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的偉大實踐

        2022-04-24 08:53:32
        傳記文學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漢語拼音拼音普通話

        張 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語言學系

        近代以來的中國文字改革大致分為三個時期:“(1)北洋政府時期:推廣‘國語’,提倡白話文,公布‘注音字母’(1918),后來改稱‘注音符號’。(2)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繼承以前政策,公布‘國語羅馬字’(1928)。(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繼承以前政策,把‘國語’改稱‘普通話’,公布《漢字簡化方案》(1956)和《漢語拼音方案》(1958)。”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字改革集中吸取了近代以來文字改革實踐的教訓和智慧,創(chuàng)制了一整套較為高效的語言文字方案和政策,是一場在文化教育方面繼往開來的偉大實踐。

        在內(nèi)容方面,從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代文字改革先驅(qū)都重視拼音方法的引入??偟膩碚f,近代以來,漢字面臨著被拼音文字代替的危機,如果說歷史上的文字改革都是在漢字的框架內(nèi)討論“怎么調(diào)”,中國近代的深重危機則使得漢字一度面臨著“要不要”的生死存廢問題。因此,說到文字改革,就不能簡單地只討論漢字的簡化,漢字與拼音文字的競爭、拼音化的思潮、漢字簡化與拼音化之間的地位升降等關(guān)鍵問題,都直接決定著漢字的生死存亡。從宏觀歷史的角度看,漢字的簡化,乃是由于拼音文字對繁體漢字的擠壓造成的,漢字的簡化是漢字在特定環(huán)境下自我革新、自我救亡的應激措施??创淖值暮喕瘑栴},必須納入到特定時期內(nèi)漢字與拼音文字之間的激烈對抗中。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工作的三大任務:整理和簡化漢字、制定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并不是割裂的三面,而是相互依托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文字改革

        回溯歷史,當我們讀到1907年《進化與革命》中“漢字野蠻落后”、要求廢除漢字的偏激言辭時,我們不難想象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是多么沮喪、痛苦于與西方列強的巨大差距,乃至于要通過廢除漢字等極端方式,要求進步,要求學習,要求救亡??梢哉f,近代的文字改革運動,不單純是語言文字改革的探索實踐,更是歷代致力于救國圖存、開啟民智的先驅(qū)們自發(fā)要求、主動探索、積極實踐的愛國救亡運動中的重要一環(huán)。

        面臨著西方列強對清政府的極大沖擊,清末的改革家認為“夫文字簡易與語言統(tǒng)一,皆為今日中國當務之急”。在清末的文字改良主義思潮中,改革者呼吁用切音字來輔助漢字,采用簡體字,但是他們并不是要廢除漢字,仍然固守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字制度。所謂“切音”就是拼音,切音字運動是漢字改革的草創(chuàng)階段,盧贛章、王照、勞乃宣等是其先驅(qū)。

        1906年冬,在法國留學的吳稚暉、張靜江等人成立“世界社”,并于1907年6月創(chuàng)辦無政府主義刊物《新世紀》周刊。1907年11月2日,《新世紀》周刊發(fā)表《進化與革命》一文,以文字進化論為出發(fā)點,認為漢字野蠻、落后,舉起“文字革命”的旗幟,主張廢除漢字,采用其他文明先進的文字。章太炎則寫《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等文章與之展開論戰(zhàn)。論戰(zhàn)中,雙方的觀點都有所改變。這次論戰(zhàn)促進了20世紀初注音字母運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912年起,吳稚暉主持注音字母的制定工作,到1918年11月23日廣州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它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漢語注音方案。注音字母是一種為漢字注音的符號系統(tǒng),共38 個字母,都是筆畫很少的古字,依據(jù)章太炎提出的理論原則制定,其中15 個直接采自章太炎的方案。

        新世紀派對“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文字改革看法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1917年,《新青年》展開文字改革問題的討論。錢玄同、胡適、陳獨秀、蔡元培、魯迅等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他們要么提倡廢除漢字,代之以世界語;要么主張廢除漢字,代之以拉丁化拼音文字;還有人主張將來廢除漢字,當下改良漢字。

