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際昕
2022年元旦前,寒風(fēng)凜冽。在安徽省宣城市周王鎮(zhèn)紅星村毗鄰的紅星水庫邊,80歲的佘世珍眺望著湖面,焦急地等待船只,準(zhǔn)備到水庫中間的湖心島上查看揚子鱷。她說:“幾天不去轉(zhuǎn)轉(zhuǎn),心里就發(fā)慌?!?/p>
和揚子鱷結(jié)緣,還要從四十年前說起。那天,張緒宏和佘世珍夫妻倆正在田里干農(nóng)活。幾個兒子興奮地沖過來,“看,水庫游泳時在島上發(fā)現(xiàn)的,好大的蛇蛋!”張緒宏細細端詳,“不對,這像是‘土龍’蛋?!痹诋?dāng)?shù)?,“土龍”是揚子鱷的俗名。
張緒宏迫不及待地趕往安徽省揚子鱷養(yǎng)殖場,請專家鑒定。果不其然,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原來,從三年前開始,林業(yè)部門就經(jīng)常進村宣傳保護揚子鱷。素有“活化石”之稱的揚子鱷已在地球上存活了兩億多年,曾廣泛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全世界野生數(shù)量僅存一百五十余只,是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既然是在島上發(fā)現(xiàn)的,說明這一帶的環(huán)境適合揚子鱷的生存發(fā)展。”不久后,野生揚子鱷紅星保護點應(yīng)運而生。住在水庫邊的張緒宏和佘世珍成為揚子鱷義務(wù)管護員的最佳人選?!耙欢ㄒWo好這些瀕危動物?!睂<业亩谧審埦w宏暗下決心,“我是一名黨員,必須竭盡全力守護‘活化石’。”
從第一天任管護員開始,夫妻倆絲毫不敢松懈,每天一趟一趟地巡視水庫,定期上島看護,冬眠期也從不例外。一次,佘世珍在巡視時猛然發(fā)現(xiàn),一只小揚子鱷被困在村民投入水中的漁網(wǎng)里。只見它左右掙扎,低聲吼叫,怎么也逃脫不了。佘世珍心急如焚,馬上回家拿了把剪子,三兩下把漁網(wǎng)剪破,直到小鱷潛入水中消失了蹤影,她才如釋重負。
“管它能當(dāng)飯吃啊,把揚子鱷搞得比人還金貴?!逼鸪酰迕駛儾⒉焕斫?,常常因這事和夫妻倆起爭執(zhí)?!翱刹槐热诉€金貴,全球有幾十億人,但揚子鱷只有一百多只。”每當(dāng)這時,兩人總會耐心地給村民們科普保護揚子鱷的重要性。漸漸地,村民們很少在水庫里捕魚,也就避免了對揚子鱷的誤傷。
7月是揚子鱷繁殖的季節(jié),也是管護最忙碌的時候。夫妻倆一吃完飯就急匆匆地坐船上島,每天跑幾趟是家常便飯。蛋有沒有滾出窩、被壓壞,小鱷魚有沒有孵出來,都要細心地一一查看。一次,兩人剛抵達目的地,就被草叢中四處散落的碎蛋殼驚呆了。原來,這只年輕的母鱷初為母親,沒有經(jīng)驗,把自己生下的蛋壓碎了一多半。
喜悅的心情頓時跌入谷底,“取經(jīng)去!”夫妻倆專程找到保護區(qū)的技術(shù)人員討教鱷魚下蛋時的護理事項。第二年,他們提前準(zhǔn)備,把兩捆稻草放到島上鱷魚的巢穴處,又噴了適量水。月底扒開窩面上的雜草樹葉,數(shù)來數(shù)去,三十個蛋一個都沒破。兩人別提有多開心了。
揚子鱷紅星保護區(qū)剛成立時,張緒宏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每天記錄揚子鱷的活動情況,以此了解它的生活習(xí)性,為揚子鱷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他特意買了一個溫度表掛在門前,又用白紙訂成本子,每一頁細細劃分成格,將每日氣溫、風(fēng)向、活動時間、發(fā)現(xiàn)鱷魚數(shù)量、鳴叫情況等全部記錄下來。
這份保護日記一記就是二十三年。全年一天不漏;每年一本,整整二十三本。也讓夫妻倆由最初對揚子鱷的一無所知變成了揚子鱷“土專家”。每晚睡覺前,張緒宏在燈下認真記錄揚子鱷的活動點滴,佘世珍則陪在一旁和他聊天,“農(nóng)歷七月十三、十四老鱷一定會生蛋,過了十五就不生了”“鱷魚蛋拿到燈光下一照,有帶狀的就能孵出小鱷魚”……提到揚子鱷,兩人的話總也說不完。
多年來,幼鱷的安全成長一直困擾著他們。揚子鱷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鱷魚之一,剛出生的幼鱷只有二十多厘米長,半個雞蛋那么重,而在紅星水庫岸邊,叢生的蘆葦中生活著許多水鳥,每年幼鱷出殼時,總會遭到這些水鳥的侵害,難以防備。
