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林
摘要:閱讀式單元教學可以說是一種整合歸納式教學模式,主要操作方法是以單元為單位,依據課文載體,通過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課文的學習,在為學生講解課文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本人對于學生的回答進行指正或表揚,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課堂的最后,鼓勵學生自行總結本單元的學習重點,針對不同的語文學習主題,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學會理解文章、讀懂文章、弄清楚文章的結構,為以后語文寫作和文章閱讀打下堅實基礎。然而,據調查統(tǒng)計,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到小學語文閱讀單元教學中的想法,并未完全落地,僅僅只停留在口頭上,這與我國教育部下發(fā)的課程標準不相符合,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三年級;教學觀念;閱讀單元
教育部為了盡快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為此在科目中增加了閱讀單元教學這一理念,試圖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融入到小學生課堂教學中,本文通過分析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月的單元教學中的實踐情況,發(fā)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得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無法達到教育部給定的標準,根據分析得出的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為語文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和教育學生方面提供部分指導。
一、教師應加強個人學習,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
雖然我國教育部反復提出,教師授課應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入手,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和類型,作出相應的教學模式,但是,該規(guī)定在一些教師眼里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大多數教育工作者至今思想觀念仍舊停留在學科分數上,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并不在意。且相當一部分教師并不會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探究學習,因此,他們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工作內容僅僅只是學習過。縱觀小學語文三年級的課程結構,不難發(fā)現,編者在對于單元課文的編排方面,都是選取了相對比較簡單、易懂的主題內容,且這些內容都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以課文為載體,將課文中的內容與學生身處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激起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度。例如,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中的第一單元,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有《大青樹下的學?!贰痘ǖ膶W?!贰恫欢鸵獑枴贰段业氖罴偕睢?,教師完全可以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設定為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學校生活,我們在學校里做什么,哪些事情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暑假是什么,在此期間內我們要做什么。這樣一來,就會非常容易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他們對很多類事物是懵懂的,未知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針對學校生活和假期生活教會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度過,應該要養(yǎng)成什么樣的習慣。對于本冊的第五、第六單元內容,也可以采取單元閱讀的模式,因為這兩個單元都是描寫景色的,教師可以將這兩大單元串聯起來進行講授,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授課方式,向大家展示課文中每個景點的風景,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帶領學生學習作者寫作的思路,可因此可以向學生布置寫作任務,你眼中的美景這是怎樣的,寫下來,大家彼此可以互相介紹。通過不同的授課模式,也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堂體驗,從而讓學生愛上學習,此外,教師應做到不斷加強學習,自覺優(yōu)化個人專業(yè)水平,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二、要求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
由于小學生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對于世界的認知有限,很多事物他們都無法理解,這其中就包括教材上的學習內容,就語文學科而言,一些說明文是需要學生學習提高認知的,但是但往往這類課文都不太好理解,專業(yè)性術語較多,小學生理解不了,那么這類課文的學習效果自然不會好。小學語文三年級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要教給學生讀懂一個自然段的方法,首先教師應明確不同年級小學生應掌握的核心素養(yǎng),這樣教師才可以制定出明確的教育目標。留心這一年級段的學生心理認知達到了什么樣的一個水平,不能以自身的認知水平等同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語文小學三年級的教學任務比較基礎性,主要有讀課文、識字、文章中用到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等,不應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一切要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準,去傳授給他們一些可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例如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本單元內容主要以故事為主,教師在對學生實行閱讀單元教學時,通過不同類型故事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不同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讓學生在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中感受故事的美妙和語文語言的魅力,在此期間,可以帶領學生理解故事比較淺顯的道理即可,也就是說不建議給學生延伸故事的深意,即使延伸了也達不到教師想要的教學效果。在進行課文整合時,還可以通過課文標題讓學生學會形容詞的使用,如何描述教給小學三年級才剛剛學習寫作短作文,學習也僅僅是作文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而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往往不需要很多技巧,但是卻需要通過反復的聯系把基礎部分學扎實。
綜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需夯實個人專業(yè)化水平,提高個人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模式中不故步自封,勇敢創(chuàng)新,不管對于學生還是教師都是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顧椿華.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 知識窗(教師版),2021,(12):114-115.
[2]馬全彪.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化探究[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6):117-118.
[3]邱洋.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的策略探究[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6):250-2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