        在文字改革先鋒們的推動下,南京國民政府進行了比較積極的改革實踐。1928年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這是第一個由政府正式公布的拉丁化拼音方案。

        在這一時期,簡體字是隨著讀音統(tǒng)一工作的深入而開始推行的。1913年2月15日,讀音統(tǒng)一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定了6500 多個漢字的標準國音,即“老國音”,它雜糅了南、北官話的特征,是一種人造語言。與“老國音”配合,又編寫了《國音字典》。1919年4月,國語統(tǒng)一籌備委員會成立。1923年,國語統(tǒng)一籌備委員會決定改北京語音為標準,即“新國音”。1932年,以北京語音為標準而成的《國音常用字匯》公布,取代了《國音字典》,收入了不少宋元以來的簡體字,并且用小字注于普通體之下,以示提倡,這是最早提倡簡體字的字匯。

        1935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8月22日,又公布《各省市教育行政機構(gòu)推行部頒簡體字辦法》,規(guī)定“凡小學,短期小學,民眾學校各課本,兒童及民眾讀物,均應采用部頒簡體字”。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guī)模推行簡化漢字。1936年1月,國民黨中央第五次政治會議決定簡體字暫緩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實際上被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的先期工作

        在尋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斗爭中,中國共產(chǎn)黨對文字改革也很早就開始關(guān)注,并積極做出嘗試和實踐。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瞿秋白等學者在蘇聯(lián)專家的幫助下制定了《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隨后形成《中國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方案》。1933年,拉丁化新文字在宣傳抗日和救亡教育中被使用和推廣。

        1940年,陜甘寧邊區(qū)新文字協(xié)會成立,作為具體負責新文字運動開展的專門機構(gòu),提出:“為徹底掃除文盲而斗爭!為創(chuàng)造真正大眾化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而斗爭!為推廣大眾的、科學的、拉丁的中國文化而斗爭!”1943年以后,大多數(shù)根據(jù)地的新文字運動趨于停寂,但在拉丁化新文字不能推廣使用的情況下,簡體字卻在群眾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隨著解放戰(zhàn)爭不斷取得勝利,簡體字也流行到全國各地,被稱為“解放字”。

        1949年5月,胡愈之發(fā)表《五四與文字改革》,對“五四”以來的文字改革運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jié):“‘五四’以來的文字改革運動,只能說是剛開了頭。許多基本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直到目前為止,我們少數(shù)知識分子所用的文字工具,依然是幾千年來封建社會所遺留下的一套陳舊不堪的工具……至于占人口最大多數(shù)的勞動群眾,至今還沒有一套適合于他們使用的文字工具?!?/p>

        1949年8月,吳玉章寫信給毛澤東同志,就當前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導原則進行匯報和請示。1949年10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在北京正式成立,提出五項具體工作:(1)繼續(xù)研究漢字改革的各種方案,以采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為研究的主要目標。漢字的整理和簡化也是研究的目標之一;(2)漢語和漢語統(tǒng)一問題的研究;(3)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字研究;(4)根據(jù)上述研究的結(jié)果,與政府協(xié)作進行可能的實驗;(5)繼續(xù)文字改革的宣傳,使多數(shù)知識分子和多數(shù)人民認識文字改革的必要。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雖是非官方組織,是熱衷文字改革的各方人士組成的群眾團體,但是文字改革的問題由此進入了中共中央領(lǐng)導人的視野。

        截至1949年,在全國約5.5 億人口中,文盲率高達80%,農(nóng)村的文盲率更是在95%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各界百廢待興,尤其為了提升國民素質(zhì),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必須制定一套完備、科學、高效的文字改革方案。

        1950年10月,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引介進入我國。此時正值著手制定語言政策、探索文字改革的關(guān)鍵時期,因此,斯大林的語言觀一經(jīng)提出,便受到了國內(nèi)文字改革工作者的熱烈討論,影響了文字改革初期政策的制定和我國文字改革工作者對文改的認識:

