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有效防范和最大限度減輕火災調查職業(yè)危害,明確和規(guī)范火災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障火災調查人員的安全與健康,從現場安全評估、現場隱患排除、現場的安全防護等方面介紹火災調查人員的個人防護。
關鍵詞:消防、火災調查;個人防護;安全評估;危害因素
唐代詩人杜甫在《蜀相》中寫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币馑际钦f,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先病逝了,這使得后世英雄們對此淚滿衣襟。
火災被撲滅后,由于火災本身的破壞作用,火災現場具有復雜而又不完整的破壞性特點?;馂恼{查人員要在火災撲滅后及時進入火災現場,履行火因調查職責,在這種情況下調查人員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建筑物及構件穩(wěn)定性、空氣質量、電氣安全、機械設備等方面的危險因素。因此,在進行調查之前,為了防止各類事故的發(fā)生,調查人員必須認真做好個人防護之后才能展開調查工作。
一、進行火災調查現場安全評估
火災調查人員進入火災現場前,要遵循“先辨識、再評估、后進入”的原則,對下列危害因素進行辨識,并分析、預測和評估其危害程度,在采取有效控制和防范措施后,經現場勘驗負責人同意方可進入現場開展工作。
1.建筑物可能倒塌、高空墜物的部位;
2.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化學品或致病微生物;
3.可燃氣體鋼瓶、壓力容器等;
4.地面尖銳物體、坑洞等;
5.電氣設備、金屬物體是否帶電;
6.受限空間缺氧、充煙、腐蝕性液體;
7.道路上勘驗車輛火災現場是否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8.其他可能危及勘驗人員人身安全的情況。
二、火災調查現場隱患的排除。
1.建筑物及構件穩(wěn)定性隱患。現場如存在倒塌、墜落危險建筑物及構件時,應采取支撐加固、破拆等措施;
2.空氣質量隱患。對于通風不良空間、化學品倉庫以及有毒有害氣體持續(xù)釋放的場所,應采取通風換氣措施并持續(xù)監(jiān)測,通風換氣可采取開洞或機械通風等措施;
3.電氣安全隱患?;馂恼{查人員進入現場時,要根據火災或水漬對電氣設備的破壞情況,檢查是否存在單獨布線或額外電源,對整個現場實行電源全部切斷或根據勘驗工作需要切斷那分電源,防止發(fā)生觸電危險?;馂默F場勘驗使用的電氣設備及臨時線路應規(guī)范安裝、敷設,保證絕緣良好;
4.機械設備隱患。在使用切割、裝拆工具,以及吊車等機械設備時,應保持安全距離,待機械設備停止運轉或吊舉穩(wěn)定后方可勘驗;
5、高低溫隱患。高溫天氣或火災現場環(huán)境溫度不適宜勘驗工作時,應采取輪換工作、適當增加工作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低溫時段室外作業(yè)等措施。高溫天氣下進行現場勘驗時,應準備必要的防暑降溫用品、飲品和藥品?;馂恼{查人員出現中暑征兆時,應立即到通風陰涼處休息,并飲用含鹽清涼飲料,必要時應及時就醫(yī)。低溫天氣下進行現場勘驗時,應準備保暖防凍裝備、用品和藥品,必要時可設置車輛、房間等取暖場所;
6、登高、攀爬時的隱患。登高、攀爬勘驗時應佩戴、使用高處作業(yè)安全防護裝備,防止墜落??蛇x用適宜的設備和工具減少登高、攀爬勘驗時的危險,如舉高車、無人機等;
7、隧道、管道、艙體等有限空間隱患。進入通風不良、缺氧、容易造成有毒、易燃可燃氣體積聚的有限空間(隧道、管道、艙體、塔、地下室、井下等)勘驗前應檢測氧氣、可燃性氣體、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采取相應的通風換氣措施,并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
8、其他隱患。對于一些特殊場所,火災調查人員要根據場所特點及存放物質,進行相應處置后方可進行勘驗。
1/存在放射性物質的火災現場,如醫(yī)院、實驗室、使用放射性物質的單位等,火災調查人員應首先詢問存在地點,并委托專業(yè)機構處置,待完全消除放射源后,方可進行勘驗;
2/存在特殊微生物、細菌的火災現場,如醫(yī)院、實驗室、研究微生物、細菌的單位等,火災調查人員應首先詢問存在地點及種類,并委托專業(yè)機構處置,待完全消除后,方可進行勘驗;
3/存在大量鋰電池的火災現場,火災調查人員應先進行通風,必要時應委托專業(yè)機構進行電池降溫處理,待完全消除電池爆炸可能性后,方可進行勘驗;
4/肉類冷庫或有較大數量人畜死亡的火災現場,應委托防疫部門進行消毒和防疫。
三、進入火災調查現場的安全防護
1.勘驗前應根據火災現場危害因素的種類和性質及個人防護裝備的性能和用途,對個人防護裝備進行選擇和組合,合理穿戴火場勘查頭盔、勘查服、勘查鞋、護目鏡等。如遇特殊環(huán)境現場,需根據危險源種類佩戴專業(yè)的個人防護裝備,也可委托專業(yè)機構進行個人防護保障;
2.勘驗過程中個人防護裝備不能滿足安全要求時,應采取相應措施減少或消除危害,如出現破損、損壞情況,應及時進行更換,待防護裝備滿足要求后進行勘驗;
3.勘驗結束后,應及時對個人防護裝備進行清洗、洗消。
四、注意事項
1.火災現場勘驗人員在現場危險未消除、未候戴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嚴禁進入現場;
2.危險化學品及核泄漏、疫情染毒區(qū)域內的現場勘驗人員在勘驗結束后應對勘驗器材和安全防護裝備進行洗消處理;
3.安全防護裝備應指定專人管理,定期保養(yǎng),一且性能失效,應及時更新。
總之,火調人員認真的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保證自身的安全,火災調査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學民.火災調查中的個人安全防護措施.云南消防,1997(6)
[2]王鑫、尹杰. 中美火災調查職業(yè)安全健康現狀及啟示,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13
作者簡介:程永昕(1980.06—),男,漢族,河北秦皇島人,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火災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