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是一個非常宅的人,喜歡在家讀書、寫字,侍弄花草,要說稍微特別一點兒的愛好,就只有賞玉玩玉了。迷戀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文字種下的因,在我國的文字中,但凡與玉有關的辭藻,莫不與美好相連:冰清玉潔、金聲玉振、珠圓玉潤……文字的推崇,讓人心生向往,直至我有機緣真正地去接觸玉。
文字帶給我想象,也從一定程度上禁錮過我對玉的認知,“白玉無瑕”這個詞曾深植于心,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玉是白色的,隨著對玉的了解,我才知道,美石為玉,玉的顏色著實豐富得很。東漢王逸在所著的《玉論》中曾描述過美玉之色:“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截肪,黑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無說焉?!笨梢姡敃r常見的玉即有紅、黃、白、黑、青等5種顏色,如今,和田玉的家族中,還增添了翠青、煙紫、藕粉等種類。
玉色在我心里,是莊重的、內斂的,有一種不知不覺讓人變得沉靜平和的魔力。
收到一件玉佩,我常會拆掉原先的掛繩,自己根據(jù)玉的形狀、顏色再搭配相宜的珠鏈,并樂此不疲。這樣的過程,跟寫文章相似。當我想要表達內心的聲音時,總會坐在電腦跟前,仔細挑選合適的文字,直到找到我認為最恰當?shù)恼Z感,文章才能得以開始。文也好,玉也罷,我都想要竭盡所能,讓它們的美得以最好的呈現(xiàn)。
我也常常在陽光和煦的午后,泡一壺清茶,捧一冊書卷,同時手執(zhí)一串未經(jīng)雕琢的籽玉,細細地盤玩。和田玉有山料與籽料之分,籽料乃是山間的玉風化之后滾落至河中,被潔凈的河水滌蕩、沖刷,天長日久,變得圓潤光潔,多了幾分流水的氤氳之氣,最適宜盤玩。執(zhí)玉在手,感受玉的溫潤從指間流轉至心間,內心一片澄明。而手中的籽玉,也在一日又一日的摩挲之下,越發(fā)瑩然生光,似有了新的生命。
美玉有靈,不會辜負時間與付出,文字也一樣。
宋代詩人戴復古曾吟誦過:“良玉假雕琢,好詩費吟哦。詩句果如玉,沈謝不足多。玉聲貴清越,玉色愛純粹。作詩亦如之,要在工夫至?!?/p>
我想,這也是賞玉、玩玉帶給我的感悟,不急不躁,保持一顆平常心,堅定地以為,只要對文字用心雕琢、打磨,假以時日,文字也必然與美玉一樣,逐漸煥發(fā)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