        第一,文字和語言一樣,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一種工具。跟語言一樣,文字不是上層建筑,不具有階級性,文字本質(zhì)上是全民性的,不是階級性的?!胺饨A級中拿來寫作圣經(jīng)賢傳,宣揚封建道德;無產(chǎn)階級也可以用來介紹馬列主義,傳播革命思想。”

        第二,文字與語言不同,文字在它產(chǎn)生的最早時期就容易被統(tǒng)治階級和少數(shù)專業(yè)人員所壟斷,不能像語言一樣人人能說、個個會用,且文字作為一套記號體系,人們要想應用就得花費時間進行學習。在文字改革問題上,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態(tài)度。封建統(tǒng)治階級千方百計維護漢字的繁難體系,而人民大眾要求把文字改得簡單好用。

        第三,文字不是固定不變的。漢字的演變呈現(xiàn)出由繁到簡的規(guī)律。文字是可以改革的,“簡化是漢字本身發(fā)展的主要規(guī)律”。

        第四,漢字繁難,不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這是近代以來屢屢進行文字改革的主要原因。結(jié)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需要,必須繼續(xù)進行文字改革。

        第五,文字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文字改革“必須經(jīng)過一定步驟的準備”,“不能太急驟”?!昂吞K聯(lián)國內(nèi)某些民族文字的創(chuàng)造不同”,“我們是有一套使用過幾千年的文字,它又不是拼音制的,要改革它不是一年兩年可以成功的。必須經(jīng)過一個長期的漸變的過程”。

        20世紀上半葉,世界上很多國家大興文字改革,蘇聯(lián)、土耳其、越南、日本、朝鮮都不同程度地將原有文字進行拉丁拼音化,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51年秋冬,毛澤東同志兩次約請郭沫若、馬敘倫、沈雁冰等人討論文字改革問題,明確提出了“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方針。

        1952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shè)立的第一個主管文字改革研究工作的國家機構(gòu)。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的文字改革結(jié)束了由民間人士提倡實驗的階段,進入到政府領(lǐng)導推進時期。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字問題委員會,經(jīng)過兩次會議,根據(jù)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一年多的研究材料,向中央建議實行4項初步改革辦法:(1)推行簡體字;(2)統(tǒng)一異體字;(3)確定常用字,并對非常用字加注音;(4)極少數(shù)漢字改用拼音字母。

        1954年10月,在周恩來同志的提議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準,將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gòu)。同年12月,國務院任命吳玉章、胡愈之、韋愨、王力、丁西林、葉恭綽、朱學范、呂叔湘、季羨林、胡喬木、陸志韋、葉圣陶、黎錦熙、魏建功、羅常培等23 人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漢字的整理與簡化

        經(jīng)歷了清末的切音字運動、“五四”的文字改革思潮、國民政府推行的文字改革運動,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革命根據(jù)地的文字改革實驗,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當時的知識界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文字必須要改革。但是怎么改?關(guān)于這一問題卻有著復雜的想法和不同的方案。

        早在1949年5月,吳玉章向劉少奇同志請示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時,劉少奇同志就指出:“漢字簡體字也應研究整理一下,以便大家應用。”不過,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成立初期,收到了近百種新文字方案,漢字的整理和簡化方案則少人問津,可見當時的人們對創(chuàng)立新文字的熱情遠遠超過對漢字的整理和簡化,而新文字中采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是當時研究的主要目標。

        1950年6月,毛澤東同志向吳玉章指出“搞文字改革不要脫離實際”,主張“首先進行漢字的簡化”。毛澤東同志的表態(tài)對漢字的整理和簡化工作發(fā)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1950年7月,教育部成立簡體字研究組和常用字研究組,并于10月編成第一批簡體字表初稿,共計550 個字。1952年2月,新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接手負責該工作,在550 個簡體字基礎(chǔ)上,根據(jù)“述而不作”的原則,主要是采用通行已久的俗體字或筆畫簡單的異體字,不另創(chuàng)新字,把民間一直在使用且范圍比較廣泛的簡體字搜集起來加以整理,到1952年年底制定出包括700 個簡體字的《常用字簡化表草案》第一稿,送毛澤東同志審閱。毛澤東同志看后批示,要找出簡化規(guī)律,有規(guī)律地進行簡化,漢字的數(shù)量也必須大大減縮,只有從形體上和數(shù)量上同時精簡,才算得上簡化。

