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 慧
記敘的故事,怎樣才能讓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觀其人?生活中捕捉細微,寫作時抓住細節(jié),呈現(xiàn)的故事必定精彩。
細節(jié)描寫在細微處展現(xiàn)事物的特征或者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主要包括肖像細節(jié)、神態(tài)細節(jié)、動作細節(jié)、語言細節(jié)、景物細節(jié)。
同學們?nèi)粝朐趯懽鲿r抓住細節(jié),首先要在生活中做一個“捕捉達人”,對于身邊的人和事做到看全、看細、看透,能調(diào)動多種感官來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以及人物言行舉止的獨特之處;接著,要對觀察所得及時“加工”,思考事件和言行背后的意蘊,形成屬于自己的感悟;最后,用準確、精當?shù)脑~句將腦海中的一幀幀畫面轉(zhuǎn)為文字,用細節(jié)描寫“還原”具體、真實的畫面。
羞愧的那一刻
我們的記憶中總會有許多難忘的時刻。那個羞愧的早晨,至今讓我難忘。
這樣的開頭顯得老套,可加入心理活動描寫,將讀者帶入故事發(fā)生的場景中。
我還在睡夢中,就被一陣“砰砰砰”的聲音吵醒了,好不容易放個假,究竟是誰在打擾我?我怒氣沖沖地打開門,只見爺爺正在我的房門口,拿著錘頭“瘋狂”地錘門。帶著被吵醒的起床氣,我問道:“吵死了,爺爺你干什么呢?”爺爺看著我說:“幫你修門啊。你的門框掉下來了?!?/p>
“我”的憤怒缺少神態(tài)、心理的呈現(xiàn),而爺爺?shù)幕卮鹈鑼憜我唬x來沒有生動、形象的畫面感。
回憶起上次爺爺來我房間叫我吃飯時,確實注意了這門框很久,還念叨著要哪天修一修。
爺爺正在尋找合適的釘子。這些釘子被一向節(jié)儉的爺爺放在一個鐵盒里,這個鐵盒可是他的百寶箱。鐵盒里的釘子有的是撿的馬路上的,有的是從櫥柜里翻來的,還有的是從沒用的家具上拔下來的。今天,這些零零散散、造型各異的釘子便被爺爺集合在一起,組成了一支用來修門的隊伍。
本段記敘了釘子的來源,塑造了一位勤儉節(jié)約的老人形象,但是不夠立體。建議對尋釘子進行細節(jié)刻畫,體現(xiàn)爺爺?shù)膶W⒄J真。
首先被選中的是一個個頭很大的黑釘子,爺爺把它釘在了門框的正中間,起固定作用。然后是一個稍微小一些的釘子,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爺爺怎么敲也敲不進去,他只得一只手按住釘子,另一只手用力敲?!芭榕榕椤?,爺爺用的力氣越來越大,這根調(diào)皮的釘子終于被釘進去了。
這應該是進行詳細、生動描寫的重要部分。小作者注意到了釘子的大和小,也敘述了爺爺敲釘子的困難,但是缺少動作神態(tài)細節(jié)的描寫,文字平淡,沒能將讀者帶入爺爺辛苦修門的情境中。
爺爺終于修好了我的門框,他高興地說:“看,修好了,這下就不怕這門碰到你了?!蹦且豢蹋业男睦锓浅P呃?,其實這門框是因我叛逆發(fā)泄怒火時弄壞的。爺爺,謝謝你,你不但修了一扇木門,也修好了我的心門。以后的征途中,我一定倍加努力,就像敲釘子,認準目標,全力奮斗。
全文缺少細節(jié)描寫,主人公形象單薄,最后的情感表達顯得蒼白無力。
本文記敘的是爺爺在早晨給自己修門的事情。小作者記敘過多,缺少對爺爺修門時的具體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的描寫。因為沒能“捕捉”“呈現(xiàn)”細節(jié),讀來讓人覺得“霧里看花”。對爺爺形象的塑造更近似于“貼標簽”,不真切,不形象,無法感動讀者。
1.增加爺爺修理門框時的動作描寫。聚焦爺爺修門時的手部動作,用細致、連續(xù)的動作細節(jié)呈現(xiàn)整個過程的不易。
2.增加爺爺修理門框時的神態(tài)描寫。關注其面部神態(tài)變化,將被“我”埋怨時的神情、釘不進釘子時的神情、門修好后的神情進行對比,呈現(xiàn)爺爺對孫輩的包容、疼愛。
3.增加“我”被吵醒和觀察爺爺修門時的心理細節(jié),凸顯“羞愧”,讓情感的抒發(fā)水到渠成,自然、真實。
羞愧的那一刻
“砰!砰!砰!”大清早,我便被吵醒,好不容易放個假,是誰?
