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振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公路橋梁中現(xiàn)澆箱梁是最為常用的結構形式,現(xiàn)澆箱梁施工方法中有支架法、懸澆法等,其中滿堂支架支模施工方案是現(xiàn)澆箱梁施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施工方法[1]。滿堂支架法施工具有靈活、經(jīng)濟、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然而鑒于模板支架操作面上施工人員較多,安全性極為重要,支架的承載力及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著施工安全及箱梁的質量[2-4]。如何較為準確進行支架受力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當前項目部現(xiàn)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驗算方法主要有兩種常用計算方法:①MIDAS Civil有限元計算;②理論解析計算。本文通過某項目滿堂支架兩種方法驗算結果對比,總結一定經(jīng)驗,為類似工程施工方案設計驗算提供一定參考。
某匝道橋共四聯(lián):7×20 m+(30+42+30)m+4×20 m+3×20 m;上部結構主橋采用預應力(后張)連續(xù)現(xiàn)澆箱梁,引橋采用普通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箱梁。本次計算取箱梁搭設支架最高10.5 m的42 m跨現(xiàn)澆箱梁跨施工方案復核驗算。箱梁底寬14 m,高2.4 m,懸臂長2 m,端部厚0.2 m,根部加厚至0.5 cm,腹板厚0.75/1.0 m,頂板厚度均為0.25 m,底板厚0.22 m。
采用承插型盤扣式滿堂支架施工,具體布置為:支架立桿采用Φ60×3.2 mm鋼管,材質為Q345B;橫桿、斜撐及水平斜桿均采用Φ48×2.5 mm鋼管,材質均為Q235B;豎直斜桿采用Φ48×2.5 mm鋼管,鋼材材質均為Q195;附加斜撐采用Φ48×3.5 mm,材質為Q235B。橫桿豎向步距為1.5 m/1.0 m/0.5 m,立桿縱橋向間距為0.6 m/0.9 m;橫橋向間距為0.6 m/0.9 m/1.2 m;所有模板均為15 mm厚優(yōu)質竹膠板,模板下方布置:橫橋向12 cm×12 cm的方木,方木下為縱向(間距同立桿間距)普通10號槽鋼;支架布置見圖1?;A采用22 cm厚C20素混凝土,基底持力層為經(jīng)地基處理后滿足承載力及正常使用要求土層。
圖1 支架布置示意圖
根據(jù)本工程概況及箱梁施工特點,支架驗算主要考慮如下荷載:①體系自重q1;②新澆混凝土自重q2(鋼筋混凝土容重取γ=26 kN/m3);③施工荷載(施工人員、機具、材料等)q3=2.5 kN/m2;④振搗混凝土時對水平模板產(chǎn)生的豎向荷載q4=2.0 kN/m2;⑤振搗混凝土時對垂直模板產(chǎn)生的水平荷載q5=4.0 kN/m2;⑥傾倒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產(chǎn)生的豎向荷載q6=2.0 kN/m2;⑦q7箱梁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至腹板倒角下方,最大澆筑高度2.4-0.5=1.9 m,本次計算考慮澆筑速度的不確定,取新澆筑混凝土有效壓頭高度即為最大澆筑高度1.9 m;⑧順橋向風載計算取按照0.35 kN/m2,橫橋向風載計算取0.7 kN/m2;⑨內模荷載q9=2.0 kN/m2。
荷載組合參照路橋施工計算手冊執(zhí)行,其中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值執(zhí)行《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 50068—2018)。
支架、方木等采用梁單元模擬,模板采用板單元模擬,立桿底部約束3個方向平動自由度,立桿頂部與10號槽鋼、10號槽鋼與橫向木方、方木與模板均采用彈性連接方式,依據(jù)《建筑施工臨時支撐結構技術規(guī)范》(JGJ 300—2013)輸入節(jié)點轉動剛度。采用MIDAS Civil 2019建立現(xiàn)澆梁支架整體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滿堂支架有限元模型
根據(jù)荷載條件及材料特性取值,采用MIDAS Civil根據(jù)建立的整體支架模型并輸入相應荷載工況分析驗算??紤]翼緣板荷載較小,取主箱梁區(qū)域支架作為分析對象。
由圖3知主箱梁區(qū)域竹膠板最大組合應力σmax=1.12 MPa。取有限元計算組合應力相對應最大值位置(即支座實腹位置)進行模板理論解析,方木間距150 mm,混凝土高度2.4 m,采用15 mm厚模板,取1 000 mm寬度,跨度按照150 mm,按簡之進行計算,模板面荷載設計值q=1.3×(2.4×26+0.5)+1.5×6.5=91.5 kN/m2。最大彎矩設計值Mmax=0.125ql2=0.257 kN·m;最大彎應力設計值σmax=Mmax/W=6.86 MPa。
圖3 底模板組合應力云圖
由圖4知方木最大組合應力σmax=1.07 MPa。取有限元計算組合應力相對應最大值位置進行理論解析,方木間距150 mm,跨度為600 mm,按三跨連續(xù)梁進行計算,方木線荷載設計值:q=13.73 kN/m,最大彎矩設計值Mmax=0.1ql2=1.11 kN·m,最大彎應力設計值σmax=Mmax/W=6.67 MPa 。
圖4 方木組合應力云圖
由圖5知10號槽鋼最大組合應力σmax=92 MPa。取有限元計算組合應力相對應最大值位置進行理論解析,槽鋼間距600 mm,跨度為900 mm,按三跨連續(xù)梁進行計算,方木線荷載設計值:q=13.73 kN/m,其中方木傳遞槽鋼為集中力,最大彎矩設計值Mmax=4.4 kN·m,最大彎應力設計值σmax=Mmax/W=110.94 MPa 。
圖5 10號槽鋼分配梁組合應力云圖
由圖6知立桿最大壓彎組合應力σmax=144.8 MPa。分析取立桿受力最大位置(實心混凝土區(qū)域)進行理論解析,計算長度依據(jù)盤扣式支架安全規(guī)程取lo=1.8 m,立桿穩(wěn)定系數(shù)φ=0.558,不組合風荷載軸力設計值:Nmax=53.6 kN,穩(wěn)定應力設計值σ=N/(φA)=168.3 MPa。
圖6 立桿組合應力云圖
1)滿堂支架有限元計算結果與解析法計算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有限元計算結果較理論解析結果偏小,其中模板、方木兩種算法組合應力結果相差較大,而10號槽鋼主楞、立桿兩種算法組合應力結果相差較小。
2)兩種計算方法計算結果存在偏差,分析原因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①由于MIDAS Civil計算考慮整體性及模板、方木及10號工字鋼(或槽鋼)相互連接計算邊界條件簡化所致,隨著荷載向下傳遞邊界條件影響減小,故10號槽鋼和立桿計算結果相差較?。虎谝罁?jù)模板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理論解析按構件分開計算,計算模型簡化偏保守。
3)鑒于模板支架操作面上施工人員較多,安全性極為重要,為偏安全考慮,特別是對于MIDAS Civil有限元計算結果與容許值接近的方案建議補充理論解析計算。
4)本文研究為類似工程施工方案設計驗算提供一定參考,后續(xù)針對存在計算誤差原因將開展進一步研究。
[ID:01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