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wèi)東
(青海地方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西寧 810003)
當前,城市發(fā)展不斷加快,大城市、特大城市越來越多,道路交通設計和城市發(fā)展的速度、質量息息相關,同時,交通設施能夠直接反映一個城市的發(fā)展狀況,它可以說是城市整體形象的直觀展現[1-5]。有數據顯示,在我國城市發(fā)展實踐中,交通工程問題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大城市中較為常見,比如說,交通擁堵等,究其原因,就是在進行城市設計的時候,沒有從很長遠的角度考慮,僅僅是著眼于解決眼下的一些問題[6],這對于城市長久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合理設計道路以及交通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城市道路的范圍,指的是兩側紅線之間的空間范圍;城市道路的組成元素就是各種車行道(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起到美化空間、緩解眩光的作用);排水系統(tǒng)(用于排水),例如:雨水管、邊溝、街溝等;交通設備(作用是保證交通有效、安全),例如:紅綠燈、各種交通標識等。
總體而言,對于城市道路來講,其具體特征包括如下幾方面:組成非常復雜,功能多樣化、非機動車以及行人的數量龐大城市道路的交叉口非常多,組織交通的難度就非常大、城市道路周邊有非常密集的建筑物、城市道路在景觀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7-9]。
2.1.1 城市快速路
通常而言,城市快速路是建設在車流量非常大的道路上,它甚至可以貫穿整座城,或者是繞城一周,它可以很好地連接城市的各個中心,與此同時,它還是對外地交通進出口,有著很強的聚集能力,所以,在設計城市快速路的時候,必須要有很強的前瞻性,需要結合城市的發(fā)展方向以及城市發(fā)展對交通的具體要求,科學合理地設計城市快速路。
2.1.2 城市主干路
設計城市主干路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它的實用性,在其兩側,需要設計隔離帶,把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分開[10],在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城市的交通狀況,同時,在設計一些交通交匯處時,一定要采取相應措施,避免出現交通擁堵的現象。
2.1.3 城市次干路
城市次干路和城市主干路一起,形成了城市干路網,干路網會讓城市的各個部分有效連接在一起,它發(fā)揮著很好地集散交通的作用,它是城市中數量最多的道路,在城市次干路上,不再設置單獨的非機動車道,在交叉后不需要設置立體交叉,必要時做擴大處理即可,在次干道的兩側,可以有吸引人流量的公共建筑。
2.1.4 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服務功能,它和次干路相連接,然后同時連接一些工業(yè)區(qū)、居民區(qū)的內部道路,在城市之路的兩側,也可以設置吸引人流量的公共建筑。
2.2.1 出行功能
出行功能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它能夠為廣大市民的出行提供極大的方便,很好地滿足了市民們各種出行要求,城市道路的等級不同,車輛出行的規(guī)律就不同。
2.2.2 景觀功能
城市道路同樣是城市的重要組成,城市在不斷發(fā)展,城市道路的景觀功能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道路沿途的風景,彰顯著一個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形象的展現。
2.2.3 城市構造功能
在進行城市規(guī)劃的時候,確定城市用地的范圍、特性后,首先設計道路網,這就說明了城市道路交通設計在城市設計中的重要性,通常而言,城市主干路就是城市的骨架,支路則是連接著生活小區(qū),城市的發(fā)展也是沿著城市的骨架向周邊延伸。
2.2.4 公共空間功能
當前,城市開發(fā)的力度、密度都在不斷增加,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加,這就凸顯出城市道路的公共空間價值。城市道路在光照、景觀、通風等方面發(fā)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它還為一些公共設施(例如:電信電力的網線、排水管道等)的建設提供了空間。
2.2.5 防災救災功能
城市道路有著非常重要的防災減災的作用,比如說遇到地震等災害時,它可以為人們提供避難的場所,在發(fā)生火災時它可以為消防救援提供快速通道,在火災發(fā)生時,一些自帶防火功能的建筑發(fā)揮著很好的防火帶作用,阻止了社區(qū)之間的火勢蔓延,因此,我們在設置城市道路的寬度時,一定要高度重視,盡量將各種災害的損失降至最低。
2.2.6 綠化功能
城市道路綠化,指的是在道路的中間帶、側帶、分隔帶、平交路口、路兩側的停車區(qū)域以及一些邊角空間里栽植綠植,讓城市道路充分發(fā)揮降低汽車尾氣污染,凈化城市空間的作用。綠化功能也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它將城市各個地方的綠化連成了一個整體,在調節(jié)城市氣候,遮陽防風、吸塵降噪、優(yōu)化城市衛(wèi)生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均發(fā)揮非常積極作用。
2.3.1 交通流組成