為了提高鱷寶寶的存活率,2003年,在保護區(qū)的建議下,張緒宏和佘世珍決定在家門口自建撫育池。他們硬是一鍬一鍬地將門前的小池挖成了塘,手上都磨起了泡。
幼鱷成長需要大量食物,佘世珍每天一大早就去水庫和附近小河里撈河蚌、魚蝦喂食。時間久了,小鱷魚們一聽到她的聲音馬上從水中浮上來,她走到哪,鱷群便跟到哪。待兩三年后,幼鱷長到水鳥奈何不了時,兩人才依依不舍地把它們撈起放回水庫里?!耙荒晁募荆覀z就沒有一同出過一次門,因為家里總要留個人看守揚子鱷,實在是放心不下呀?!?/p>
2005年,張緒宏因病去世。臨終前,他始終念念不忘,“回去,今天的‘土龍’日記還沒記哩……”病榻上,他把家人叫到面前,一再叮囑,“我一生保護揚子鱷,你們要堅持下去……”佘世珍含淚答應(yīng),“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國家珍稀保護動物?!?/p>
老伴去世后,佘世珍把二十二本保護日記捐給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自己只留了一本做個念想?!拔視刂鴮蠌埖某兄Z,沿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彼粮裳蹨I,獨自一人扛起了守護揚子鱷的重任。
不識字,就把白天看到的關(guān)于鱷魚的各種情況牢記在心,等上初中的孫子放學(xué)回家后,再口述讓他記錄??吹较戮W(wǎng)的、釣魚的,她會馬上阻止。一次,她發(fā)現(xiàn)幾個年輕人在庫塘里“電魚”,怎么勸也無濟于事。“小鱷魚怎么禁得起高壓電擊!”她急中生智,甩掉腳上的膠鞋,試著把腳伸向塘里。那幾個人怕出事,頓時嚇得落荒而逃。
佘世珍的四個兒子都在縣城買了房,想接她去城里住,但她堅決不肯,“我哪能走,走了誰照顧揚子鱷?”其實,四十年來,在這個大家庭里,保護揚子鱷早已成為共識。以前,兒子們經(jīng)常劃著小船送她去島上查看鱷魚蛋,就連年齡最小的孫子也時常跟著她在水庫的蘆葦叢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后來高考時還填報了安徽師范大學(xué)動物學(xué)專業(yè)。
2018年,年近花甲的大兒子張宏華子承父業(yè),接下了管護員的工作,陪伴母親一起承擔(dān)守護之責(zé)。張宏華平時在市區(qū)建筑工地上做臨時工,隔三岔五回村子里為揚子鱷除草、在巢穴灑水,還在水庫邊安裝了攝像頭,以防有人驚擾揚子鱷。有了母親的言傳身教,他干起來得心應(yīng)手。
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張宏華對揚子鱷充滿感情。每次回去,他都會攙扶著母親沿著堤壩慢慢巡視。群山環(huán)繞中的紅星水庫,碧波蕩漾,比昔日更加美麗。水面上不時浮過揚子鱷曬太陽的身影,那是父母半生無悔奉獻的見證。每每此刻,張宏華總是心潮澎湃,“保護揚子鱷不僅是一份責(zé)任和義務(wù),更是張家人情感傳承的紐帶。”
如今,耄耋之年的佘世珍依舊耳聰目明,身體硬朗,她還不斷向?qū)<覍W(xué)習(xí),更新保護揚子鱷的知識。暑假,村里留守兒童多,她干脆找來許多揚子鱷的圖片給小朋友們上課,希望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動物保護意識??吹胶⒆觽兦笾艨实难凵?,和對揚子鱷的好奇與喜愛,她覺得自己又干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幾十年的悉心看護沒有白費。目前,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二十一處野生揚子鱷保護點中,有近三十只野生揚子鱷常年生活在紅星保護區(qū),最大的一只體長1.8米,非常罕見。這份成果被專業(yè)人士點贊,“紅星水庫已經(jīng)成了野生揚子鱷的天然樂園?!?/p>
佘世珍多年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褒獎,她先后獲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頒發(fā)的“生態(tài)保護獎”、“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人物等榮譽。樸實的她很淡然地說:“其實保護揚子鱷也是我對國家的一種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