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梅,胡長軍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友誼醫(yī)院普外二科,新疆 伊犁 835000
乳腺腫塊是女性乳房疾病的常見體征,通常存在乳房疼痛、腫脹等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臨床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但傳統(tǒng)開放性手術醫(yī)源性創(chuàng)傷大、術后存在明顯瘢痕,且并發(fā)癥風險高,故現(xiàn)代女性接受度低,在臨床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聲引導下微創(chuàng)旋切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其存在切口小、疼痛輕、美觀度高等特點,近年來在臨床乳腺腫塊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2]。該次研究以該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乳腺腫塊患者84例為主體開展項目研究,旨在分析超聲引導微創(chuàng)旋切術、傳統(tǒng)開放性手術的臨床療效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以該院收治的乳腺腫塊患者84例為主體開展項目研究,采納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對照組、研究組各均42例。對照組:年齡22~63歲,平均(40.26±5.52)歲。研究組:年齡24~65歲,平均(40.48±5.74)歲。兩組樣本基線資料基本一致,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由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納入對象均經病理診斷確診;②存在明確的手術指征;③均為成年人;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健全者;②存在手術禁忌證者;③意識不清、認知障礙、精神異常者;④凝血機制異常者;⑤處于妊娠、哺乳期女性;⑥惡性腫瘤患者;⑦嚴重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者;⑧臨床資料殘缺者;⑨依從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對照組:實施開放手術,經麻醉后進行定位標記,于乳腺腫塊處做手術放射型切口,逐層分離組織,切除病灶組織,殘留創(chuàng)面進行灼燒處理,給予電凝止血,對殘腔進行沖洗,縫合切口,并進行加壓包扎。
研究組:超聲引導微創(chuàng)旋切術,指導患者取仰臥位,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房部位進行掃查,在超聲引導下進一步明確腫塊位置、大小、形態(tài)等及腫塊周圍血管分布情況,給予患者長針穿刺局麻,穿刺點應避開血管并做一3 mm長的手術切口,旋切刀在超聲引導下插入病灶,將旋切窗口打開,確定為位置后把系統(tǒng)開啟,在真空負壓作用下腫塊會被吸入凹槽中,選擇正確的旋切角度和深度,在反復旋切、抽吸作用下將病灶組織完全切除,最終確定無病灶后方可停止。
①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后出血量、瘢痕長度、住院時間。
②比較組患者的疼痛程度[3]: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0~1分、1~3分、4~6分、7~10分分別為無痛、輕微、中度、重度疼痛的評估標準。
③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表現(xiàn):局部感染、乳房畸形、局部血腫。
④術后通過隨訪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定患者治療滿意度及乳房外觀滿意度,問卷總分100分,分別以>90分、75~90分、<75分作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的評估標準,統(tǒng)計滿意度。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⑤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滿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手術相關指標(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瘢痕長度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后出血量(mL)瘢痕長度(cm)住院時間(d)對照組(n=42)研究組(n=42)t值P值30.85±9.62 17.46±5.36 7.879<0.01 11.26±3.65 3.87±1.26 12.403<0.01 4.38±1.21 0.54±0.21 20.264<0.01 7.62±1.37 3.48±1.25 14.467<0.01
治療前兩組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12、24 h VA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對比[(±s),分]Table 2 VA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對比[(±s),分]Table 2 VA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組別 治療前 術后12 h 術后24 h對照組(n=42)研究組(n=42)t值P值1.26±0.38 1.31±0.29 0.677 0.499 7.42±0.65 5.15±0.48 18.206<0.01 6.17±0.45 3.72±0.36 27.552<0.01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2.38%vs 30.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研究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95.24%vs 76.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研究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指標時間研究組(n=42)對照組(n=42)t值 P值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75.21±10.33 90.25±10.54 62.35±10.11 90.20±10.25 66.35±9.35 89.58±10.52 65.24±12.41 90.21±10.39 56.39±11.38 89.36±10.58 66.58±10.52 90.38±10.02 75.02±11.25 80.25±11.08 61.95±10.74 80.15±12.02 66.39±10.28 72.52±12.05 64.85±12.39 76.28±13.47 57.50±11.58 70.32±10.02 65.98±12.54 72.52±11.38 0.081 4.238 0.176 4.123 0.019 6.912 0.144 5.307 0.443 8.468 0.238 7.634>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隨著社會經濟壓力及工作壓力的增加,發(fā)生乳腺腫塊的女性群體不斷擴大,該病年齡女性發(fā)病風險較大,臨床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4-5]。乳腺腫塊經傳統(tǒng)開放性手術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手術切口較大,對周圍組織及血管的損傷大,不利于術后康復,且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風險高;其次因醫(yī)源性切口大,導致術后患者乳房部位留有難以消除的瘢痕,對乳房整體美觀度造成影響,該術式在年齡女性群體中接受度低[6-7]。
應用超聲引導下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其主要通過負壓真空抽吸泵和旋切刀配合完成手術,將乳腺腫塊應用負壓抽吸泵吸入凹槽中切割,病變組織使用旋切刀予以微創(chuàng)切除,通過反復切割病灶最終實現(xiàn)治療的目的[8-9]。該術式通過超聲可精準定位,并對腫塊切除過程給予動態(tài)監(jiān)測,便于徹底清除病灶,精確定位,盡可能避開血管,對周圍組織及血管的損傷小,因此乳房形變較小,發(fā)生血腫及乳房畸形的風險低,手術安全性相對較高[10-11]。此外手術切口小,術后瘢痕小,女性患者的接受度更高。此外,乳腺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利用旋切刀旋切組織,在套針不退出的情況下利用真空抽吸泵向體外運出切取的組織,通過一次穿刺就能夠獲得重復切割[12]。因旋切系統(tǒng)能夠連續(xù)旋切病灶組織,因此可以完全切除較小的病灶。旋切系統(tǒng)的穿刺設計對套管針和旋切刀充分利用,能夠安置標記夾,單次穿刺就能夠完全切除病灶組織,同時能夠使組織殘留于針道中的風險降低[13-14]。刀片式穿刺頭的優(yōu)點為速度快、穿刺容易,同時可以使針道對乳腺腺體的損傷減輕,2~5 mm左右為切口長度,術后不需要縫合切口,愈合后不會遺留瘢痕,對乳腺外觀存在較小的影響。同時,在真空抽吸泵的輔助作用下實施乳腺旋切術,可以使病灶組織切除的完整性和切除的量明顯提高[15]。該次研究結果:研究組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后出血量、瘢痕長度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低(P<0.05);研究組術后12、24 hVAS評分[(5.15±0.48)分、(3.72±0.36)分]較對照組[(7.42±0.65)分、(6.17±0.45)分]更低(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38%)較對照組(30.95%)低(P<0.05),研究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說明超聲引導微創(chuàng)旋切術除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其對患者損傷小,術后疼痛度低,增強病灶清除效果,同時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低,術后康復速度快。在相關學者的研究中:觀察組術中VAS評分為(2.89±1.06)分、對照組為(4.05±1.12)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3.77%、對照組215.09%,與該次研究結果相一致,可證明該次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及有效性。此外,治療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改善更明顯[16-17]。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腫塊患者開展超聲引導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相比開放性手術,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同時減少創(chuàng)傷,術后瘢痕小,基本可達到無瘢痕存在,提高患者外觀美觀度,改善其生活質量,患者滿意度更高,故可推薦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