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韓亞莎,杞成金,郭金麗,陶冬艷,戚貴華
摘? 要:老年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本課程深入貫徹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積極踐行《“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認真落實《“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和養(yǎng)老體系建設規(guī)劃》,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是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老年護理學課程重要的實踐教學項目,貫穿新發(fā)展理念,對接 1+X老年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和崗位實際需求,新增老年照護新技術、新規(guī)范、新業(yè)態(tài),構建項目化課程結構,應用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突出“精學科構架、強崗位需要”的職業(yè)教育特點,對高職護理專業(yè)老年護理學課程中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及應用,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老年護理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尊老、敬老、助老、愛老”的職業(yè)道德。
關鍵詞:老年護理學;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信息化教學設計;職業(yè)道德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07-0181-05
Abstract: Geriatric Nursing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nursing majors. This course deeply implements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Health Conference, actively implements the "Health China 2030" Planning Outline,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s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aging career and pension system.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project of Geriatric Nursing. Through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this study connects 1+X elderly care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ost, adds new technologies, new norms and new formats of elderly care, constructs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structure, applie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highlight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discipline structure and strong post needs". This research carries on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o the daily life care of the elderly in the geriatric nursing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improves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novates geriatric nursing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nd improves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Its aim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respect the elderly, help the elderly and love the elderly.
Keywords: Geriatric Nursing; day care for the elderly;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fessional ethics
“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是2021年云南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的參賽作品,由昆明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護理專業(yè)資深教師團隊完成,獲得當年高職專業(yè)課程二組二等獎[1]。我國教育部2014年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初次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各階段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表明我國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路徑。《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頒布,使“發(fā)展青少年核心素養(yǎng)”成為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主要依賴于學校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提高教師信息化意識、應用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及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方向[2]。教育信息化在高等醫(yī)學教育領域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更加多樣化,極大地提高了高等醫(yī)學專業(yè)教育水平和教學效果[3]。圍繞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利用各種媒體的優(yōu)勢,將各種教學資源進行優(yōu)化組合,將那些抽象、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基礎理論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我院老年護理教研室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探索[4]。教學團隊經過多年探索實踐,認真踐行《“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積極落實《“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和養(yǎng)老體系建設規(guī)劃》,構建了“雙師共導、四方協同、精準評價”項目化教學模式,以任務為驅動開展“三九七”多元化課堂教學,課程思政貫穿育人全過程,教學實施成效顯著。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課程貫穿新發(fā)展理念,對接1+X老年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和崗位實際需求,新增老年照護新技術、新規(guī)范、新業(yè)態(tài),突出“精學科構架、強崗位需要”的職業(yè)教育特點[5],創(chuàng)新老年護理教學策略,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尊老、敬老、助老、愛老”的職業(yè)道德。
