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芬
(南京腦科醫(yī)院 江蘇 南京 210029)
腦卒中是我國臨床高發(fā)腦血管疾病手術,患者發(fā)病后存在病情進展快、對腦組織損傷大等問題,嚴重時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手術、藥物等方式干預,但治療效果受較多因素影響,主要由于患者存在年齡、體質方面的差異,使得患者出現較為明顯的治療差異[1-2]?;颊咴诮涍^早期用藥治療后,其后期康復治療任務,則體現在神經功能的修復方面。神經功能修復是保障患者治療效果、促進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主要內容,如不能積極對患者開展神經功能修復,其長期處于肢體功能、言語功能障礙狀態(tài),對患者自身及家庭均造成較大的影響。本文對所選腦卒中患者開展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我院2020年1-12月86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研究組、對照組,43例/組。研究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36~86歲,平均年齡(61.18±24.82)歲,病程6~18小時,平均病程(12.32±5.68)小時。對照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39~85歲,平均年齡(62.38±22.62)歲,病程7~17小時,平均病程(12.02±4.98)小時?;颊呔膛浜蠈嶒?,無中途死亡、轉院情況,患者均由家屬簽署同意書,患者均無原發(fā)性精神類疾病,無認知功能異常、老年癡呆癥情況,無其他重大器官惡性腫瘤,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研究組開展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干預,包括建立延續(xù)性護理小組、護理干預等。對照組傳統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后積極配合用藥,定期翻身,避免壓瘡發(fā)生,叮囑患者出現嚴重不適盡早到院復診。
建立延續(xù)性護理小組:由1名責任護師與若干護士組成延續(xù)性護理小組,同時開展培訓,使小組成員熟練掌握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干預工作流程。在患者出院前,對其進行意愿調查,為配合實驗的患者進行檔案建立,內容包括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疾病情況、康復預期等,向患者詳細講解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干預的相關內容,使其做好家庭隨訪等準備。
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包括家庭隨訪、心理干預、線上干預等,家庭隨訪主要對患者開展康復訓練,包括吞咽功能訓練、言語表達訓練、肢體功能訓練、生活能力訓練等,根據患者神經功能修復情況,對患者開展相應的康復鍛煉,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在指導患者康復鍛煉期間鼓勵患者,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康復訓練,如患者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壓力,則指導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治療。線上干預主要對患者的日??祻托袨?、生活用藥習慣進行監(jiān)督,采取微信群打卡,宣傳健康知識小文章等方式進行干預。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失眠+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便秘/總數*100%。對比兩組NIHSS量表、ADL量表、生活質量量表、VAS量表評分差異。對比兩組下床時間、HAMA、HAMD量表、PSQI量表評分差異。
2.1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9.3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13.95%,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比較(%)[n(%)]
2.2研究組NIHSS量表、VA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ADL量表、生活質量量表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量表、ADL量表、生活質量量表、VAS 量表評分對比(分)]
2.3研究組下床時間、HAMA、HAMD量表、PSQI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下床時間、HAMA、HAMD量表、PSQI量表評分對比(分)]
腦卒中是我國臨床高發(fā)疾病,且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習慣不斷變化,腦卒中的發(fā)病年齡逐步年輕化,部分中青年年齡段人群的腦卒中發(fā)病率也隨之提高。腦卒中發(fā)病后,患者的腦組織受到出血壓迫,造成腦部組織神經壞死,隨著患者病情的進展,其癥狀也隨之加重,導致受累腦組織面積增加,最終影響患者的生存,出現休克甚至死亡[3]。腦卒中發(fā)病后,患者需通過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藥進行治療,部分嚴重患者則需通過手術治療才能挽救生命,臨床主張對患者進行盡早治療,避免患病時間過長導致的受累腦組織面積過大,對患者的遠期預后影響也較大。在其癥狀消除的前提下,腦卒中患者的治療關鍵,集中在盡快恢復神經組織功能,以此減少和緩解患者發(fā)病后出現的肢體功能障礙、自理能力喪失等問題,尤其對男性患者來說,患病臥床對其家庭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4]。
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工作均在院進行,待患者出院后即失去專業(yè)的醫(yī)療干預服務,也使得部分腦卒中患者在出院后出現殘障、復發(fā)等不良事件。臨床多在院內對其進行康復訓練,以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修復速度,在出院后也無法做到科學訓練。為此臨床對患者采取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干預,該護理措施主要針對患者出院后的治療進行干預,為其提供相對科學、系統的康復訓練指導,同時糾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用藥不依從行為,避免患者在回歸家庭后,由于家庭習慣、家庭氛圍不良導致病情反復,穩(wěn)定患者在院治療期間的效果。針對患者的心理健康與情緒穩(wěn)定,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干預除能夠起到鼓勵作用外,還能夠通過健康教育、打卡監(jiān)督等方式,減少患者的不良行為,促進其心理狀態(tài)的積極性,從心理、生理、康復方案、家庭支持等多種角度,為腦卒中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5]。
本文對所選腦卒中患者開展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干預,觀察到患者的神經功能、生活能力均得到明確改善,同時能夠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促使其更快恢復肢體功能,提高其睡眠質量,值得臨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