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如今教育改革不斷推進,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要進行實驗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物理探究能力。為此本文主要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物理實驗
在針對高中階段開展物理教學時,教師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之前,需要先對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進行了解掌握,了解現(xiàn)階段學生實際接收能力和學習情況,繼而篩選出適合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并且,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中也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將新課標教學理念進一步貫徹到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因此,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實驗的方式講解知識,既可以較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有助于增強和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1 以問題研究的方式進行趣味化實驗
一般情況下,物理的原理可以由不同的實驗驗證,使得學生能夠對不同實驗結果進行探索研究,這便是問題研究方式。因此,教師要改變物理實驗的教學方式,結合常規(guī)物理實驗,用趣味化的方式開展實驗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
例如,學生在物理實驗課堂上進行自由落體實驗時,教師引導學生使用塑料布、草稿紙、鐵塊等素材進行自由下落速度的觀測。通過觀測,學生發(fā)現(xiàn)塑料布和草稿紙下降速度慢,鐵塊下降速度快的現(xiàn)象,學生得到實驗結果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發(fā)現(xiàn)下落速度不同是因為空氣浮力的影響。在此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解決如何減少浮力對塑料布、草稿紙在自由下落時造成的影響。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浮力有了直觀的認識,從而使其盡快掌握相關知識點。
2 凸顯學生主體位置
在高中階段開展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身份,充分凸顯學生課堂主體位置,使學生真正成為物理課堂的主人。此時,教師在一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促進學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識。具體來講就是教師要在高中物理實驗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者作用和優(yōu)勢,根據(jù)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既新穎有趣又具有探究性的問題,繼而較好地開發(fā)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展開思考和分析。然后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開展實驗探究分析。但是,還要注意的是在小組合作實驗探究過程中,需要明確分配好個人任務和責任。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的方式,也能較好地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3 培養(yǎng)學生實驗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物理思維習慣
在物理實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實驗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使他們在教材實驗中進行拓展性的探索。在此過程中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讓他們在基礎知識之上有興趣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學習。教師要充分實施新課改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靈活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冊“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個驗證實驗,不能直接用機械能守恒的結論。而實驗過程中存在的誤差,主要是空氣阻力、限位孔與紙帶間的摩擦。這個實驗不需要測質量,不需要天平,這是因為實驗要證明的等式是:mgh=1/2mv2,左右兩側,可以把 m 約掉。如果采用圖像法(如 h-v2 圖像),圖像是否是直線,其斜率的意義也要搞清楚。在進行驗證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靈活的實驗能力,并且可以在實踐中進行創(chuàng)新,能夠在物理思維的加持下完成對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驗證。
4 用電子白板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電子白板這個工具出現(xiàn)后,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有著批注、繪圖、積累資料等功能。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多實驗無法在實驗室進行,學生不能通過單純的語言描述對實驗內(nèi)容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學中用電子白板進行實驗過程描述,對實驗現(xiàn)象展示,可以提高學生對實驗原理、現(xiàn)象的認知程度。
例如,教師在進行《交流電》的相關實驗進行教學講解時,用電子白板對交流電的產(chǎn)生、怎樣受磁場影響等內(nèi)容進行演示,學生在觀看演示時觀察到線圈與指針方向的變化。教師通過運用電子白板對實驗進行演示的方法,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從而使其能夠清晰地認識交流電的種種特性,理解交流電的相關知識。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使用電子白板的定格顯示、降低播放速度、重復播放等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所以,用電子白板進行物理實驗演示,既增加物理實驗教學的趣味,又激發(fā)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興趣,還能提高教師物理實驗教學的成效。
5 設置合作實驗,促進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針對高中階段學生開展物理教學來講,教師設置物理探究實驗時,需要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對物理問題進行探究分析,繼而得出有效結論和經(jīng)驗。比如,在講解“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講解新知識時可將控制變量法融入其中,將班內(nèi)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在保持物體質量不變的條件下,探究物體加速度與 F之間存在的定量關系。在學生探究分析后,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通過設置合作實驗,既可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和交流,又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新課改教學目標,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思維存在的問題,在以后的實驗教學中進行及時優(yōu)化,讓學生能夠在更全面更靈活的物理實驗學習模式下實現(xiàn)物理綜合實踐能力的強化。
參考文獻:
[1]馬琳.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1(3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