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艷
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按照這個定義,網絡課程應包含四個要素: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學習活動和網絡環(huán)境。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是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網絡版或網絡課件。網絡課程可以由多個網絡課件及數據庫、資料庫、試題庫等組成,不僅可以通過視頻、音頻、動畫、模型、文本、圖形、圖像等反映整個課程的教學要求和內容,而且可以通過依托教學平臺實現教與學的互動。
2020年2月中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琿春市教育局響應國家要求啟動線上教學。作為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筆者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線上教學中。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簡要闡述。
線上教學開始前,筆者參加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琿春市教育局、琿春市第四學區(qū)、琿春市第八小學校等單位組織的各項網絡培訓,學習了網絡直播知識、技巧和方法,并認真鉆研實踐。同時,筆者不斷充實自己,提升業(yè)務能力,積極反思原有的教育教學經驗,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使教育教學經驗與平臺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創(chuàng)新出適合自己也適合學生的有效教學策略,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學生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學習能力。
線上教學之初,筆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筆者和學生之間存在空間距離。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發(fā)音。學生在學習英語發(fā)音的過程中需要看教師的口型,之后再模仿教師發(fā)音,教師再逐個糾正發(fā)音。但在線上授課過程中,筆者不可能逐個連麥檢測、糾正學生們的發(fā)音,因此也不能及時進行個體反饋、指導。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及個體學習掌握情況教師都不能精準地掌握,這種情況下如何最大化地發(fā)揮音頻、視頻的作用呢?筆者想到了合理利用平臺中的“人人通”網絡學習空間(以下簡稱“‘人人通空間”)這個教學策略。
一、善用課后作業(yè)模塊中的語音功能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學科具有工具性,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線上教學期間,學生們在“人人通”空間中的課后作業(yè)模塊及時上傳朗讀視頻、音頻。筆者根據每個人的朗讀情況對學生們的發(fā)音進行糾正、批注,避免了學生們在上網課過程中不能跟教師一起朗讀,耳朵聽會了,但嘴卻不會說的現象。這不僅節(jié)省了教師的工作時間,而且增進了學生與教師的親切感,讓每個學生都真實地感受到了教師的關注,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個別學生為了得到優(yōu)秀獎章和教師的語音表揚,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一人多角色的表演,還有的學生能夠根據課文場景進行話劇般的場景再現。在檢查學生們上傳的視頻、音頻過程中,筆者驚喜連連,累并快樂著。
二、巧用課后作業(yè)模塊中的資源分享功能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的線上教學,使教師很難做到有針對性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已經會讀、會背,而另一部分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卻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流利地朗讀課文。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利用“人人通”空間中課后作業(yè)模塊的資源分享功能,讓聽、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根據筆者上傳的視頻進行模仿跟讀,幫助其提升口語能力。那些已經完成學習任務還想學習新知識的學生可以通過筆者上傳的較難的聽力材料或是“Lets do”的內容進行知識的替換和自我改編,強化句子結構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使班級圈成為家校溝通的橋梁
小學階段,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在學習中樂于模仿、敢于表達,對接觸到的外國文化、習俗等感興趣的目標。那么在線上教學期間,筆者是怎樣幫助學生們完成這一學習目標的呢?
筆者會在學生們上傳的視頻、音頻作品中挑選出優(yōu)秀的、有代表性的內容上傳到班級圈中,設置成家長、學生、授課教師可相互觀看、評論的模式。這樣就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有了競爭的對手,讓成績中等的學生有了奮斗和努力的方向,讓不努力、懈怠的學生感受到了緊迫感。這一做法,既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積極上進的學習氛圍,又讓家長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而激勵家長們督促和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
四、通過習慣養(yǎng)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義務教育階段,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習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十分重要,發(fā)展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那么在線上教學過程中,筆者是怎樣指導學生,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呢?筆者首先通過“人人通”空間中的習慣養(yǎng)成模塊,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激發(fā)、引導學生們按時完成教師設定的學習內容,然后以實物獎勵的方式引導學生按時完成習慣養(yǎng)成任務,最后以階段性的總結評價方式及樹立模范榜樣的方法鼓勵家長督促孩子完成習慣養(yǎng)成的英語學習任務。三輪習慣養(yǎng)成任務用時21天,學生們在不知不覺間就養(yǎng)成了每天自主學習英語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