        1953年11月,《常用字簡化表草案》第二稿出臺。1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傳達了中央對漢字整理工作的4 點意見:(1)實行簡體字,采用通行的簡體字3400 個,另外整理出通行簡字的偏旁;(2)統(tǒng)一異體字,有簡字的以簡字為正體;(3)選定一般必學的常用字1500 個,1500 字以外注音;(4)夾用拼音不宜太多。

        吳玉章

        根據(jù)中央精神,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將漢字的簡化工作與字數(shù)精簡工作相結(jié)合,確定了“約定俗成,穩(wěn)步前進”的方針。字數(shù)精簡主要從整理異體字入手,主要有三個原則:從俗、從簡、書寫方便。

        1954年11月,《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出臺,報送中央。當月,中共中央發(fā)出《關(guān)于討論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指示》,廣泛征求公眾意見,發(fā)起全國對這一方案的熱烈討論。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時全國參加討論的約20 萬人,直接將意見書寄到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就達到5167 件。

        1955年9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根據(jù)征求意見結(jié)果,提出《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草案》。

        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該表收異體字810 組,每組最少2 字、最多6 字,合計1865 字。根據(jù)從簡從俗的原則,從中選出810 個作為正體,其余的予以淘汰。自1956年2月1日起,全國出版的報紙、雜志、圖書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內(nèi)的異體字。但翻印古書須用原文原字的,可作例外。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局部)[11]

        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 次會議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1月31日,《方案》由《人民日報》正式公布并先行試用,根據(jù)多數(shù)意見再作某些必要的修正,然后分批推行。

        《漢字簡化方案》包含515 個簡化字和54 個簡化偏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即漢字簡化第一表所列簡化漢字230 個;第二部分即漢字簡化第二表所列簡化漢字285 個;第三部分為漢字簡化偏旁表所列簡化偏旁54 個,包含這54 個偏旁的字為1200 個左右。這樣,實行《漢字簡化方案》可以得到簡化的漢字1700 多個。

        劉少奇同志強調(diào):簡化字要分期分批進行,原來的繁體字要保留一個時期,不要馬上廢除。這樣,《漢字簡化方案》自1956年2月至1959年7月分4 批正式推行。

        1958年至1960年,全國掀起了文字改革三項任務(整理和簡化漢字、制定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的高潮。1963年11月,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肯定了當前文字改革的成績,同時總結(jié)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急于求成等問題,呼吁改進文字改革中的不足,在調(diào)整中穩(wěn)步推進各項工作。針對社會上使用簡化字時出現(xiàn)的一些混亂分歧的現(xiàn)象,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印出版《簡化字總表》,確認了《漢字簡化方案》推行過程中對簡化字數(shù)量、形體等方面的規(guī)定,但同時針對推行中暴露出的不完善之處進行了調(diào)整補充。1986年10月,國家語委經(jīng)國務院批準,重新發(fā)布《簡化字總表》,并作了個別調(diào)整。調(diào)整后的《簡化字總表》實收2274個簡化字及14 個簡化偏旁。

        簡化字總表·第一表(局部)[12]

        《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與公布

        整理和簡化漢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的先聲,與此同時,拼音文字的探索也一直在緊張地進行著。相比整理和簡化漢字,文字拼音化一開始就面臨著更多的分歧和更大的爭議。

        拼音字母方案起初分為三派:黎錦熙主張把注音字母略加改動作為新拼音方案;丁西林等傾向重新創(chuàng)制一套字母;吳玉章等主張采用現(xiàn)行漢字和一部分外文字母共同制定。1952年3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多數(shù)同意以注音字母為基礎(chǔ)進行修改。1952年年底擬出一套拼音方案草稿報送中央,但批示認為這套方案筆畫還是太繁,有些比注音字母更難寫,該拼音方案最終未獲批準。

