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大家好!我是2021屆高考畢業(yè)生。從我這一屆學生開始,我們省就開始了“3+1+2”的選科模式。雖然作為第一屆的考生,選科確實給我們增加了不小的壓力,但它同樣成為我們發(fā)揮擅長學科的動力,給我們在圓夢高考的路上增加信心與期望。
在選科時,我認為首先必須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不要因為周圍的言語而改變了自己的方向;其次適當聽取老師以及父母的意見,根據(jù)自我的事實情況以及成長路上的某些定律,選擇自己所想走的路;最后,如果你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夢想,那就努力拼搏吧!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下我是如何選科,以及填報志愿的時候需要了解什么內(nèi)容。
在高一開始的時候,我的所有科目成績都是較為平均的,成績還不錯,但就是理科底子比較弱。一開始大家都是鉚足了勁拼命學,我也不例外,我的數(shù)學和物理甚至沖刺到班級前三。雖然這給了我一點學習理科的信心,但是對于理科底子較薄的我來說,很快就到了該焦慮的時候。三分鐘熱度過去了,我的理科成績一下子跌入谷底,我成為文科的強者,理科的弱者。當然我的心態(tài)并沒有因此而被“壓垮”,因為我對文科總是產(chǎn)生著莫名的好感,選歷史我也可以接受。只是我的班主任覺得選擇歷史多少會限制志愿的填報,但他依舊尊重我的意愿并且鼓勵我選歷史也不賴。
我從小方向感就極差,連中國的各個地理位置都分不太清楚,雖然父母時常會在寒暑假帶我去游覽各地的名勝古跡。我父親還是一名工程師,他經(jīng)常會在旅游時告訴我當?shù)氐牡匦魏吞厣?。我迷迷糊糊聽著,但我還是一竅不通。地理是學不下去了,就只有生物、政治、化學可選擇了,我先選定了政治,因為政治一直以來都是我的強項,也很少在這個科目上花功夫,但是收獲的成績經(jīng)常是令人雀躍的。
我在生物與化學之間猶豫了許久,首先在成績上它倆就不相上下,當然也屬于是半斤八兩。我原來蠻喜歡化學的,也在高一時花過不少時間去研究和摸索,雖然成績總是不太理想但是我還是憑著興趣去積極探索。但在高一期末時,我被化學老師叫去了辦公室,看到了他失望的眼神以及唉聲嘆氣的模樣,他說:“我知道你最近花了很多工夫在學化學,我也看到你的努力,可你卻連最基本的公式都沒有搞明白,這就不好辦了?!睆哪菚r起,我對化學的好感就越來越少。
最終,我在選科表上寫上了歷史 、政治、生物。母親說:“決定好了嗎?不改了?”我點點頭,胸有成竹地上交了選科表。我的這個選科方案并不熱門,班主任也感到很詫異,找我去談話。她問我的夢想是什么?我害羞地說:“可能是作家吧,反正就是文字工作方面的”。本以為班主任會覺得我不切實際,沒想到她對我說:“有目標很好,不說遠的,咱們省內(nèi)的深圳大學、中山大學等都有相應的專業(yè)可以供你選擇,老師相信以你的能力可以考上。我看你選了歷史,這個方案與你想選的專業(yè)是相當匹配的,加油!”我也在網(wǎng)上了解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選科屬性偏文科,一般招生時只會要求選擇歷史,對剩下的兩科的并沒有要求,所以選我比較擅長且喜歡的科目就好。
老師的話,給了我成倍的信心,讓我學習更加有動力。時光荏苒,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是深圳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一名學生,追夢進度又快了一點。上了大學后,我有了更多的閱讀時間,閱讀能夠讓我沉浸在靜謐的世界尚且不被打擾與煩惱,只與文字細細交流。在閱讀無數(shù)書本之后,我也幻想著成為作家的模樣,文字可以治愈一切的傷痛,當我提筆寫下近日的不悅時,不悅早已化為強有力的文字鼓勵著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