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潔,史勁飛,戴筱筱
(武警安徽省總隊醫(yī)院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041)
近年來,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產婦的剖宮產(caesarean delivered,CD)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相關的研究發(fā)現,不同手術麻醉措施對產婦、胎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何選擇適宜的麻醉方式對產婦進行麻醉,以規(guī)避麻醉風險,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是目前產科醫(yī)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2]。進行椎管內麻醉是目前臨床上對CD 產婦進行麻醉的主要方法。此類麻醉具有起效快、鎮(zhèn)痛、肌松效果理想等優(yōu)點。蛛網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 anesthesia,SAH)、連續(xù)硬膜外麻醉(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CEA)均為臨床上常用的椎管內麻醉方法[3]。本文對在我院接受CD 術的110例產婦進行研究,旨在比較SAH 與CEA 在CD 麻醉中的應用效果。
將2016 年4 月至2021 年3 月期間在我院進行CD 的產婦11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具有進行CD 術的指征;2)認知功能正常,能夠與醫(yī)護人員正常溝通;3)臨床資料完整;4)其本人及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5)能夠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4]。其排除標準是:1)存在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2)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肝腎功能障礙、呼吸系統(tǒng)疾病或血液系統(tǒng)疾?。?)存在手術禁忌證;4)中途退出本研究[5]。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SAH 組和CEA 組(55 例/ 組)。SAH 組產婦的年齡為24 ~41 歲,平均年齡為(35.24±1.42)歲;其體質量為74 ~119 kg,平均體質量為(85.26±1.26)kg ;其孕周為28 ~42 周,平均孕周為(36.21±2.36)周。CEA 組產婦的年齡為25 ~42 歲,平均年齡為(35.26±1.78)歲;其體質量為75 ~110 kg,平均體質量為(85.26±1.52)kg;其孕周為27 ~41 周,平均孕周為(36.54±3.21)周。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SAH 組產婦實施SAH,方法是:協助產婦取側臥位,采用25 G 腰麻針穿刺其L3-L4椎間隙,穿破硬脊膜、蛛網膜至蛛網膜下腔。在確認有腦脊液流出后,將7.5 mg 的羅哌卡因注射液(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137,規(guī)格:10 mg)注入蛛網膜下腔。使產婦的麻醉平面維持在T6,然后對其進行切皮,將胎兒取出。對CEA 組產婦實施CEA,方法是:協助產婦取側臥位,采用25 G 腰麻針穿刺其L2-L3椎間隙。將硬膜外導管置入硬膜外腔,退出穿刺針,妥善固定導管。協助產婦更換為平臥位,經導管為其注入2% 的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產廠家:成都力思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8172,規(guī)格:5 mL)4 mL。全面觀察產婦的狀況,然后為其注入1.5% 碳酸利多卡因與0.25% 羅哌卡因的混合液10 mL。測量產婦的麻醉平面,至T6后開始手術。
1)觀察兩組產婦的麻醉效果。將產婦的麻醉效果分為優(yōu)、良和差。優(yōu):產婦術中的配合度較高,且肌肉松弛效果較好。良:產婦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但能夠對其實施手術。差:產婦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無法對其實施手術。優(yōu)良率=(優(yōu)例數+ 良例數)/ 總例數×100%[6]。2)觀察兩組產婦的感覺阻滯持續(xù)時間、最大感覺阻滯平面和最大感覺阻滯時間。3)觀察兩組產婦的新生兒Apgar 評分和新生兒斷臍時間[7]。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SAH 組產婦麻醉的優(yōu)良率(98.18%)顯著高于CEA 組產婦麻醉的優(yōu)良率(81.82%),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麻醉效果的比較
SAH 組產婦的感覺阻滯持續(xù)時間、最大感覺阻滯平面、最大感覺阻滯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CEA 組產婦,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感覺阻滯持續(xù)時間、最大感覺阻滯平面和最大感覺阻滯時間的比較(± s)
表2 兩組產婦感覺阻滯持續(xù)時間、最大感覺阻滯平面和最大感覺阻滯時間的比較(± s)
組別感覺阻滯持續(xù)時間(min)最大感覺阻滯平面(T)最大感覺阻滯時間(min)SAH 組(n=55)10.25±0.449.52±3.54118.26±11.26 CEA 組(n=55)11.54±0.666.32±3.66124.66±12.47 t 值12.0614.6612.825 P 值<0.05<0.05<0.05
兩組產婦的1 min 新生兒Apgar 評分、5 min 新生兒Apgar 評分、新生兒斷臍時間相比,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新生兒狀況的比較(± s)
表3 兩組產婦新生兒狀況的比較(± s)
時間(min)新生兒Apgar 評分(分)組別新生兒斷臍1 min 新生兒Apgar 評分5 min 新生兒Apgar 評分SAH 組(n=55)7.88±1.549.52±2.589.74±2.52 CEA 組(n=55)7.65±1.549.45±2.639.84±2.41 t 值0.7830.1410.276 P 值>0.05>0.05>0.05
CD 術是產科常用的術式。受術前宮縮痛、焦慮、精神緊張等因素的影響,CD 產婦的圍手術期應激反應比接受常規(guī)腹部手術者更強烈,故為其制定手術麻醉方案時應全面考慮其本人及其胎兒的狀況,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麻醉風險。CD 術屬于腹腔手術。進行椎管內麻醉是目前臨床上對CD產婦進行麻醉的主要方法。相關的研究指出,進行椎管內麻醉能夠保證產婦血壓的穩(wěn)定,防止其發(fā)生低血壓綜合征,且具有用藥量少、麻醉潛伏期短等優(yōu)點[8]。SAH、CEA 均為臨床上常用的椎管內麻醉方法[9]。為了比較SAH 與CEA 在CD 麻醉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對在我院接受CD 術的110例產婦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的1 min 新生兒Apgar 評分、5 min 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斷臍時間相比,P>0.05。這表明,對CD 產婦進行SAH 與CEA 對其新生兒結局的影響相近。SAH 組產婦麻醉的優(yōu)良率(98.18%)顯著高于CEA 組產婦麻醉的優(yōu)良率(81.82%),P<0.05。SAH 組產婦的感覺阻滯持續(xù)時間、最大感覺阻滯平面、最大感覺阻滯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CEA 組產婦,P<0.05。這表明,與實施CEA 相比,對CD 產婦實施SAH 的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提高其麻醉質量,縮短其感覺阻滯持續(xù)的時間[10]。
綜上所述,與實施CEA 相比,對CD 產婦實施SAH 的效果較好。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