        到1954年7月,以注音字母為基礎(chǔ)共設(shè)計了5 套民族形式的拼音文字方案草案,但這些草案均因未臻理想而未能獲得通過。自1955年6月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拼音方案部分設(shè)甲、乙兩個小組,甲組的任務是討論和擬定漢字筆畫式拼音方案,乙組的任務是討論擬定國際通用字母拼音方案。到1955年10月,甲組擬定了四種漢字筆畫式方案草案,乙組擬定了一種拉丁字母式方案草案和一種斯拉夫字母式方案草案。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召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提交了6 種拼音方案初稿,借以征求意見。會上,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蘇聯(lián)顧問謝爾久琴柯作了《關(guān)于中國文字的幾個問題》的報告,并對拉丁化的新文字作了高度評價,他的意見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1956年1月27日,中央發(fā)出《關(guān)于文字改革工作問題的指示》,文中提到“中央認為,漢語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比較適宜”,最終將拉丁字母形式的漢語拼音一錘定音。

        1956年2月20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fā)表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征求全國各方面的意見。從2月到9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方面人士及海外華僑的書面意見4300 多件。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進行審議,經(jīng)過反復討論和磋商,最終提出《漢語拼音方案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通過,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了《漢語拼音方案》。

        《漢語拼音方案》共包含5 個部分: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diào)符號、隔音符號。它完全用現(xiàn)成的拉丁字母,采用拉丁字母的通用順序,并提出漢語的字母名稱?!稘h語拼音方案》是“六十年來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漢語拼音字母的總結(jié)”。

        除整理和簡化漢字、制定《漢語拼音方案》之外,廣義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字改革運動還包括推廣普通話。1955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黨組、教育部黨組在向中央提交的報告中,提到了需討論標準語問題。劉少奇同志對該報告作出了“擬予同意”的批示。到同年10月召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時,正式通過了推廣普通話的決議。對于什么是普通話,會議取得的共識是:以北方話為基礎(chǔ)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漢民族共同語。會議還確定了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是“重點推行,逐步普及”。

        漢語拼音方案· 字母表(局部)[13]

        1956年2月,國務院向全國發(fā)出《關(guān)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指示》指出:“漢語統(tǒng)一的基礎(chǔ)已經(jīng)存在了,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chǔ)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在文化教育系統(tǒng)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廣這種普通話,是促進漢語達到完全統(tǒng)一的主要方法。”這就使普通話的標準更加全面而周密了。

        明確簡化漢字與拼音方案之間的關(guān)系

        到20世紀5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字改革運動已經(jīng)誕生了《漢字簡化方案》《漢語拼音方案》等官方規(guī)范文件,普通話的標準也已經(jīng)確定,這三大事件共同構(gòu)成了文字改革的三項任務。

        不過,三項任務從剛開始研究到最后施行,自始至終就面臨著不同的聲音,群眾當中尤其是在知識分子當中不乏言辭激烈者,如果不能疏通人民大眾的疑慮和困惑,就無法將文字改革順利進行下去。

        1957年11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fā)布《關(guān)于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說明》。這一說明指出,文字改革工作的目的,是便于人民學習和使用漢字,使我國的語言和文字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掌握,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服務,而不是廢除漢字。

        1960年8月10日萬榮文改委員會編《萬榮拼音報》(山西博物院藏)

        1958年1月10日,周恩來同志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上作了《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的報告,就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務進行了明確而深刻的闡述,針對人民當中出現(xiàn)的質(zhì)疑聲音,也作出了及時而全面的回答。

        關(guān)于簡化漢字,報告指出漢字簡化是符合群眾利益并且受到群眾熱烈歡迎的好事,知識分子應該從六億人口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的習慣和一時的方便來看漢字簡化的問題,應該積極支持這個工作而不是消極對待。報告也指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具體工作中確實還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少數(shù)簡體字簡化得不恰當、在使用中證明有缺點,有待于進一步改進或者保留原來的繁體。此外,周恩來同志還明確指出,漢字簡化不會對我國的書法藝術(shù)有什么不利的影響。書法是一種藝術(shù),當然可以不受漢字簡化的限制。

        關(guān)于推廣普通話,報告從我國方言分歧、社會主義建設(shè)迫切需要一種共同語言的角度強調(diào)了其重要性,并指出“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而不是禁止和消滅方言”。

