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知識論壇打造的“共享學習空間”關注共同體知識的增長,重視學習主體的話語權,注重促進教育教學的觀念更新,旨在提升學習者的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南京市白云園小學基于知識論壇,從提升效度、發(fā)展個性、記錄過程、完善評價體系、升級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打造彰顯學校文化、體現辦學特色的“共享學習空間”新樣態(tài)。
【關鍵詞】知識論壇;共享學習空間;共同體知識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8-0039-02
【作者簡介】張高潔,南京市白云園小學(南京,210036)黨委書記、校長,高級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
知識論壇是一種多媒體數據庫,其設計初衷在于增強共同體成員的創(chuàng)建、改進知識能力和組織能力,重視合作、探究、分析和創(chuàng)新。[1]新課改學習方式指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提倡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實現教學方式變革。南京市白云園小學(以下簡稱“白小”)主張依托知識論壇打造“共享學習空間”,通過數字化學習向知識創(chuàng)新學習的轉變,實現學生知識構建過程的可視化,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實現以兒童為本的個性化教學。
一、基于知識論壇打造“共享學習空間”新樣態(tài)的價值
其一,基于共同體知識增長的特質。知識創(chuàng)新工作就是推動知識實踐共同體創(chuàng)新的工作。學生引以為榮的不是頭腦里有什么,而是他們?yōu)楣蚕砜臻g的知識作了什么貢獻?;谥R論壇打造的“共享學習空間”為促進學生的知識增長提供了可能。
其二,基于話語權的特質。知識論壇主張尋求共同理解而不只是達成協(xié)議。學生可以在“共享學習空間”中自由表達觀點,并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這是共同體知識進步的路徑。“共享學習空間”的話語權特質會讓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具有生長力和創(chuàng)新性。
其三,基于觀念更新的特質。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查找資料并在“共享學習空間”的點評欄中進行論證判定。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批判性理解,將眾多思想進行聯(lián)系,做出決策并解決問題。在“共享學習空間”中,觀念的更新意味著向真理逼近。
二、基于知識論壇打造“共享學習空間”新樣態(tài)的實踐策略
一是借助數據找準最近發(fā)展區(qū),提升“共享學習空間”效度。一般說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依靠個人教學經驗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判斷,從而形成教學決策。然而,要提高“共享學習空間”的教學效度,就需要嘗試利用“前測數據”來了解學生的已有經驗,對教學進行定位,找準新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二是借助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彰顯“共享學習空間”個性。教師應根據學情分層設計學習任務,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嘗試繪制思維導圖。如不同的學生在閱讀同一作品時,閱讀、理解、分析及表達能力都存在差異。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自我建構,并利用知識論壇分享、交流,促進綜合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彰顯“共享學習空間”的個性。
三是借助數據積累記錄學習過程,實現“共享學習空間”可視化?!肮蚕韺W習空間”記錄學生發(fā)表短文、互動交流的情況,可追溯思維的發(fā)生、改進過程,使知識建構過程可視化。教師借助“共享學習空間”的實時評價分析工具,能及時捕捉學生關注的焦點話題,發(fā)現互動交流中的“意見領袖”和“邊緣人物”,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進程,進行差異化學習指導。教師還可以通過平臺為學習者提供適合的學習路徑,使其不僅能緊跟自己的步調,還能按照有效的順序進行學習。
四是設計資源包,完善“共享學習空間”評價體系。利用“共享學習空間”進行習題正確率數據的采集,為錯題類型的分析提供依據,為教師備課做支撐,為資源包提供素材。這不僅意味著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有利于完善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為減負增效服務。教師可以基于大數據繪制折線圖呈現學生的學科發(fā)展狀況,用餅狀圖呈現學生綜合發(fā)展狀況。
五是啟動智慧教室,升級“共享學習空間”教育教學環(huán)境。智慧教室的啟動為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提供可能。在技術層面上,智慧教室實現了物聯(lián)網技術、網絡科技、富媒體資源及人工智能的融合。在教學層面上,基于知識論壇打造的“共享學習空間”以問題為導向,營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促進學生“動手做”的學習環(huán)境,注重個性化體驗和探究性學習相結合;構建分層差異化學習的環(huán)境,同時引導師生雙向多向交互學習。
三、基于知識論壇打造“共享學習空間”新樣態(tài)的研究思考
其一,與大數據同行的未來仍離不開理論學習。在基于知識論壇打造的“共享學習空間”新樣態(tài)中,學生需要運用大數據分析對大量的可能性假設進行驗證,并遇到更多的可能性、不確定性和風險性,也就需要更為深度的理論學習。
其二,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促進了發(fā)現世界的可能。我們仍要重視人類的智慧、獨創(chuàng)性、創(chuàng)造力等數據不能預測和解釋的事物。
其三,教學模式變革對教師提出挑戰(zhàn)。師生在知識論壇打造的“共享學習空間”新樣態(tài)中的角色更像“合作者”。師生在互動學習中將產生更有價值、更高效的成果。學生能夠得到圍繞概念和方法而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教學,從而實現學業(yè)水平的提升,進而提出更多學習需求。因此,學校需要挑選、培養(yǎng)、管理并留住具備知識論壇教學樣態(tài)及線下教學能力的教師。
【參考文獻】
[1]索耶.劍橋學習科學手冊[M].徐曉東,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