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好的作文開頭,不僅能表現(xiàn)出作者的審美水平和寫作能力,還能讓讀者很快明確作文主題,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對于歌者來說,唱好第一句,就等于歌曲唱好了一半;同樣,寫好作文的開頭,就等于寫好了作文的一半。為了讓讀者對我們的作文產(chǎn)生良好印象,同學們要認真寫好開頭,以便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一、用開頭點明作文主題
寫作時,我們需要讓讀者了解這篇作文到底要寫什么。例如,如果寫說明文,就需要在開頭幫助讀者建立說明對象的初步印象;如果寫記敘文,就要在開頭讓讀者明確文章要記敘什么。開頭直接點題,可以呈現(xiàn)文章體裁的特點,也可以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
1.直接概括
直接概括,是指把自己要描寫的內容用概括的方法加以說明,在讀者對作文主題建立初步印象后,可以通過分類描述豐富作文內容。這種寫作方法經(jīng)常應用于說明文的寫作中。
比如課文《松鼠》就運用了非常經(jīng)典的直接概括法。在開頭段“松鼠是一種……最不像四足獸了”中,作者對松鼠的外形進行了簡單概括。通過這一段的描述,讀者能認識到松鼠是一種外形嬌小、樣子可愛、個性溫順的小動物,從而產(chǎn)生了要了解這種小動物的想法。
2.表明原因
表明原因是直接抒發(fā)心中的情感,說明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的方法。在記敘文的開頭,直接表明寫作原因,點出文章的主題,可以讓讀者理解文章的價值和意義。讀者對文章產(chǎn)生共情心理時,會更愿意深入閱讀。
例如,課文《桂林山水》的開頭為:“人們都說……來觀賞桂林的山水。”這一開頭點明“桂林山水天下無雙”是人們都認可的,那作者親自來看看桂林山水,想親身感受一下,這種想法和行為就合情合理了。
二、用開頭展現(xiàn)謀篇布局
一個巧妙的開頭,就好像給人們展示一件珍寶時,把盒子半開半掩,能夠讓人看到寶物的一部分,可是看得不真切、不全面,這時人們便會產(chǎn)生一探究竟的想法,想看看這個寶物的全貌。在開頭進行謀篇布局就能獲得這樣的效果。比如,開始先寫事件的結局,或者先交代矛盾的沖突,或者說明事件的重點。讀者對開頭的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后,就會迫不及待繼續(xù)閱讀下去。
1.倒敘
倒敘是指先寫出事件的結尾,在激發(fā)人們的疑問或者閱讀興趣后,再慢慢交代事件的起因和經(jīng)過。倒敘的特點在于讓讀者看到結局中人、事、物的矛盾沖突。讀者會基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疑問:“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呢?”“之前到底發(fā)生過什么樣的事呢?”當引起讀者對文章內容的好奇心后,我們就可以從容地寫以后的故事了。
以把《賣火柴的小女孩》改成記敘文為例:“今天是圣誕節(jié),是一個好日子,我和爸爸、媽媽決定帶著禮物去看看奶奶。剛一出門,我們就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在一個墻角圍觀,我遠遠看去,看不真切發(fā)生了什么”。這一段相當于提出疑問:“為什么人們在墻角圍觀?墻角有什么值得看的?”“爸爸看大家久久不散,就對媽媽和我說:‘我們也去看看吧!走到跟前,我們看見一個小女孩凍死在墻角。她衣衫襤褸,并且赤著腳,手上握著一把燃燒過的火柴,在臨死前她還緊緊握著它們。圍觀的人紛紛在議論:‘她的臉還帶著笑呢?她死前看到什么了?是看到上帝才笑成這樣嗎?”這一段描寫了小女孩凍死前臉上卻帶著笑、手里緊緊握著火柴不放手等反常行為,引起讀者產(chǎn)生了和圍觀的人一樣的疑問:“她臨死前看到什么了?”呈現(xiàn)出違反常理的事件后,就會激發(fā)讀者了解事件真相的愿望。
2.揭示矛盾
揭示矛盾是指一開始設計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然后設置一個特殊情境,把兩個有矛盾沖突的人放置在一起。此時讀者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思考:“這兩個人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呢?他們能不能好好相處呢?”采用這種方式開頭時,要把揭示矛盾和矛盾化解結合在一起,形成強烈的反差:讓開頭的人物形象與后續(xù)的人物形象形成反差,讓人們預設的結果與實際結果形成反差,通過描寫這種反差寫人敘事,能讓讀者對人和事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
