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芳,田秀梅,谷怡霏,高 飛,戰(zhàn)同霞
(濰坊醫(yī)學院護理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線上學習是一種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教學活動,通常又被稱為遠程教學和在線學習[1],主要特點是學習成本低、學習時間靈活且不受地理空間的限制[2]。近幾年來,在線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未來線上學習將取代線下學習逐漸成為授課的重要方式。前期針對線上學習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自律性差,以至于不能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影響線上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3]。文獻閱讀發(fā)現(xiàn)目前對于線上學習的自我干預方案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構建一個學生自我管理干預方案,應用于健康評估課程線上學習過程中并探討其應用效果,以期為班級線上課程學習管理的改革提供參考。
以山東省某醫(yī)學高校2019級護生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以班級為單位選取性別比例、成績占比、學風班風相似的班級團體,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人,兩組年齡均在18~22歲。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學習倦怠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試驗組班級學習管理方法 試驗組根據(jù)班級排名分組,每組4人,按照排名10、20、30、40等差序列分組。本次干預性實驗共實驗觀察14周。根據(jù)干預方案進行干預實驗,干預方案的構建以班干部為核心、以班級為單位,通過與學生溝通、與教師協(xié)調,對學生線上學習從認知、情感、行為等[4]方面進行干預,以增強線上學習中“我”的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具體干預內容如下:
(1)個人層面包括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包括線上課程、隨堂測試、翻轉課堂答題量等);每月一次明確核心學習目標,制訂階段性計劃;組成學習小組,每2周提交與組內同學討論交流學習的具體截圖。
(2)助教層面包括助教需以身作則,學習態(tài)度積極進取,及時完成作業(yè)等,樹立榜樣模范作用;每2周按照干預方案要求上交截圖;及時反饋教師有關線上教學任務信息;每月分享榜樣同學學習方法與技巧。
(3)根據(jù)學生學習效果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2 對照組班級學習管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隨訪管理,學生按要求自主進行課前預習、課堂聽講,完成課堂練習及課后作業(yè),以教材為中心進行總復習考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均與試驗組相同,兩組同時完成全部教學任務。
(1)大學生倦怠水平。采用連榕編制的大學生倦怠量表,該量表共20道題,分為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3個維度。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完全不符合”為1分,“完全符合”為5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則倦怠程度越嚴重。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5,分半信度為0.880,每個項目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在0.408~0.762,3個分量表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是0.914、0.799、0.704,驗證性因子分析的各項指標在0.87~0.91之間,是較好的擬合模型。問卷中每一項目均采用5點評分,根據(jù)問卷的結構特點取理論均值3分為參照值。本研究將學習倦怠總均分高于3分即總得分高于60分的被試視為學習倦怠者。
(2)線上學習平臺數(shù)據(jù)。學期末收集健康評估課程線上學習平臺數(shù)據(jù),具體包括課堂簽到情況、學習時長、互動分數(shù)、平時成績、學習進度評分、學習習慣、章測試成績、期末測試成績等。
采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雙人錄入數(shù)據(jù),并檢查糾錯,以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正態(tài)分布資料采用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資料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試驗組干預前后學習倦怠比較(±s,分)
表1 試驗組干預前后學習倦怠比較(±s,分)
干預前 干預后 t P總分 58.31±9.70 57.95±7.93 0.314 0.754
表2 兩組線上學習時長、線上互動分數(shù)、期末成績比較(±s)
表2 兩組線上學習時長、線上互動分數(shù)、期末成績比較(±s)
項目 試驗組 對照組 P線上學習時長(h) 11.20±0.14 9.14±0.164 0.03期末成績(分) 90.30±9.06 86.78±10.72 0.04線上互動分數(shù)(分) 9.28±0.23 6.28±0.144 0.02
在線上學習過程中,由于師生在空間上的分割性,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包括:群體性學習氛圍的缺失、學生學習的孤獨感以及低自律性[4]。作為高?;鶎庸芾碜罨镜墓ぷ鲉卧?,班級組織是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同時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更影響學生個體的學習生活。班級即為團體,班級管理水平即為團隊效能大小。影響團隊效能模型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組織環(huán)境,它包括結構、戰(zhàn)略、氛圍、文化和薪酬體系等。將團隊效能模型套入班級管理中不難得出,其結構=班干部組成,戰(zhàn)略=班級目標,氛圍=學習氛圍,文化=班級主體所推崇的價值觀念,薪酬體系=獎懲監(jiān)督制度。要使班級管理效能最大化,就必須充分調動其骨干結構——學生干部的管理。
針對以上情況,基于團隊效能理論,本研究構建了大學生班級線上學習自我管理干預方案。如分享榜樣同學學習方法及技巧、組建學習小組團體學習,降低學習孤獨感;在班級管理方式上更改班級管理結構,添加了助教這一角色,助教只針對該課程班級學生的學習管理,分工明確,極大地提高了助教這一角色的工作效率,且助教上傳下達,幫助學生解決了很多課業(yè)問題;在學習團體上引用團隊效能模式,以團隊帶個體,以個體促團隊。結果發(fā)現(xiàn),個體參與度較高,主動參與者占62.82%,看到團隊內有人討論能自覺加入的比重為34.62%,試驗組學生線上學習時長、互動分數(shù)、期末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本方案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習成績。
學習倦怠是倦怠這一負面心理現(xiàn)象在學習領域的展示。張治宇等[5]對學習倦怠的定義各有理解,但學習倦怠的基本內涵是相似的,都是指因個人因素及外部因素共同導致的學生處于學習效率低、學習行為不當?shù)囊环N不良狀態(tài)。根據(jù)許紅波等[6]的總結,學習倦怠的成因包括學習壓力過大、學習目標缺失、自我效能不足。
本研究從學習目標缺失、自我效能不足兩方面入手,采取措施降低樣本的學習倦怠水平。但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干預前后學習倦怠水平無明顯改變(P>0.05)。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與干預時間短暫、學習習慣不夠持久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評估工具針對性不強有關。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旨在通過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3個維度來評估學生的學習倦怠水平,該量表對于測定學習倦怠水平來說是較好的擬合模型。但研究[5]顯示,大學生整體的學習倦怠程度并不是特別嚴重,多數(shù)研究結果顯示為中等程度的倦怠水平,且學習倦怠水平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不絕對,學習倦怠水平高的學生,可能會因自身基礎好、復習范圍包括考試要點等偶然性因素的影響而成績顯著。學習倦怠水平低的學生,可能由于課業(yè)量大,剛剛掌握的學習方法尚未融會貫通及其他偶然因素的影響而成績不理想。
因此,以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作為評估工具稍有欠缺,后續(xù)研究中將追加其他更好體現(xiàn)學習倦怠水平對學習成績影響的相關評估工具。有專家[5]提出高峰體驗措施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倦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實訓教學來提升學生某方面的技能,使之產生高峰體驗,獲得學習優(yōu)越感,從而提升學習內生動力。
總之,針對線上學習脫離師生與課堂[6],線上學習不適應、自律性差,線上學習管理與引導不平衡[7]的現(xiàn)狀,采取班級線上學習自我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另外。教師可以變換課堂模式,通過課堂討論、教學情境設計等[8]加強教學互動,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線上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