(二)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程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教并重”教學理念,基于行動導向學習理論選擇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搭建智慧學習環(huán)境,構建“雙師共導、四方協同、精準評價”的項目化教學模式[6],以任務為驅動開展“三九七”多元化課堂教學,課中創(chuàng)立“三會一課”教學新思路,故事會-研討會-總結會層層深入,寓教于樂,形成對學生階梯式的培養(yǎng),以促進學生遞進式發(fā)展(圖1)。
(三)教學設計依據
課程根據老年照護職業(yè)崗位需求調研結果,對接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對接課程標準,對接1+X老年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標準證書,強化課程思政改革要求,強化“雙創(chuàng)”教育理念,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及技能學習特點,將課程教學內容重構為五個項目,并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本次參賽內容選自第二個項目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以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為指導,基于“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整合教學任務(圖2)。
(四)教學目標
課程依據崗位需求、課程標準、專業(yè)課教學需求及學情分析結果,確定教學目標:(1)能力目標。能精準分析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能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照護方案;能為老年人實施個性化照護。(2)知識目標。闡述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方案;識記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的內容;說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的注意事項。(3)素質目標。具備服務老人、醫(yī)德為先的職業(yè)精神;提高職業(yè)認同感,能吃苦耐勞,具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具有自主學習、團隊協作、專業(yè)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4)德育目標。繼承和弘揚重孝道、知感恩、傳美德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舉止端莊、文明禮貌、遵紀守法;愛國奉獻、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愛崗敬業(yè)。
(五)學情分析
本課程授課對象為三年制普通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通過前期課程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護理專業(yè)基本知識,能夠對一般病人開展評估及日常護理,對老年照護職業(yè)有一定的認同感,但依舊存在“從事養(yǎng)老事業(yè)的意志不穩(wěn)定、崗位職業(yè)素養(yǎng)不足”等問題。
(六)重點與難點
課程依據崗位需求、課程標準、專業(yè)課教學需求及學情分析結果,確定本項目的教學重點是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制定照護方案,教學難點是老年人照護方案的制定方法。
二、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新以任務為驅動的“三九七”多元化課堂教學
為達成目標,在滿足專業(yè)課教學需求的基礎上,對接崗位任務,展開“課前導學→課中研學→課后拓學”三階段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過程。組建“雙師多能”型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搭建“校-院-家-社”四方育人環(huán)境,設計“明-立-善-理-究-做-評-知-拓”九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評價、教學做評一體,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老年人日常生活照護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課前打基礎,課中深化認知、強化技能,提升素質,課后深化拓展,助力“七能力”養(yǎng)成,打造“守初心、愛老人、鑄匠魂、強技能”的高效課堂(圖3)。
(二)立德樹人,構建“職業(yè)、思政、勞動、創(chuàng)新”協同育人格局
對接老年護理職業(yè)崗位能力,以孝為主線,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育人元素,結合養(yǎng)老先進事跡,邀請老年人走進課堂,選取典型案例,滲透新時代養(yǎng)老精神[7],實現“知識傳授” 和“價值引領”有機統(tǒng)一,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組織開展養(yǎng)老系列主題活動,融大愛無疆、尚德精術、“六老”教育于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引導學生情懷敬老之心,傾注愛老之情,篤行護老之事,實現“心中有老人、崗位有奉獻、操作有標準”的“三有人才”培養(yǎng)目標。
(三)智慧課堂,“2+4+N”助力教學
采用“二平臺、四環(huán)境、多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智慧校園、學習通平臺的應用貫穿教學全過程,將學校實訓室、養(yǎng)老機構、社區(qū)、家庭四個環(huán)境有效融合;綜合使用虛擬仿真實訓系統(tǒng)、校院共建視頻資源庫、SP案例庫、PBL智慧教學、南瓊考試系統(tǒng)等多種信息技術,支持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和協作的學習,實現教學內容“三轉化”,即抽象→形象化,復雜→簡單化,難見→可視化,有效突破重點,攻克難點。
三、實施過程
在任務學習中,展開“三階段九環(huán)節(jié)”教學實施,以學習活動為主線,設計學生活動、教師活動、信息技術應用及其評價標準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下面以任務五環(huán)境與安全照護為例展示教學實施過程。
(一)課前導學(明任務 初實踐)
課前學生在平臺接收學習任務,根據任務學習課件、微視頻,小組合作設計問卷,實地調研,作出分析報告,完成學習任務,資料上傳平臺。教師根據平臺數據及學生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二)課中研學
1. 立公約,強信念
根據學情分析,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對于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激勵參與團隊合作,完成任務。通過演講、競賽等方式營造具有安全感和創(chuàng)造力的積極課堂文化。
2. 善分享,探原理
學生匯報分享課前所布置的任務學習結果,自評、互評, 引出主要教學內容,同學之間不斷互補,凸顯知識要點,解決問題,探明知識的原理。
3. 理資源,析要點
教師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講解,借助學習通等平臺以及其他教學設施、課程資源等,開展教學活動,分析任務的要點。
4. 究方法,定方案