在我國,城市道路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交通道路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混合交通。混合交通會讓交通運行更加復雜。在城市道路中,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的相互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這就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率。在前文中我們提到,城市道路的組成很復雜,比如說,機動車包括貨車、汽車、客車以及摩托車等等,結合車輛在大小方面的差異,又分為大型、中型、小型三種。有學者通過分析交通事故的相關數據,得出結論,貨車、大型車輛、摩托車這三種是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影響最大的車輛種類,在城市道路中,中型和小型車的占比比較多,小型車交通流的行駛是比較平穩(wěn)的,同時,視距條件也相對較好,所以,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概率是相對較小的,如果在交通流中,中型車輛和大型車輛的占比有所增加的時候,就會對原本相對穩(wěn)定的交通流產生極大的干擾,因為會影響后方車輛的視距,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概率。
2.3.2 交通流在時間方面的分布特征
機動車交通流的時間分布特征:在城市道路中,交通流的峰值變化不很明顯,基本上就是雙峰曲線,在早高峰、晚高峰機動車的出現時間相對均勻,沒有平峰、高峰之分,一些通行能力飽和的路口,在白天的通行負荷也是非常大的。非機動車交通流的時間分布特征:大型城市的居民,大都選擇中午不回家,因此,非機動車有非常明顯地早高峰和晚高峰,通常而言,早高峰的時間要比晚高峰的時間要短,但是,早高峰的峰值卻相對大很多,中小城市的非機動車交通流,是非常明顯的四峰型曲線:早高峰、午前高峰、午后高峰、晚高峰,晚高峰要小于早高峰、午前高峰和午后高峰要小于早晚高峰。
2.3.3 交通流的分布特征
機動車交通流:就大城市而言,因其范圍大、市民出行的距離非常長、交通結構非常復雜、交通管制的措施非常多,基本上可以實現市內交通和過境交通的分流、貨運和客運的分流,大城市老城區(qū)、外圍和城市中心交界區(qū)、路段和交叉口的車流量相對較大,極易發(fā)生交通堵塞的狀況,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中心城區(qū)的配套設施非常完善、就業(yè)崗位多而且相對集中,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是非常強大的,它不光是要為市區(qū)的居民提供相應的服務,還為整個城市的居民提供服務。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的發(fā)展,主要沿著交通軸線進行,這些城市因為它的范圍相對小,機動車保有量不是很高,道路不夠完善,城市交叉口的流量不大,且服務的整體水平非常高。一般而言,有著相對較大的過境交通流量。交通流的發(fā)展趨勢以及相應的發(fā)展措施:在大型城市,新城區(qū)和老城區(qū)的交通壓力都在不斷增加。主干路非機動車道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交叉口逐漸成為了城市交通的堵塞點。在大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高,市民出行結構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大型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越來越嚴重。
以A市的城市道路工程為例進行分析,這一工程的線路經過了繁華的商業(yè)區(qū)、醫(yī)院,一些公共設施、公交樞紐也集中在這一路段,在高峰期,停車難、交通擁堵、機非搶道的現象時有發(fā)生且日益突出,這一工程是城市主干路,在設計的時候,要求把機動車的車速設計在40km/h左右,道路路基總寬度是32m。工程建設相關人員,務必要綜合結合多方面的實際狀況進行設計和施工,以讓工程建設施工的可行性、合理性、實用性得到保證。
從理論上講,我們可以將該工程的道路細分為四種類型: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快速交通的主力和基礎,可以為市民的日常出行創(chuàng)造更多的便利,可以為城市交通事業(yè)實現更好的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精準的服務,我們要積極強化交通系統(tǒng)內部之間的聯(lián)系,在第一時間疏導交通,緩解交通壓力。當城市道路發(fā)生交通擁堵的時候,城市快速路可以及時發(fā)揮疏導作用,可以非常精準地對接各種交通路線,讓城市道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城市道路對外運輸能力得到了提升,運輸范圍得到了擴大。城市主干路通常是指城市展開對外交通、城市組團聯(lián)系的主力,對于行駛在城市主干路上的機動車,車速一定要保持在正常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城市主干路設有六條車道,然后在交叉口配合使用拓寬措施,以讓過往車輛能夠高效通行,這會讓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得到極大地提升,通行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在國內,很多城市主干路的沿線,會設有一些服務性場所,比如:加油站、餐飲場所、住宿場所、停車場等等。次干路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交通性次干路,一種是生活性次干路,在多數城市中,次干路的兩側會有一些公共建筑和一些居民小區(qū),這些建筑多數都發(fā)揮著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性功能,它可以起到非常顯著的交通壓力緩解作用。支路兩側,也可以建設公共建筑、居民小區(qū)、商業(yè)性建筑等,有些城市會將公交專線、自行車道建設在支路上。在設計城市道路的時候,設計部門一定要借助多種渠道對城市道路的實際狀況進行非常全面地了解,使用多種方法,全面采集各種相關信息,對城市道路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綜合地分析,同時,一定要深入了解在施工實踐中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后立足于實際狀況,結合科學的分析結果開展相關的設計工作,保證設計出來的城市道路能夠極好地滿足城市交通的實際需求。
