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且教學改革也在持續(xù)推進,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也隨之進行了調(diào)整。但是,從當前的中職物理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的現(xiàn)象還是普遍存在。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通過多“法”并用的方式從不同角度保障中職物理教與學的質(zhì)量的提升,進而也為學生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打好基礎,培養(yǎng)出更多綜合素養(yǎng)較高的人才。
【關鍵詞】中職物理;“教”法;“練”法;“習”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06-0005-02
通過分析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的因素可以了解到,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解題方法、復習方法等都會直接或者是間接地影響著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1]。所以,為了提高中職物理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教師可以采取多“法”并用的方式,即“教”法的選擇、“練”法的實施、“習”法的應用,通過不同方法在不同學習內(nèi)容中的應用來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新課學習能力以及復習效率,最終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 ?“教”法
如何“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那在中職物理教學中都有哪些教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呢?
1.1? 問題討論法
問題討論法的應用是要借助問題的提出以及討論來轉(zhuǎn)變以往課堂的簡單灌輸,通過問題的引領更能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對高質(zhì)量物理課堂的構(gòu)建,以及學生探究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幫助的[2]。如在教學“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時,筆者選擇了問題討論法,通過引導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思考問題來幫助學生達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結(jié)合初中所學的知識,說一說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概念以及自己所了解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知識。
這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回顧初中階段的內(nèi)容,教師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在新課講授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若干不同的電阻并聯(lián),總電阻與其中最小的電阻的大小關系如何?
(2)電流表改裝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求分壓電阻和分流電阻的阻值?
(3)如何借助歐姆定律來分析電表改裝原理?
組織學生結(jié)合教材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可以打破單一講授課堂的枯燥和沉悶。同時,也能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而提高中職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
1.2? 小組實驗法
小組實驗法的應用是為了發(fā)揮物理實驗的價值,也是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常常在課堂中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但需要說明的是,在小組實驗法的應用中,教師要給學生搭建操作的平臺,確保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實驗素養(yǎng)和實驗操作能力。
如在教學“測運動物體的速度、加速度”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筆者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一實驗的原理、需要用到的器材、實驗的步驟等進行思考。之后,小組討論實驗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從而引導學生在小組實驗操作、思考探究中獲得實驗探究能力的提升。
2? ?“練”法
所謂的“練”法是指練習的方法,也可以說是鍛煉和提高學生習題解答能力的方法。在“練”法的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和思考,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才能使學生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問題解決思路,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如發(fā)散思維法,簡單地說就是在試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可以對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進而在豐富解題經(jīng)驗的同時,也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以下面這道題為例: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一光滑斜面,前4 s的位移為1.6 m,隨后4 s的位移為零,那么物體的加速度多大?(設物體做勻變速運動)
該題為基礎題,題干和考查知識點都比較簡單,但是,在該題的思考與解答的過程中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多角度思考,嘗試對該題給出多種解答的方法。
解法一:借助基本的公式s=v0t-at2。
解法二:借助推論,即Δx=aT 2。
……
具體的解題過程略。筆者想要說明的是,在試題的思考和解答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這樣不僅可以發(fā)散思維,也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進而達到鍛煉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3? ?“習”法
所謂的“習”法是指復習的方法。在以往的物理復習過程中,往往是教師串講知識點,學生進行習題練習,導致學生認為復習就是做卷子,壓力大,效率低,學生的積極性也差,參與度也不高。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方法來增加學生“串”知識點的參與度,讓學生在得法的復習中夯實基礎,梳理知識框架,進而為復習質(zhì)量的提高打好基礎[3]。
3.1? 微課輔助復習法
微課是近幾年常用的一種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也是可以用來輔助學生進行復習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所以,在“習”法的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微課輔助復習法,即通過將一些易錯點、易混點、重難點知識制作成微課,來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和鞏固。微課以其短小、精煉的特點被人們所認可,將其引入復習階段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復習,對于復習效率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如在復習“機械能”這一章節(jié)的相關知識點的時候,筆者對這一章節(jié)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了分析和歸納,圍繞“機械能守恒定理”的相關知識制作了微課,目的就是要方便學生日后進行復習。除此之外,在這一章的復習過程中,筆者還將綜合考查“動能定理”以及“機械能守恒定理”的試題做成了微課,以此幫助學生鞏固重難點,強化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同時,在新授課的時候就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這些微課,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隨時拿出來觀看,這樣可以在反復復習中強化認識,夯實基礎。
3.2? 思維導圖輔助復習法
思維導圖也是近幾年廣受關注的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將思維導圖與物理復習課融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要將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所以,在中職物理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回顧所學知識,以此繪制思維導圖,之后,再結(jié)合小組討論對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以確保思維導圖的作用能夠發(fā)揮到最大。
如在復習“運動與力”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筆者選擇了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習的方式。在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運動和力”為核心關鍵詞,按照大類進行分支,依次分出“力的平衡”“牛頓第一定律”“慣性”“摩擦”等二級分支,之后,再一層層地細分下去。這樣這一整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就很明確地展示出來了。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鑰匙,也是提高物理教與學的質(zhì)量的關鍵。所以,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法,學生要選擇和應用適合自己的“學”法,同時通過恰當?shù)摹傲暋狈ㄌ岣邚土曅屎徒忸}能力,從而為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備考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礎,最終為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朱秀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18).
[2]邵榮榮.探討如何提升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7).
[3]張超.物理學科項目教學顯化STEAM教育的策略與途徑——以書房電路項目為例[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25).
【作者簡介】
郝小海(1980~),男,漢族,甘肅禮縣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職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