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朗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改革發(fā)展,人們所面臨的問題和思想都與以往有較大的不同,這種改變也滲透到了學生群體中。在小學這一基礎教育階段,德育教育的開展面臨難題與挑戰(zhàn),學生周圍充斥各種冗雜的負面信息,對思想不成熟的學生的性格塑造和人生態(tài)度有消極的影響,導致學生思想變得叛逆。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引導者,對于學生除學業(yè)之外的思想教育負有責任。班主任應做好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積極尋找對策,強化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徑
引言:
在小學教學階段,班主任對于小學學生的思想品德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哉f班主任是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引導最重要的人物,應積極深入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與學生成為朋友,交流溝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剖析學生的性格缺點,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應從自身出發(fā),真正地將自身的思想品德提升到較高的位置。利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從而在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接觸中將自身的正能量傳播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
一、小學德育教育存在問題
(一)學生德育教育觀念不全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而缺乏了解使得學生在探索世界時使用消極手段,極易被社會消極信息誤導,走入歧途。特別是這一階段,很多學生容易被周圍環(huán)境影響,再加上自己的價值觀念處于一個成長階段,對于很多是非認識程度不夠,容易因為年少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這是目前教育面臨的問題。
(二)學校德育工作重視程度不足
長期以來,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上,給學生報各種課下輔導班,對學生進行說教式教育,為小學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有些家庭又對孩子極盡溺愛,對孩子的越界要求不合理包容。這些因素都極易引發(fā)孩子的思想品德缺失,世界觀人生觀扭曲。老師和家長忽略了學生整體素質教育,這樣的側面影響因素也是目前教育面臨的難題之一。
二、小學德育工作開展的路徑分析
(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思想品格、人生觀和國家觀念、民族觀念,可以從每個周一的升旗儀式做起。不能簡單地把升旗儀式看做例行公事,班主任應從自身做起,做到對升旗儀式的正確認知,在升旗儀式中注入愛國情懷。我們國家的繁榮發(fā)展來之不易,國旗背后是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年代各個英烈的英勇犧牲,在升旗儀式上,班主任應以身作則,對國旗行莊嚴的注目禮。班主任應自覺做到對國際法的了解,向學生普及與國旗相關的知識法律??梢詫iT開一堂愛國課,在上課之前收集相關素材,制作成PPT,在課堂上演示,為學生詳細講解國旗背后的含義。
我國現(xiàn)在國力強盛,社會繁榮發(fā)展,從改革開放和建國時期的積頻積弱,到現(xiàn)在發(fā)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綜合國力第二強的國際大國來之不易。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進行革命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為我國的繁榮復興奠定了基礎。要為學生講解,有國才有家,只有國家的強大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自由發(fā)展。
呼吁倡導學生在課后積極關注國際和國內新聞,關注國家的發(fā)展。結合時事,例如對比新冠疫情肆虐下中國和美國控制疫情的差異,中國和美國對待人民的差異,讓學生深刻了解到國家對每個國民的關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奮發(fā)圖強學習的熱情,努力重視自身發(fā)展,為國家繼續(xù)前行,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強化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
人在社會中發(fā)展必然要培養(yǎng)集體主義意識,這樣才能長久的在社會中生存。德育教育包括了對集體主義意識的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集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集體合作的能力。由于我國之前的計劃生育政策,目前大部分零零后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相對于多兄弟姐妹家庭來說,從小對于分享方面的意識缺失,合作能力不足、自我觀念較強、缺乏大局考慮集體利益意識。這就將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合作意識和能力的責任交到了班主任的身上。在德育教育中,可以將班級分為多個小組進行答題競賽和趣味比賽等活動。要求每個小組每個成員分擔不同的角色,負責不同的任務,通過小組良好合作,使得小組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樣就能給到學生集體合作滲出的榮譽感和參與感。真正讓學生體會到集體合作帶來的快樂。
培養(yǎng)出班級學生的集體意識后,老師可以將集體意識融入到平時的班級管理中。選出班級班干部,將班級管理權分配到每個班干部的身上,讓這些班干部親身感受到自己對于整個班級的管理責任。當學生懷著集體意識去管理班級時,班級秩序會得到良好的維護。同時,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干部的責任心自信心也得到提升。這種做法為全體學生德育教育和正確的集體觀念塑造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三)普及革命知識,進行革命事跡宣傳
班主任利用各個假期和紀念日,組織開展學生學習革命先烈先進事跡的活動,組織學生去革命紀念館瞻仰烈士生平事跡,引導學生對烈士生平所代表的精神進行深入的剖析和學習,使學生對烈士的奉獻精神產(chǎn)生崇敬之情。
在課堂中,特別是語文課上,遇到講述革命先烈英勇奉獻精神的課程時。應著重對此課程進行學習,在課前做到素材的充足準備,利用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革命先烈奉獻的場景。加深學生的印象,使烈士的奉獻精神深深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愛國和積極奉獻的情懷。
(四)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從學生生活入手
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念一般會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責任的班主任應做到對學生的全面關心,注意學生課后生活中的細節(jié),要將學生不良思想扼殺在搖籃之中,做到早防范,早引導。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的教育和糾正,班主任應與學生家長溝通合作,共同監(jiān)督孩子的日常行為。
班主任需要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判斷和規(guī)范。德育教育應從小事做起,在學校中應注意學生對于同學和老師的禮貌,在課堂中做到禮貌發(fā)言,有問題先舉手。在生活中應教導學生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勤儉節(jié)約,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班主任應通過多種方式多種角度深入學習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規(guī)范,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觀念,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fā)展打好基礎,真正肩負起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周麗.芻議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如何加強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60.
[2]凌云.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