以寫作“一個難忘的暑假”為例??梢韵冉沂久埽骸拔业臓敔斒莻€極固執(zhí)、極不好相處的人,據(jù)說他遇到事情時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我爸爸和媽媽都受不了他的頑固,哪怕過年過節(jié)都不愿意回農村看他。可是今年過年爸爸和媽媽偏偏都接到了緊急任務,要連續(xù)加班不能回家。我還這么小,該怎么辦呢?媽媽說:‘沒辦法,把他送到爺爺那去吧。我都快哭出來了,對媽媽說:‘你都不愿意去,卻要把我送去,我是你親生的嗎?媽媽說:‘那怎么辦?我和你爸爸都不在家,你能自己買菜做飯嗎?自己晚上一個人睡覺不害怕嗎?我很無語。媽媽對我說:‘哎……你是晚輩,多讓著爺爺點就是了……去吧去吧……沒有辦法,爸爸和媽媽把我送到了爺爺那里?!遍_頭從家人和爺爺?shù)拿苷f起,塑造了固執(zhí)己見、不好相處的爺爺形象。讀者會由此提出疑問:“這個爺爺這么不好相處,他能和孫子處好嗎?”同時讀者又從題目中產(chǎn)生了疑問:“如果爺爺真的不好相處,為什么這個暑假又是難忘的呢?”有了這樣矛盾的疑問,讀者就會對后續(xù)的內容產(chǎn)生好奇心。
三、用開頭呈現(xiàn)語言美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在語言表達上肯定有過人之處,否則不可能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作者的語言藝術和審美水平高不高,一般從文章的開頭就能看出來。如果文章開頭就能夠呈現(xiàn)好的語言美,讀者就會抱著極大的興趣繼續(xù)閱讀下去;反之,如果文章開頭的語言水平不高,就會讓讀者產(chǎn)生不良的閱讀印象。通過開頭先聲奪人,讓讀者帶著良好的印象閱讀文本,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呈現(xiàn)扎實的語言功底
如果同學們有扎實的語言功底,那么可以完成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敘述。這種寫法雖然看似普通,卻能展現(xiàn)同學們的寫作自信和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運用這樣的方法開頭,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作文中蘊含的濃濃的質樸情感,越讀越覺得有韻味。
以“我們的民族小學”為例。這篇課文的開頭是:“早晨……向高高的國旗敬禮。”這一段交代了時間:民族小學最平常的一個早晨,地點:山坡上、坪壩里、小路上,記敘的人物是不同民族的小學生,事件是最普通的一日學校生活的開始,寫出了在小學生上學路上能看到繡球花和太陽花,能聽到小鳥歡唱的聲音、老師與學生問答的聲音,在進入學校以后,同學們向飄揚的國旗敬禮。一個簡單的開頭便把記敘文的四要素都呈現(xiàn)了出來,寫出了人物看到的、聽到的以及人物的行為等。用精練的、準確的語言交代事件的開頭,表現(xiàn)了作者扎實的寫作功底。
2.巧妙運用各種修辭
在寫作時,在文章開頭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古人的詩句等,或者運用其他修辭,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這種開頭方法,一方面能夠運用名人名言、古詩等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態(tài)度,或者運用修辭說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減少冗余的語言表述;另一方面能夠讓讀者看到我們的語言積累,從而對作文的語言藝術給出良好的評價。在作文開頭巧妙地運用修辭,可以讓讀者對作者要表達的觀點和情感產(chǎn)生較為深刻的印象。
以寫作“再說丑小鴨”為例??梢赃\用設問句開頭,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立場:“你們都聽說過《丑小鴨》的故事吧?你們都記得丑小鴨最后變成白天鵝的結果吧?那么你們還記不記得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過程呢?假設以學習為例,我們都有機會變成白天鵝,那么在變成白天鵝以前,我們要向丑小鴨學習什么呢?”這個開頭把丑小鴨的蛻變與努力學習聯(lián)系在一起,讀者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