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旸
無需傲雪凌霜,無需立根破巖,亦無需翩然出塵,僅憑俏麗的色彩與嬌柔的姿態(tài),她便足夠惹人心醉。
海棠定居浙江已近千年,她自稽山走入塵世,流連于園田阡陌。人們將她挽留在院里窗前,為一段段佳話傳說埋下了伏筆。唐光啟年間,錢塘縣令羅隱曾在縣署手植海棠,為后人所稱道;北宋蘇軾守杭時,亦在龍井種過海棠;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杭州城賣花之場景,其中便有叫賣海棠聲。海棠開滿了杭城,成為了這方土地不可或缺的一名故人。
海棠或許是唯一能與牡丹媲美的花了?!昂L幕ㄋ醋愣?,說的正是醉酒初醒的太真;宋真宗“御制有雜花十題,以海棠為首,賜群臣唱和”,則知海棠已顯出“百花之尊”的風范。
在藝術(shù)與文化極盛的宋代,海棠也絕對算得上是文人的寵兒。若問到你,宋人在詞中描寫最多的花都是哪些?是桃、梨、牡丹?是菊、蘭、杜鵑?答案可能要讓人大跌眼鏡了:僅次于梅、桂、荷,她的身姿躍然紙上,字里行間盡顯風情。
她是《百花譜》中的“花中神仙”,也是唐明皇口中的“春睡美人”;她囿于深宮高墻,也駐足流水人家;她嬌俏可愛,也楚楚動人……無怪乎即便她沒有遠播的芳香,也傾倒了人們的心。
美人或許總得留些瑕疵,才能時時惹人惦念。海棠無香,這個自古至今一直困擾著人們的遺憾卻也成為了海棠的“佳話”之一。也有人尋到有香海棠,《金城記》中曾記載:“海棠有色無香,惟蜀中嘉州海棠有香,其木合抱?!睙o需分辨其中道理,大多人總是不愿意聽進的:如此美妙的花木,何須再有芬芳?倒是別讓這香氣辱沒了她的美。人們愛她,自是愛她的全部,或許也是無法免去的、對心尖佳人的一份憐惜意。
海棠是宋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們內(nèi)心情感的寄托與外化。她是愛戀,是唐琬贈予陸游的相思意;她是春色,是李清照窗前的光陰去;她是傷情,是蔣堂離任蜀地的離別苦。海棠是細膩、優(yōu)柔、脆弱,是人們在志高遠后,夜深人靜時的慨嘆,是華美大氣之下暗存的玲瓏心思。
海棠之芳跡
《海棠譜》:宋代陳思匯集名人詩句、故事、雜錄贊美海棠花的風姿艷質(zhì)的一部作品。上卷記錄有關(guān)海棠的史實,中、下二卷記錄唐、宋諸家關(guān)于海棠的題詠。此外,上卷中還散記有關(guān)海棠栽種之法、品類之別的四五條記錄。與《全芳備祖》《錦繡萬花谷》等集相較,其歷史故事較多,詩詞摘錄較少。
《海棠記》:宋代文人沈立撰。書籍全面記述了當時所理解的海棠的栽培情況、形態(tài)特征和種植技術(shù),亦記述了海棠趣事。其中對于海棠品種的思索對現(xiàn)在的海棠研究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沈立認為,當時江西人所謂的海棠梨花之中,僅有紫綿色的才是真正的海棠。他認為海棠“花五出,初則極紅,如燕脂點點,及開則漸成纈暈,至落則若宿妝淡粉,審此則似木瓜、林檎二花者,非真者矣”。
海棠之意趣
花中十友:宋人曾端伯為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
“芳友,蘭也;清友,梅也;奇友,蠟梅也;殊友,瑞香也;凈友,蓮也;禪友,檐葡也;佳友,菊也;仙友,巖桂也;名友,海棠也;韻友,荼蘼也。仍有玉友來奉嘉賓,酒也。”
海棠無香:人生恨事之一。
關(guān)于“人生恨事”,世間流傳版本眾多,有“三恨”,亦有“五恨”之說。但無論何種說法,“海棠無香”皆在其列。而版本中接受度較高的當為《冷齋夜話》中所記載的“彭淵材五恨”:“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p>
海棠之蕓窗
未須比擬紅深淺,更莫平章香有無。雨過夕陽樓上看,千花曾有此敷腴。(張栻)
萬紅夾路笑相迎,仿佛前身石曼卿。若向花中論富貴,芙蓉城劣海棠城。(劉克莊)
空谷嫣然笑靨開,春風元自蜀山來。少陵忘汝渾閑事,更有離騷忘卻梅。(曾幾)
海棠之清音
○錦園春
醉痕潮玉。愛柔英未吐,露華如簇。絕艷矜春,分流芳金谷。
風梳雨沐。耿空抱、夜闌清淑。杜老情疏,黃州賦冷,誰憐幽獨。(張孝祥)
○點絳唇
絲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妝就。錦亭前后。燕子來時候。
誰恨無香,試把花枝嗅。風微透。細熏錦袖。不止嘉州有。(王十朋)
○水龍吟
晝長庭院深深,春柔一枕流霞醉。朦松欲醒,嬌羞還困,錦屏圍翠。豆蔻初肥,櫻桃微綻,玉欄同倚。記華清浴起,渭流波暖。紅漲膩、棄脂水。
燕子來時天氣。盡韶風、與詩為地。芳叢雨歇,霞痕日釅,英英仙意。莫恨無香,最憐有韻,天然情致。待問春能幾,五更猶是,拌今宵睡。(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