品與3.4 mL ABTS溶液混勻反應(yīng)6 min,在734 nm處測定其吸光值A(chǔ)??瞻捉M用超純水代替樣品,吸光值為A0。以維生素C標(biāo)準(zhǔn)品繪制濃度為5~50 μg/mL標(biāo)準(zhǔn)曲線(y=1.4303x+1.5861,R2=0.9989)計算樣品的ABTS+·清除能力,公式參照DPPH·清除能力。
1.2.8 Fe3+還原力測定 Fe3+還原力的測定參照劉瑞等[25]的方法并加以修改。0.5 mL樣品、1.5 mL PBS(pH=6.6)和1.5 mL K3[Fe(CN)6]混勻,50 ℃水浴20 min。后加入1.5 mL 10% 三氯乙酸,離心,取上清液2.5 mL,并向其中加入1.5 mL純水和0.3 mL 0.1% FeCl3溶液混勻,在700 nm處測定其吸光值A(chǔ)i??瞻捉M用超純水代替,吸光值為Aj。以維生素C標(biāo)準(zhǔn)品繪制濃度為25~400 μg/mL標(biāo)準(zhǔn)曲線(y=0.0069x+0.049,R2=0.9977,其中y=ΔA=Ai?Aj)計算樣品的Fe3+還原力。
1.2.9 總抗氧化能力 總抗氧化能力的測定依據(jù)FRAP法[23]。乙醇稀釋的樣品與FRAP試劑(包括A液:0.3 mol/mL pH=3.6醋酸緩沖液;B液:40 mmol/mL鹽酸配置的10 mmol/mL的TPTZ溶液;C液:超純水配置的20 mmol/L的FeCl3溶液,上述三種溶液按照A:B:C=10:1:1體積比混合,現(xiàn)配現(xiàn)用)混合后,37 ℃水浴反應(yīng)5 min,在593 nm處測定其吸光值,以FeSO4標(biāo)品繪制濃度為0.003125~0.1 μmol/mL標(biāo)準(zhǔn)曲線(y=9.1101x+0.0313,R2=0.9993)計算總抗氧化能力,結(jié)果表示為mmol Fe2+/g d.w.。
1.2.10 多酚類化合物鑒定 色譜柱:Waters HSS T3C18色譜柱(100 mm×2.1 mm, 1.8 μm),柱溫:35 ℃,流動相A:0.05%甲酸水,流動相B:乙腈,流速:0.3 mL/min。采用梯度洗脫程序(0~4 min,1%~5%B;4~20 min,5%~15% B;20~30 min,15%~35% B;30~35 min,35%~95% B;35~36 min,95%~1% B;36~40 min,1% B),進樣量:3 μL,檢測器波長:280 nm。
質(zhì)譜條件:電噴霧離子源(ESI),并在負離子模式下進行,其主要操作參數(shù)如下:以空氣為載氣,氮氣為霧化氣和輔助氣,相應(yīng)的載氣、霧化氣和輔助氣壓分別為30、50、50 psi;離子源溫度為550 ℃;霧化電壓5 kV;去簇電壓80 V;碰撞能35±15 eV。質(zhì)譜儀的掃描范圍為m/z 50~1500,并采用信息關(guān)聯(lián)數(shù)據(jù)采集模式(IDA)對質(zhì)譜數(shù)據(jù)進行采集。
所有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 SPSS25.0 進行顯著性和相關(guān)性分析,Origin2019b進行主成分分析并繪圖。
多酚類物質(zhì)作為芒果核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其含量及組成對于芒果核的精深加工及功能性產(chǎn)品的創(chuàng)制具有重要意義[2]。由表1可以看出,4種芒果核提取物中總酚含量在118.55~193.77 mg GAE/g d.w.之間;總黃酮的含量8.23~25.58 mg RT/g d.w.;而水解單寧含量差異不大,在22.68~27.63 mg GAE/g d.w.之間;縮合單寧的含量2.34~23.17 mg CE/g d.w.??偡雍涂傸S酮含量較文獻值[26]測定的均較高,可能是所選取的芒果品種或測定方法存在差異所導(dǎo)致的。在4種芒果核提取物中,紫花芒核的總酚、總黃酮、水解單寧和縮合單寧含量均為最高,而玉芒核含量都為最低,其余2種芒果,象牙芒核和三年芒核在總酚、總黃酮和水解單寧含量差異不大,而縮合單寧含量相差較大。不同品種之間含量的差異,可能是由于芒果在種植過程土壤酸堿度、水分、氣候等條件的不同影響芒果核多酚類物質(zhì)的積累[27],具體的機理還需進一步探究。
