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蓮 李素英 王 平 江西省永豐縣人民醫(yī)院 331500
胎膜早破是孕產婦胎膜在臨產前發(fā)生自然破裂,其發(fā)生可能與胎膜發(fā)育不良、宮頸內口松弛、感染等因素有關,在足月妊娠孕婦中發(fā)生率約為10%[1]。胎膜早破易引起臍帶脫垂、宮內感染、胎兒窘迫等并發(fā)癥,甚至會引起難產。常規(guī)護理中孕產婦發(fā)生胎膜早破后需適當將臀部抬高,但可能會引起不適,造成其喪失自然分娩信心,易發(fā)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可興奮交感神經,促進兒茶酚胺釋放,造成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使產婦疼痛感增加,不利于子宮收縮,增加難產風險[2]。研究顯示[3],非限制性自由體位可促進分娩回歸自然,緩解疼痛,舒緩孕產婦緊張情緒,使分娩更加順暢。本文分析非限制性自由體位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足月胎膜早破孕產婦分娩方式及心理狀況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2月—2021年3月就診于我院的9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產婦,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干預組(45例)與對照組(45例)。干預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6.65±2.14)歲;初產婦28例,經產婦17例;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65±0.76)周。對照組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6.74±2.09)歲;初產婦31例,經產婦14例;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65±0.71)周。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胎膜早破相關診斷標準[4];孕周≥37周;頭先露;單胎妊娠;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臨產前宮頸已成熟;聽力正常且具備正常溝通能力;胎心音正常且羊水清。排除標準: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癥;胎盤功能不良;胎兒泌尿道畸形;具有陰道試產禁忌證。
1.3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即取傳統(tǒng)頭低臀高位,頭部去枕,在臀部下方放置枕頭,臀部抬高約5cm,絕對臥床,并密切監(jiān)測孕產婦生命體征變化和胎動、胎心,同時給予常規(guī)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干預組行非限制性自由體位聯(lián)合心理疏導干預:(1)非限制性自由體位。協(xié)助孕產婦取自覺舒適體位直至宮口開全,體位具體要求:①站立位。微微前傾身體并靠在醫(yī)護人員或準爸爸身上,緩慢搖擺骨盆;②坐位。微微前傾身體,趴在分娩球上,腰背部緩緩晃動;③側臥位。孕產婦取舒適側臥位,適當分開雙腿,將軟枕置于兩膝蓋間。上述體位均在醫(yī)護人員指導下完成,為防止長期壓迫而誘發(fā)會陰水腫,每30min變換1次體位,并行胎心監(jiān)測,若有異常情況出現(xiàn),立即停止自由體位。(2)心理疏導。入院后對孕產婦生理與心理狀況進行評估,積極與其交流、溝通,耐心傾聽訴求,了解其思想負擔、情緒波動產生原因,為孕產婦解答疑惑。告知孕產婦胎膜早破相關知識、自然分娩可能性及其對產后恢復、胎兒呼吸系統(tǒng)構建的優(yōu)勢,糾正孕產婦錯誤認知,強化自然分娩信心,并講解不良情緒對分娩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及時開導,改善心理狀態(tài)。對孕產婦家屬實施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講解胎膜早破發(fā)生原因、危害、護理干預措施等,將其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積極參與護理過程,并指導家屬安慰、鼓勵孕產婦,提高家庭關懷度,減輕孕產婦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緩解內心壓力。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孕產婦分娩方式、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2)比較兩組孕產婦臨產時殘余羊水量情況,按照殘余羊水指數(shù)(AFI)評估殘余羊水量,AFI為8~18cm為正常;5~8cm為偏少,<5cm為過少。(3)比較兩組孕產婦干預前后心理狀況,用SAS、SDS評估[5],兩者均有20個條目,前者以50分為界,分值≥50分提示存在焦慮,分值高低與焦慮程度成正比;后者以53分為界,分值≥53分提示存在抑郁,分值越高則抑郁程度越嚴重。
2.1 分娩方式 干預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59,P=0.010<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方式對比[n(%)]
2.2 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 干預組產后出血量為(226.85±29.67)ml,低于對照組的(293.45±41.09)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815,P=0.000)。干預組第一與第二產程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程時間對比
2.3 臨產時殘余羊水量 干預組臨產時殘余羊水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240,P=0.025<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產時殘余羊水量對比[n(%)]
2.4 心理狀況 干預前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干預組SAS評分、SD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心理狀況對比分)
胎膜早破是妊娠期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易發(fā)生羊水流失,降低羊水對陰道的自凈作用,并可造成具有抗感染能力的單核細胞趨化蛋白、IL-6等細胞因子減少,降低羊水抗感染能力,還會造成宮壁裹緊胎體,影響宮縮協(xié)調性,阻礙胎頭扭轉,難以完成分娩機轉,延緩胎先露下降,易壓迫臍帶,引起胎兒窘迫,增加剖宮產率[6]。另外,部分孕產婦對足月胎膜早破相關知識缺乏了解,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情緒,影響正常分娩,增加剖宮產率。傳統(tǒng)觀念認為,胎盤早破孕產婦需盡量臥床,并取臀高頭低體位,減少羊水流出量[7]。但會造成胎頭難以與子宮頸部貼近,無法良好地誘發(fā)宮縮,僅采用靜脈滴注催產素促進宮縮,可致產程延長,增加產后出血量。
本文結果顯示,干預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第一與第二產程時間較對照組短,產后出血量較對照組少,臨產時殘余羊水量優(yōu)于對照組,SAS評分、SDS評分較對照組低,提示非限制性自由體位聯(lián)合心理疏導可改善足月胎膜早破孕產婦心理狀況及臨產時殘余羊水量,提高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分析原因在于,非限制性自由體位允許孕產婦適當下床活動,可減輕產痛,并有助于糾正胎頭枕位異?;虼龠M胎先露入盆,同時靜息狀態(tài)下直立位可升高宮腔內壓,利于增強宮縮,維持足量的殘余羊水量,而坐立位、側臥位等縱向體位,可使胎兒縱軸與先露部、產軸方向相一致,促進胎頭內旋轉和下降,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8]。心理疏導中能夠建立心理支持,有助于緩解產婦對自身疾病擔憂,糾正過度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并可防止子宮收縮頻率紊亂,同時給予家庭支持,提高家庭關懷度,減輕產婦應激狀態(tài),降低其心理壓力,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產婦配合度,促進產程進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非限制性自由體位、心理疏導聯(lián)合干預可起到優(yōu)勢互補作用,提高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足月胎膜早破孕產婦接受非限制性自由體位聯(lián)合心理疏導干預可改善心理狀況,減少殘余羊水量流失,提高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