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遠
對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來說,凡是末尾帶有“2”字的年份,都意味著登基慶祝紀念年,因為她是在1952年25歲時成為女王的。有意思的是,過去30年來,末尾帶有“2”的登基紀念年份,都發(fā)生過極其不如意的事。
1992年是伊麗莎白二世登基40周年,然而這一年在英女王眼里,卻是王室“災難性的一年”:王儲查爾斯和戴安娜的破裂關(guān)系被曝光,唯一女兒安妮公主宣布離婚,二王子安德烈和妻子正式分居;屬于王室私人物業(yè)的溫莎城堡年中起火,在救火過程中,大量油畫和藝術(shù)藏品被移送到戶外,被在場圍觀的記者統(tǒng)統(tǒng)拍了下來。
溫莎城堡火災過后,王室一度向英國政府申請修復基金。這個動作也讓英國公眾憤怒了:你一個私人物業(yè)著火了,憑什么要向納稅人拿錢?除了著火,王室還在這個夏天經(jīng)歷了英國報刊的狂轟濫炸,英國社會昔日對王室的尊重和距離感蕩然無存。
2002年是伊麗莎白二世登基金色慶典年份。在這一年,王室又送走了兩個英國民眾熟悉的面孔: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和母親王太后。好好的一個金色慶典年份,變成了頻頻發(fā)喪的一年。不過,經(jīng)歷了10年陣痛后,王室的民意支持度悄然回暖,失去了妹妹和母親的伊麗莎白二世,意外中收獲了民眾的同情。
瑪格麗特回頭了,她放不下作為公主聲色犬馬的生活。
在登基金色慶典年份去世的瑪格麗特公主,一生也令人唏噓。比英女王小5歲,跟姐姐一直形影不離的瑪格麗特,年輕時一直被視為王室的親民派代表。在戰(zhàn)后英國社會從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轉(zhuǎn)變中,年輕的瑪格麗特曾經(jīng)與一些社交名流和影視明星來往頻密,是50—60年代王室最亮麗的一張名片。
試圖與社會名流打交道是一方面,但其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背景,還是讓其最終放不下身段?,敻覃愄嘏c32歲的離婚上校彼得·湯森墮入愛河,迎來了王室和教會人員的強烈反對。與之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相比,英國公眾實際上對王室和離婚人員結(jié)合已經(jīng)顯得更加包容。如果瑪格麗特堅持下去的話,放棄王室頭銜跟彼得·湯森結(jié)婚,對王室造成的沖擊會比愛德華八世遜位小得多。但瑪格麗特回頭了,她放不下作為公主聲色犬馬的生活。
伊麗莎白剛登基的時候,瑪格麗特在王位繼承者梯隊中排第三。隨著女王接連誕下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瑪格麗特的繼位名次不斷下滑,公眾對她的關(guān)注度和好感也持續(xù)下滑。隨著她年紀漸大,人們的關(guān)注點逐漸集中在更加年輕和光鮮的成員身上。曾經(jīng)試圖放下身段,但又選擇留在王室體制內(nèi),兩頭不到岸的瑪格麗特,最終收獲的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