比較4種芒果核中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差異,結(jié)果如表2所示,在4種芒果核在DPPH·清除能力和總抗氧化能力上,象牙芒核和紫花芒核基本上無明顯差異,其次是三年芒核和玉芒核。在ABTS+·清除能力上,紫花芒核提取物的ABTS+·清除能力最強,約是其他三種的2倍。在Fe3+還原能力上差異較大,以象牙芒核最高。總體來說,紫花芒核和象牙芒核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都較強,其次是三年芒核,玉芒核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在四種芒果核中是最差的。這也基本上與表1所測定的多酚類物質(zhì)含量相吻合,可能抗氧化能力的大小,是由總酚含量高低所決定的。
表1 不同品種芒果核中總酚、總黃酮、水解單寧和縮合單寧的含量Table 1 The contents of total phenols, total flavonoids, hydrolyzed tannins and condensed tannins in mango kernels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表2 不同芒果核提取物體外抗氧化活性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 mango kernel extracts in vitro
多酚類物質(zhì)可通過酚羥基作為氫供體直接與自由基反應(yīng)、抑制產(chǎn)生自由基所需的酶活性、螯合誘導(dǎo)自由基產(chǎn)生的金屬離子以及與其他物質(zhì)產(chǎn)生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等方式表現(xiàn)抗氧化活性[28],因此植物提取物中的多酚類物質(zhì)與其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間存在一定的相關(guān)性[29]。
由表3可知,所測總酚、總黃酮、水解單寧、縮合單寧與抗氧化活性指標(biāo)之間均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說明各指標(biāo)之間存在或強或弱的相關(guān)性。其中,縮合單寧只與DPPH·清除能力呈現(xiàn)顯著相關(guān)性(P<0.05),總黃酮與DPPH·清除能力和總抗氧化能力分別呈現(xiàn)極顯著相關(guān)性(P<0.01)和顯著相關(guān)性(P<0.05),總酚與ABTS+·清除能力呈現(xiàn)和顯著相關(guān)性(P<0.05),與其他3種抗氧化活性指標(biāo)均呈現(xiàn)極顯著相關(guān)性(P<0.01),水解單寧與4種抗氧化活性指標(biāo)均均呈現(xiàn)極顯著相關(guān)性(P<0.01),以上結(jié)果表明總酚和水解單寧的含量對芒果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影響較大。
表3 芒果核提取物中總酚、總黃酮、水解單寧、縮合單寧與體外抗氧化活性的相關(guān)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otal phenols, total flavonoids, hydrolyzed tannins, condensed tannin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vitro of mango kernel extracts
主成分分析見表4,由表4可知前兩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中主成分1貢獻最大,達到76.987%,當(dāng)主成分個數(shù)達到2時,累積方差貢獻率92.957%,說明這兩個主成分能夠反映和解釋所測的8個指標(biāo)大部分信息[30]。主特征向量可以反映各個指標(biāo)對主成分的貢獻率[31],也可從圖1中可以更明顯地觀察到各個指標(biāo)的貢獻率。在第一主成分方差貢獻率77%,所測定8個指標(biāo)均有較大的載荷,分布成正相關(guān);第二主分方差貢獻率16%,F(xiàn)e3+還原力、縮合單寧、總黃酮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大的載荷,其中縮合單寧和總黃酮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而Fe3+還原力呈現(xiàn)負相關(guān)。從圖1中可以看出四個樣品得分分布圖上彼此之間相距較遠,所選品種之間的差異性還是較為明顯的。
