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淄川區(qū)醫(yī)院 山東 淄博 255100)
手術是治療許多重大疾病的首選方法,而護理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手術效果,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比較有限,正逐步被其他新型護理模式所取代。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是一項注重細節(jié)的人性化護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充分尊重患者護理需求,其護理質量較高,可顯著提升手術室護理安全性[1]。本研究選取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就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詳細介紹于下。
以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42例)與對照組(42例)。研究組中男、女各有23例、19例;年齡22-73歲,均值(46.68±4.22)歲;手術類型:骨科手術11例,婦科手術6例,眼科手術2例,胸科手術10例,心血管手術10例,甲狀腺手術3例。對照組中男、女各有25例、17例;年齡20-70歲,均值(46.96±4.50)歲;手術類型:骨科手術10例,婦科手術5例,眼科手術3例,胸科手術12例,心血管手術8例,甲狀腺手術4例。研究組中共有10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4-53歲,平均(32.25±4.20)歲;工作年限3-23年,平均(7.20±1.25)年。對照組中共有10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3-50歲,平均(32.89±4.27)歲;工作年限2-20年,平均(7.05±1.20)年。兩組患者、護理人員上述基礎資料比較P>0.05,差異不顯著,證實本次試驗可行。納入標準:(1)患者意識清醒;(2)均具備手術指征;(3)患者本人和家屬對試驗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精神類疾病、營養(yǎng)不良者;(2)排除正參與其他試驗、中途退出試驗者。本研究得到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實行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術前加強病房巡視,做好術前宣教,做好手術準備工作,術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按常規(guī)流程進行護理操作,術后協(xié)助患者回到病房,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
研究組實行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1)術前。手術前巡回護士應加強病房巡視,詳細了解患者既往病史、過敏史,發(fā)放健康資料,告知手術注意事項,講解術中、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指導患者做好各項術前檢查,指導其禁食禁飲,做好皮膚清潔工作,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疑問,加強心理干預,列舉治療成功案例。根據(jù)術前訪視情況評估患者手術風險,并為其制定術中緊急突發(fā)事件搶救預案。(2)術中。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給予情緒疏導,可采取語言安撫、播放輕音樂等方式緩解其負面情緒。給予患者體位指導,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盡可能提升手術效率,縮短手術用時。手術完成后為患者擦拭身體,清點器械和藥品數(shù)量,并做好相關記錄。(3)術后。手術完成后將其送至麻醉恢復室,轉運時要妥善固定各類導管。患者蘇醒后告知其手術已順利完成,并給予鼓勵,強調術后注意事項,將其護送至病房,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術后第二天,手術室護士對患者進行隨訪,給予全面的健康指導,告知并發(fā)癥預防和處理方法。
1.3.1比較兩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由醫(yī)院管理層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進行評價,涉及消毒麻醉、器械準備、護士配合度、設備儀器管理四個維度,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表示護理質量越高[2]。
1.3.2比較兩組護理人員壓力指數(shù)、幸福感指數(shù)。壓力指數(shù)采取壓力反應量表評價,涉及行為、認知、情緒、生理四個維度,滿分為10分,得分越低則表示壓力越小[3]。幸福感指數(shù)采取幸福感SD量表評價,滿分185分,得分越高則表示幸福感越強[4]。
1.3.3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颊咝睦頎顟B(tài)改善情況采取SAS評分、SDS評分進行分析,滿分均為80分,得分越低則表示焦慮、抑郁情緒越輕微[5]。
1.3.4比較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發(fā)生麻醉處理不到位、設備管理不到位、器械準備不足、消毒隔離未達標等護理風險事件的例數(shù),并計算其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
1.3.5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發(fā)生感染、出血、軟組織損傷等并發(fā)癥的例數(shù),并計算其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
1.3.6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采取SF-36量表對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涉及活力、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等8個維度,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高[6]。
1.3.7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法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得分≥ 8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60-79分為比較滿意,得分<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比較滿意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100%。
研究組護理人員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分)
研究組護理人員壓力指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幸福感指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壓力指數(shù)、幸福感指數(shù)分)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SDS評分無明顯差異,組間比較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分)
研究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4.76%)比對照組(21.43%)更低,組間比較P<0.05,詳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n(%)]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76%)顯著低于對照組(19.05%),組間比較P<0.05,詳見表5。
表5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
研究組患者術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詳見表6。
表6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分)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62%)顯著高于對照組(83.33%),兩組對比P<0.05,詳見表7。
表7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n(%)]
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是一項全新的護理模式,相比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其特點在于更加注重細節(jié),而細節(jié)的把握有助于減少護理差錯,提升護理質量,確保手術能高效、安全完成,可最大限度保障患者身心健康[7]。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的應用對護理人員也具有積極意義,不但能減輕其工作負擔、心理負擔,提升其幸福感,還能提升護理質量,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消除安全隱患[8]。
林珊等[9]的研究表明將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細節(jié)護理模式可有效規(guī)避護理風險事件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可提升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相比于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更具應用價值,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更高,護理人員壓力指數(shù)更低,幸福感指數(shù)更高,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更低,護理風險事件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更高,護理滿意度更高,且組間差異明顯(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P<0.05),黃雯芳等[10]的研究結論與此相似。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此干預方式值得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