心理活動刻畫,一下子將讀者帶入故事發(fā)生的場景中。
我跳下床,來不及穿鞋便沖到門口,拉開房門:“大清早的吵死了,干什么呢?”只見爺爺站在房門口,拿著錘子的右手高舉,正準備繼續(xù)往門框砸。帶著被吵醒的起床氣,我不耐煩道:“大早上的干什么砸我的門?星期天補個覺都不行!”爺爺僵住了:“我看這門框掉下來了……”
運用動作細節(jié)、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傳神地刻畫出憤怒的“我”和無措的爺爺。
這下僵住的人變成了我,我想起了門框掉下來的原因,可依然嘟囔:“不能等我起來嗎?一大早,煩死了……”“這孩子,怎么沒穿鞋子?”爺爺對于我的埋怨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快速走進我的房間,彎腰拾起拖鞋,放到我腳旁。我趿上鞋,看著爺爺撥弄著工具箱里的釘子,他正在尋找合適的釘子。這些釘子是一向節(jié)儉的爺爺平時搜集來的。零零散散、造型各異的釘子被爺爺集合在一起,組成了一支用來修門的隊伍。
首先被選中的是一個個頭很大的黑釘子,爺爺拿著它在門框中間比了比:“你去洗臉吃早飯吧,一會就好。”又是數(shù)聲“震耳欲聾”的敲打聲,黑釘子的身體漸漸沒入了門框。我驚訝了,那釘子有我半個手指長呢。
爺爺又選了一個個頭稍小的銀色釘子,可能是釘子有些鈍,他怎么敲也敲不進去。他稍作休息,然后用粗糙的大拇指和食指緊緊捏住釘子,另一只手上的錘子再次高高舉起。砰砰聲中,他的臉開始漲紅,似乎連面部也在一起用力??蛇@銀釘子卻調(diào)皮得很,怎么也不肯被錘進去,不是歪個身子,就是使計逃脫,幾個回合下來,爺爺?shù)念~頭已滾滿了汗珠。最后,銀釘才被“感動”了,它乖乖“爬”進門框里,履行自己的職責。
本段的描寫,讓讀者仿佛看到一位與釘子“戰(zhàn)斗”的老人。小作者聚焦、捕捉、呈現(xiàn)手部和臉部細節(jié),將老人用盡全力的狀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
就這樣,一顆、兩顆、三顆……爺爺輕輕放下鐵錘,深深呼了一口氣:“好了!你進出門再也不用擔心被刮到了?!彼牧伺拈T框,滿意地點點頭。
“爺爺,其實……”我欲言又止。其實,這門框是因我叛逆發(fā)泄怒火時弄壞的;其實,所謂的大清早也已是日上三竿;其實,我的羞愧已經(jīng)溢出心房,快要從眼睛里冒出來了。
最終,我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將這羞愧的一刻銘記心底。
經(jīng)歷了憤怒、尷尬、驚訝后,“我”最終轉(zhuǎn)為羞愧,對爺爺?shù)膼酆途匆庖呀?jīng)不需要再做過多言說了。
抓住細節(jié),可以起到以小見大、畫龍點睛的作用。修改后的文章,描寫真實,細節(jié)豐富,塑造了爺爺勤勞、節(jié)儉、包容、疼愛孫輩的形象?!拔摇钡男睦砘顒右搽S著爺爺釘釘子的過程而發(fā)展變化,最后情感的表達自然、細膩、水到渠成。
讀一讀下面的選段,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細節(jié)進行描寫。結合你的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提示,做出修改。
片段:體育課的長跑測試,我成績斐然。可能是因為太激動,回班的路上,我重重摔在了地上,手和膝蓋破了皮,疼痛難忍,站也站不起來。我坐等救援,但是同學們都從我身邊走開了。我心想,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于是,我想盡辦法試著站起來。就在我用盡全力時,一只手抓住了我的胳膊,把我扶了起來。我轉(zhuǎn)頭一看,原來是同班同學???。他扶著我走。因為腿疼,我們走得很慢。我對他說:“你快回去吧,馬上就要上課了?!彼麉s說:“幫助人就要幫到底。”他一路扶著我來到了學校的醫(yī)護室,松開手說:“快讓醫(yī)生看看吧,我等你一起回班。”
提示: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還原人物神態(tài)、動作的細微之處。
2.注意增添的行為舉止要能夠體現(xiàn)人物的心理活動。
3.將修改后的片段與原文對比閱讀,體會修改后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