圖1 不同芒果核多酚類物質(zhì)PCA分析的得分圖和載荷圖Fig.1 Score chart and load chart of PCA analysis of different mango kernel polyphenols
表4 芒果核多酚類物質(zhì)各評價指標(biāo)主成分分析Table 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of mango kernels polyphenols
利用UPLC-Tripe TOF-MS/MS進行芒果核多酚類化合物物質(zhì)的分析,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與文獻中已報道的研究結(jié)果及質(zhì)譜數(shù)據(jù)庫(Massbank和Metlin)進行比對,對比一級和二級質(zhì)譜信息得出鑒定結(jié)果。4種芒果核中均含有的多酚類物質(zhì)鑒定結(jié)果如表5所示。芒果核多酚中總共鑒定出28種多酚及其衍生物,包括2種酚酸、8種酚酸酯、10種酚酸糖苷、7種黃酮糖苷和1種黃酮。
表5 芒果核提取物中多酚的鑒定結(jié)果Table 5 Identific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of mango kernel extracts
2.4.1 酚酸的鑒定 芒果核提取物中化合物1和18的母離子[M-H]-分別為m/z 169.0149和300.9988,化合物1的特征性碎片離子m/z 125為母離子失去一個CO2所產(chǎn)生,根據(jù)文獻鑒定為沒食子酸[32],化合物18的特征性碎片離子m/z 229 [M-2CO-H2O-H]-和145 [M-5CO-H2O-H]-,根據(jù)文獻鑒定為鞣花酸[33]。
2.4.2 酚酸衍生物的鑒定 由于芒果核提取物中大量化合物的碎片離子中有m/z 169和125或124的存在,此類化合物可鑒定為沒食子酸衍生物[34],因此芒果核提取物中富含沒食子酸衍生物。
化合物2的母離子[M-H]-為m/z 331.0689,碎片離子m/z 271 [M-2CH2O-H]-。碎片離子m/z 169和m/z 125與沒食子酸質(zhì)譜信息一致,故化合物2被鑒定為沒食子酰葡萄糖[34]。
化合物6的母離子[M-H]-為m/z 483.0798,碎片離子m/z 331 [M-C7H4O4-H]-失去一個沒食子?;溆嗨槠x子與化合物2質(zhì)譜信息一致,故化合物6被鑒定為二沒食子酰葡萄糖[33]。
化合物14的母離子[M-H]-為m/z 635.0890,碎片離子m/z 465 [M-C7H6O5-H]-和m/z 313 [M-C7H6O5-C7H4O4-H]-,其余碎片離子與沒食子酸質(zhì)譜信息一致,故化合物14被鑒定為三沒食子酰葡萄糖[33]。
化合物15、17和22的母離子[M-H]-均為787.1009左右,碎片離子m/z 617 [M-C7H6O5-H]-、m/z 465[M-C7H6O5-C7H4O4-H]-和 m/z 295 [M-C7H6O5-2C7H4O4-H]-,其余碎片離子與沒食子酸質(zhì)譜信息一致,因而化合物15、17和22被鑒定為四沒食子酰葡萄糖[33]。
化合物26、27和28的母離子[M-H]-分別為m/z 939.1117、1091.1225和1243.1336,且均有m/z 787、617和169等碎片離子,對照文獻[34],化合物26、27和28被分別鑒定為五沒食子酰葡萄糖、六沒食子酰葡萄糖和七沒食子酰葡萄糖。
化合物4的母離子[M-H]-為m/z 493.1199,碎片離子m/z 313 [M-C6H10O5-H2O-H]-以及碎片離子m/z 169和m/z 125與沒食子酸質(zhì)譜信息一致,化合物4被鑒定為沒食子酰二己糖。
化合物3的母離子[M-H]-為m/z 343.0672,碎片離子m/z 191 [M-C7H4O4-H]-、169 [M-C7H10O5-H]-和125 [M-C7H10O5-CO2-H]-,此化合物被鑒定為沒食子?;鼘幩醄35]。
化合物7和12的母離子[M-H]-分別為m/z 183.0301和197.0460,碎片離子m/z 169 分別為[M7-CH2-H]-和[M12-CH2CH2-H]-,故化合物7和12分別被鑒定為沒食子酸甲酯和沒食子酸乙酯[34]。