        關(guān)于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方案,周恩來同志明確說明了漢語拼音方案的用處,“是用來為漢字注音和推廣普通話的,并不是用來代替漢字的拼音文字”,也沒有再提用漢語拼音來試驗漢語拼音文字。

        “至于漢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萬歲永遠不變呢?還是要變呢?它是向著漢字自己的形體變化呢?還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為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還是為另一種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這個問題我們現(xiàn)在還不忙作出結(jié)論?!薄坝檬裁捶桨福F(xiàn)在不忙把它肯定。關(guān)于漢字的前途問題,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爭鳴,我在這里不打算多談,因為這不屬于當前文字改革任務的范圍?!?/p>

        從周恩來同志的報告措辭來看,中央在開展文字改革的實踐中不斷結(jié)合具體國情,持續(xù)深化對文字改革工作的綜合認識,并及時調(diào)整、反思過去工作的開展,為文字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到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不是用來代替漢字的拼音文字”;從初期把簡化漢字作為漢字拼音化的先導工作,到后來將簡化漢字作為一項文化教育領(lǐng)域的常態(tài)工作,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文字改革運動不斷實事求是,努力從實踐中將理論、政策、國情、民情融合在一起進行考量,為制定出一套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文化利益的、便于推廣的語言文字方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此,國家層面的漢字拼音化問題被擱置下來,拼音方案最終成為一個為漢字注音和推廣普通話的有效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字改革繼承了近代以來歷代渴望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愛國先驅(qū)們的教育理想,在百廢待興的建國初期,繼續(xù)將文字改革進行到底,并在不斷進行的研究、實踐中逐漸明確了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務:整理和簡化漢字、制定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針對文字改革中的爭議,中央結(jié)合文字改革方案中存在的問題、當前我國國情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在1958年作出了全面明確的解答和一些說法上的調(diào)整,極大地化解了人們對文改過程中的憂慮和疑惑??偟膩碚f,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字改革是一場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偉大文教實踐,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全國人民的切身福祉作出了巨大貢獻。

        注釋:

        [1]周有光:《中國的漢字改革和漢字教學》,《語文建設(shè)》1986年第6 期。

        [2]文字改革出版社編:《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57 頁。

        [3]王愛云:《新中國文字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 頁。

        [4]轉(zhuǎn)引自蘇培成主編:《當代中國的語文改革和語文規(guī)范》,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11 頁。

        [5]中國語文雜志社編:《中國文字改革問題》,中華書局1955年版,第1—2 頁。

        [6]人民日報出版社編:《中國文字改革的第一步》,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36 頁。

        [7]中國語文雜志社編:《中國文字改革問題》,中華書局1955年版,第11 頁。

        [8]曹伯韓:《中國文字的演變》,漓江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 頁。

        [9]轉(zhuǎn)引自吳玉章:《吳玉章文集》(上),重慶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 頁。

        [10]《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討論記錄摘要》,《中國語文》1953年6月號。

        [11][12][13]《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當代中國出版社、中國香港祖國出版社2009年版,第455 頁,第484 頁,第591 頁。

        [14]《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關(guān)于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57年第54 期。

        [15]周恩來:《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光明日報》1958年1月13日,第2 版。

        猜你喜歡
        漢語拼音拼音普通話
        淺談漢語拼音的教學方法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34
        漢語拼音化的反思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漢語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個人的百年史
        金色年華(2017年1期)2017-06-15 20:28:30
        如果古人也說普通話
        學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26
        快樂拼音
        快樂拼音
        快樂拼音
        漢語拼音綜合測試
        17
        精品的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公司杨| 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 97色噜噜|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77|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三区 | 性一交一乱一透一a级|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狼人综合干伊人网在线观看| 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69av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被插到高潮嗷嗷叫|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久久免费大片| 亚洲av男人免费久久| 精品一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欧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三级三级精品久久|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日本a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香蕉人妻av久久久久天天| 免费国人成人自拍视频| 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久久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不卡| 大陆国产乱人伦|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1|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 日韩精品一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字幕| 又白又嫩毛又多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