設計交通設施,是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重點。交通設施不僅僅是保證了車輛的順利通行,更重要的是保證交通的安全,因此,在設計城市道路的時候,必須要將保證通行安全和通行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將各種交通設施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比如說,在設計標志線的時候,可以適當設置提前量,這樣,駕駛人員可以對道路通行狀況有一個更加精準的了解,道路交通也會因此更加順暢。在本文分析的這個工程中,要保證工程設計方案詳細、高效、可行,將各種交通設施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設計環(huán)節(jié)可以參照交通組織的具體策略,切實增加沿途每個要素的協(xié)調能力,同時,完善配套控制要求,需要重點管控的要素有交通管理、地下空間設計、交通系統(tǒng)等等,這些都是在交通設施實踐中一定要充分考慮的重點因素。
在設計橫斷面的時候,要對各種元素以及道路布置狀況有一個非常充分的了解,這樣設計效果才能得到極好地保證和優(yōu)化,要科學選擇橫斷面形式,盡量不要出現物理分割的狀況,這樣,道路空間的使用率才能得到極大地提升,同時,還要對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進行合理地分割。可借助高差設計的方式進行分隔。充分考慮交通網建設狀況,對道路的功能進行全面、科學地分析,道路功能要和道路周邊的各種樞紐、軌道交通等設施完美結合,然后將其視為一個整體進行論證和分析,在對城市交通功能進行改善的時候,也要對其他道路的功能進行科學地調整。
在城市交通系統(tǒng)中,生活性道路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滿足市民的短途出行要求,因此,在設計的時候,要高度重視生活性道路的安穩(wěn)性,然后在這一基礎上,讓生活服務設施的設計水平得到提高。將生活服務和交通設計完美結合,在城市道路建設時,要合理設置道路的密度,這樣,道路的運輸會更加便利、更加高效。
在設計交叉口必須要滿足幾點要求:一是交叉口必須要和道路流量相適應,結合城市交通的實際要求進行設計;二是要對道路空間進行合理地規(guī)劃,以便于車輛順暢通過;三是要合理增加交通節(jié)點,有目的地改善交叉口的交通狀況。在設計城市道路的時候,為了保證交叉口車輛、行人可以順暢、安全地通過,要盡可能地縮減交叉口路緣石的大小,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車輛行駛的速度,同時,在交叉口的位置,還要對大型車輛轉彎時候的內輪差進行綜合考慮。在布置公交站點的時候,要結合乘客的實際需求,盡量縮減站牌到交叉口的距離,盡可能為乘客乘車提供便利。
在對交通路段進行設計的時候,要認真地考慮行人通過道路的空間和時間,確保行人的安全。要采取盡可能多的有效措施,將干擾交通的因素降至最少。在一些很寬的馬路上,不能設置人行橫道,因為沒有安全島或者是信號燈,行人在過馬路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而且難度也很大,加之,在寬的道路上有很多干擾駕駛員的因素存在,駕駛員的能力和精力都非常有限。通常情況下,一些寬的道路,僅在交叉口才會有人行橫道,而在道路中是否加設人行橫道,要看實際的交通狀況作決定。建議一些非主干道、人行橫道的寬度設置在3米,主干道人行橫道的寬度建議設置6米,要結合行人的實際需求適當增加通行的能力。假設是在城市中心商務區(qū),要盡量減少行人過街間距;其他一般性區(qū)域,考慮到行人數量不多,要對人過街行間距進行非常嚴格地控制。
城市道路工程管理創(chuàng)新涉及到三個方面:一是,在日常管理工作實踐中,積極完善智能管控系統(tǒng),以此提高城市道路運輸的管理能力;二是,切實提高交通工程的應急管理能力,保證各種交通問題均可得到高效地解決;三是,積極健全交通決策系統(tǒng),以讓當下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確保城市交通早日實現現代化,推動交通事業(yè)實現更好地發(fā)展。
這一方面的工作主要涉及提供最新的出行信息、道路車況信息、地圖導航信息等,為廣大出行者選擇最合適的出行工具提供數據參考,這些信息務必要做到及時更新,這樣信息化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才會得到保障。如果遇到大型交通事故,我們可以借助智能大數據等及時向道路上的出行者提供最新的進展狀況,然后積極配套大型交通事故的應急預案,這讓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得到了極好地保障,同時,也讓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切實提升。
我們可以借助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施道路車輛實時管理工作,在這一工作實踐中,可借助智能管理系統(tǒng),創(chuàng)建智能公交、自行車管理系統(tǒng)、公共交通工具調度系統(tǒng)等,使用這一方法,可以讓每一種車輛均可結合城市交通的實際狀況更好地為城市交通提供相應的服務。交通管理部門一定要將自己的職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根據服務對象之間存在的不同,對車輛運營狀況和車輛管理方案進行深入優(yōu)化。
當下,我們在設計建設城市交通道路的時候,一定要切實遵循“以人為本”這一基本原則,對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務必要高度重視,尤其是要高度重視城市交通工程的發(fā)展狀況,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現代化的規(guī)劃設計理念的基礎上,讓城市道路管理的實際水平得到切實提升,同時,在城市道路交通設計和管理等相關工作中,一定要積極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各種先進技術、各種交通資源的使用率,為促進城市交通事業(yè)實現更好地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