化合物24的母離子[M-H]-為335.0420,其碎片離子m/z 183 [M-C7H4O4-H]-為母離子失去一個沒食子酰基,其余碎片離子與化合物7質(zhì)譜信息一致,故化合物24被鑒定為二沒食子酸甲酯[32]。
化合物16、20和25的母離子[M-H]-均為441.0817左右,碎片離子m/z 289 [M-C7H4O4-H]-、245 [M-C7H4O4-CO2-H]-以及沒食子酸的特征碎片離子,故化合物16、20和25被鑒定為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32]。
2.4.3 黃酮及其衍生物的鑒定 化合物8的母離子[M-H]-為m/z 的母離子[M-H]-為m/z 577.1351,碎片離子m/z 451 [M-C6H6O3-H]-, 425 [M-C8H8O3-H]-,407 [M-C8H8O3-H2O-H]-, 此外m/z 289和287分別是通過QM裂變產(chǎn)生的碎片[M-H(290-H)]-和[M-2H(290-2H)]-,化合物8被鑒定為B型原花青素[33]。
化合物5和10的母離子[M-H]-分別為m/z 423.0940和575.1049,兩者母離子間相差152且化合物10的碎片離子中含有m/z 169和125沒食子酸的質(zhì)譜信息,其余碎片離子兩者相同,與文獻值[35]一致,故化合物5和10分別被鑒定為桑橙素-C-葡萄糖苷和桑橙素-C-(O-沒食子酰)-葡萄糖苷[36]。
化合物11的母離子[M-H]-為m/z 559.1113,碎片離子m/z 407 [M-C7H4O4-H]-為母離子失去一個沒食子酰基所產(chǎn)生,389 [M-C7H6O5-H]-為母離子失去一個沒食子酸所產(chǎn)生;另外,碎片離子m/z 317 [MC7H4O4-C3H6O3-H]-和287 [M-C7H4O4-C4H8O4-H]-均對應(yīng)葡萄糖苷部分的損失;根據(jù)已有的文獻報道,化合物11被鑒定為鳶尾酚酮-3-C-(2-O-沒食子酰)-葡萄糖苷[36]。
化合物13的母離子[M-H]-為m/z 421.0767,碎片離子m/z 259 [M-C6H10O5-H]-為母離子失去一個己糖苷所產(chǎn)生,碎片離子m/z 331[M-C3H6O3-H]-和301[M-C4H8O4-H]-均對應(yīng)糖苷部分的損失,m/z 271[M-C4H8O4-CH2O-H]-,參照文獻化合物13被鑒定為芒果苷[36?37]。
化合物19和23的母離子[M-H]-均為m/z 463.0860左右,且碎片離子也是完全一致,碎片離子m/z 301[M-C6H10O5-H]-為母離子失去一個己糖苷所產(chǎn)生和151為黃酮類化合物特有的RDA碎片,進一步跟標(biāo)準(zhǔn)品比對后確認(rèn)化合物19和23分別為金絲桃苷和異槲皮素[37]。
化合物21的母離子[M-H]-為431.0983,碎片離子m/z 341 [M-C3H6O3-H]-和311 [M-C4H8O4-H]-均對應(yīng)葡萄糖苷部分的損失,m/z 283 [M-C4H8O4-CHO-H]-,并與標(biāo)準(zhǔn)品比對后確認(rèn)化合物21是牡荊素。
本研究探索了不同品種芒果核總酚、總黃酮、水解單寧、縮合單寧以及抗氧化活性之間的差異,并對其多酚類物質(zhì)進行了鑒定。結(jié)果表明:實驗中選取的市售4種芒果的芒果核,紫花芒核在總酚、總黃酮、水解單寧和縮合單寧均為最高,分別達到193.77 mg GAE/g d.w.、25.58 mg RT/g d.w.、27.63 mg GAE/g d.w.和23.17 mg CE/g d.w.。體外抗氧化實驗中,DPPH·清除能力和總抗氧化能力上,象牙芒核和紫花芒核基本上無明顯差異,其次是三年芒核和玉芒核,而ABTS+·清除能力上,紫花芒核提取物的ABTS+·清除能力最強,約是其他3種的2倍。在Fe3+還原能力上差異較大,以紫花芒核最高。所測8個指標(biāo)之間均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其中總酚和水解單寧與其他指標(biāo)均存呈現(xiàn)較高的顯著水平,而所選取的四個品種也存在較大差異,易于區(qū)分。通過UPLC-Tripe TOF-MS/MS共鑒定出28種多酚及其衍生物,包括2種酚酸、8種酚酸酯、10種酚酸糖苷、7種黃酮糖苷和1種黃酮??傮w來說,芒果核中含有較多酚類物質(zhì),其含量較高,抗氧化能力也較強。在一定程度上為芒果的副產(chǎn)品加工提供科學(xué)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