學生結合教師所講內容,通過小組討論、團隊協作等方式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借助老年護理虛擬仿真實訓系統(tǒng)、學習平臺、國家精品課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完善方案。
5. 做照護,多體驗
教師結合案例進行規(guī)范示教,采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遠程養(yǎng)老機構導師指導和評價;實訓過程引入SP,小組合作、角色扮演、多維體驗完成照護。學生分組到養(yǎng)老機構、社區(qū)進行實踐,開展給老年人送溫暖、健康宣教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重孝道、知感恩、傳美德。
6. 評效果,促鞏固
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操作視頻、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促進學生知識的鞏固與提升。
7. 知真理,悟情懷
通過案例引入、聽故事,引導學生學會擔當、懷抱初心、心存感恩,做一個有家國情懷、勤奮向善、砥礪前行、助老為樂的人。
(三)課后拓學(拓應用 巧遷移)
課后通過學習通等平臺下發(fā)拓展訓練任務,引導學生完成測試,書寫關懷日記,申報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養(yǎng)老項目。
四、教學評價
采用家庭、照護機構、學校教師和學生評價,將過程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對教與學全過程的評價。全過程精準化考核學生的德育、素質、知識和能力目標的達成程度[8](圖4)。
五、教學成效與特色
(一)任務驅動,智慧教學,達成教學目標
通過以任務為驅動的“三九七”多元化課堂教學,層層遞進,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能有效完成個性化照護方案,學習效果明顯提升;通過小組合作、養(yǎng)老機構實踐、體驗式教學、角色扮演、頭腦風暴,學生綜合能力明顯提升,圓滿完成教學目標。三維立體動畫、圖片、視頻、游戲等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為學生提供更形象、更生動、更豐富的直觀材料,更利于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二)契合崗位,課證融通,強化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
教學內容設計契合老年照護崗位需求, 將老年護理課程內容與1+X老年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標準證書課程內容進行了對接融合,做到任務和技能點的有機對接,通過養(yǎng)老機構、社區(qū)老年活動中心、家庭的實踐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技能的同時,以孝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重孝道、知感恩、傳美德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實踐活動中收到老人的感謝信,增強學生的職業(yè)認同和對未來從事養(yǎng)老行業(yè)的信心。
(三)教學相長,師生共進,創(chuàng)新護理服務
課程團隊圍繞課程建設,推進“三教”改革,課堂延伸學生培養(yǎng),以學科競賽為抓手,促進學生成才。本課程中的兩個產教融合項目,在養(yǎng)老機構專家的全程參與指導和評價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并在省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競賽中取得顯著成績。
(四)搭建“四方協同”育人平臺,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
課程搭建校-院-家-社“四方協同”育人平臺,依托社區(qū)衛(wèi)生專家和養(yǎng)老機構專家,秉承“引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共建“雙師多能”型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專家全新的管理理念、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經驗,既豐富課堂教學,又提升了教師隊伍質量。對接崗位需求和課程標準,采用層層遞進的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三會一課”教學新思路和“二平臺、四環(huán)境、多手段”的教學方式。
六、反思與改進
(一)研發(fā)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
落實“三全育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學生為中心”開發(fā)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將老年人照護的職業(yè)標準、思政要素等寫入到教材當中,弱化“教材材料”特征,強化“學習資料”功能。通過教材的改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二)加快“四方”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緊密聯系軟件制作公司,加強老年護理虛擬仿真教學環(huán)境建設,技術更新資源并開發(fā)新項目內容,依托“四方”師資,完善老年護理線下教學資源庫建設,優(yōu)化臨床案例庫。
參考文獻:
[1]2021年云南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名單的公示[EB/OL].https://jyt.yn.gov.cn/web/c5dab59b8d3e40c7802fcb569eebb0ca/d73d3a734e974c45844e9b2c988aa9f5.html.
[2]何濤,黃金敏.高職生理學信息化教學設計:以ABO血型鑒定為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1):60-61.
[3]方國恩,劉斌,謝長勇,等.軍醫(yī)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7):54-56.
[4]Barreto de Carvalho F P, dos Santos Silva G W, Simpson C A. Cognitive Ability in Elderly in a City in Northeastern Brazil: An Analytical Study[J].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6,6(9):712-721.
[5]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fā)〔2019〕4號[Z].2019-01-24.
[6]Yan Zhoumet, Chang HuiChen, Montayre Jed, et al. How does geriatric nursing education program change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working intention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Nurse Education Today,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22,108:105161.
[7]Geriatric-Palliative Care Units Model for Improvement of Elderly Care - Open Access Library[EB/OL].https://www.oalib.com/paper/6266633.
[8]A critical analysis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practice guided by Leininger's theory of culture care diversity and universaity-Open Access Library[EB/OL].https://www.oalib.com/paper/84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