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月亮一向是那么的永恒。但在不久的將來,月球被一股神秘的力量驅(qū)使離開月球軌道,向我們熟知的地球飛速而來,而在眾人都放棄希望,地球上如世界末日一般之時,一支看似烏合之眾的團隊決定為地球進行最后的守衛(wèi),冒險為保衛(wèi)人類最后一戰(zhàn)。
提起導演艾默里奇,可能很多人沒啥印象,但如果說提到《后天》《2012》這兩部經(jīng)典災難片,應該很多普通觀眾也不陌生,艾默里奇大概就是最執(zhí)著于地球“毀滅”的導演了,不過年近七旬的艾老爺子也不甘于一次又一次的單純的毀滅地球,這次野心更加膨脹,不僅要講人類的終結(jié),還要講人類的起源。
游戲改編劇《光環(huán) Halo》確定由Showtime預定10集首季,奧托·巴瑟斯特負責執(zhí)導部分集,此劇項目從2013年開始啟動,但其間動作不多,在2014年XBox En ertainment Studios閉門后轉(zhuǎn)交給Showtime開發(fā),歷時多年終于成功發(fā)展成正劇?!豆猸h(huán)》系列講述了26世紀時,人類與外星種族之間的史詩級宇宙戰(zhàn)爭。在《美國眾 American Gods》有演出的巴勃羅·施布里克飾演核心人物士官長,他是人類阻止外星大軍“星盟”毀滅文化的唯一希望。新晉演員Yerin Ha飾演16歲的Quan Ah,精明﹑膽大的她在殖民星的關(guān)鍵時刻遇上士官長。
還行,選角+獨立世界觀+摘頭盔都是前期宣發(fā)講明白的事,所以也沒什么作為游戲粉禮崩樂壞的憤怒,最失望的大概是既沒找Steve配音也沒給Pablo化個年輕點的妝。特效、動作設計和情懷致敬的水準完全在預期之上,劇情有點老套,節(jié)奏平平,但遵循Halo系列的老派硬科幻風格,講個及格故事應該也不成問題。老粉絲對Halo二創(chuàng)的要求差不多就是佛系態(tài)度,不要太苛求。
描述了多層次的科技領域女性群像,多元背景的她們對數(shù)學充滿熱情,尼龍連褲襪的發(fā)明和IBM的新機器都讓她們興奮!走進她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將看到火箭研發(fā)和太空探索計劃的成敗得失,也會看到她們隨著技術(shù)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個人成長,還能看到她們對生育可能中斷職業(yè)生涯的擔憂和身為在職母親的分身乏術(shù)。
非常吸引人的技術(shù)史通俗寫作,很平衡地處理了人、科技和社會之間的互動,看的時候大概哭了一兩次吧。翱翔于宇宙塵埃間的代碼是她們留給群星的禮物,個體生命、時代語境、計算科學與航天事業(yè)交織譜寫的太空歌劇,值得一讀。
20世紀90年代,年輕的人類學家唐·庫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熱帶雨林中,位于一片沼澤地中央,人口僅兩百的小村莊嘉普恩,記錄一門瀕臨消亡的當?shù)卣Z言——泰雅博語。到達后他就深深領悟到,如果不理解說這種話的當?shù)厝说娜粘I?,就不可能真正學會這門語言:你必須要了解他們?nèi)绾闻c自己的孩子溝通,如何爭吵、八卦和開玩笑。在這段跨越三十年的時光中,他反反復復拜訪當?shù)?,每次都停留?shù)周到半年多的時間,親眼見證了語言環(huán)境日漸稀薄,記錄下他所能學習到的一切。與此同時,他也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義無反顧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與世界,與他們的悲歡和命運產(chǎn)生了交融。
這本瀕危語言的人類學研究引入中國還是很不錯的,一是因為國內(nèi)對于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豐富的語言資源介紹不多,而且這本書里講的泰雅博語Tayap在類型上是綜合語,同我們?nèi)粘6嘟佑|的兼具分析語特征的語言差異較大,又有日常所見語言較少有的作格標記,而這種語言恰好不是南島語系或者巴布亞諸語中的一種,應該是一種孤立語言,也就是沒有現(xiàn)存的親屬語言,對于國內(nèi)讀者來說應該比較新奇。
現(xiàn)代化是一個悲劇,它帶來的每一個利益都要求人類付出代價。大部分近代以來的文學與哲學之勃興,恰恰源于人們眼見他們珍視的東西被削弱或者摧毀。每個人對平等、個人主義、科學和現(xiàn)代工業(yè)等給予高度評價,然而同時也為傳統(tǒng)生活、家庭倫理、與自然相契合大聲疾呼。這兩組欲求的沖突,不但象征和表達了人類最深的社會沖突,也象征和表達了人性本身的深邃矛盾。
作者艾愷獲得過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現(xiàn)任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xiàn)代化的兩難》《這個世界會好嗎?》。這次翻譯的再版終于出來了,雖然是老書,但是并不過時,一代漢學家的氣魄胸襟筆力都展露無遺。作者從德國的反現(xiàn)代化論者如哈曼、謝林和赫德、費希特等人的思想梳理開始,繼而將世界范圍內(nèi)的反現(xiàn)代化思潮——如斯拉夫主義者,印度的甘地、泰戈爾,中國的張君勱、梁漱溟,日本的岡倉覺三和西田幾多郎,一直到當代的埃呂爾和馬爾庫塞等的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
林帝浣
任職廣州中山大學,畫家,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電腦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