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璇
摘要:初三年級的英語課堂只注重知識的總結歸納,為了讓學生在復習中做到熟能生巧,熟練掌握的能力,教師大多會進行反復練習、反復糾錯,但其中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實際感受和體驗,課堂內(nèi)容沉悶,復習的效果不佳。正因如此,“情感-交往”型課堂在初三復習階段仍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情感交往的課堂更能夠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進行,這應該是教師必備的教學素質(zhì)。本文針對情感交往對初三英語課堂教學的意義進行闡述。
關鍵詞:情感交往;初三英語;
引言:打造“情感-交往”型課堂是朱小蔓教授領銜的“教師情感表達與師生關系建構”項目提出的一個概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語言如果沒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動,就會蒼白無力,索然無味?!蹦敲蠢蠋熢趯嶋H上課過程中都會發(fā)現(xiàn),有情感的進行表達時,一堂課能夠事半功倍地完成,尤其是針對初三這樣的畢業(yè)班。當然,情感表達不是老師一味地教導,還需要強調(diào)學生和學習內(nèi)容、學生間、自我間的交往。當學習在情感的指導下逐步變?yōu)樽栽?、自主、自覺的行為時,學習的過程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一、初三英語課堂進行情感教學的意義。
(一)情感教學對學生學習的作用。
1、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
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教師情緒變化也會帶動學生情緒的變化。如果一個老師在課堂上熱情地進行教學,學生就會受到影響,認真地聽課,主動去思考。反之,如果老師自身的情緒就比較低落,學生也就會產(chǎn)生厭煩,甚至更有的學生漸漸不再喜歡學習英語。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緒呢?一、上課之前,老師可以私下找學生溝通討論,聊聊學生最近學習的興趣,學習壓力等,這會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更愿意同老師進行交流。其次,課堂上,老師要對學生好的方面,提出表揚,老師的評價對讓學生更有自信心,從而更愿意深入課堂學習。再者,下課之后,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分析討論,能夠更明確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在這樣良好關系的建立之下,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熱愛。
2、利用情境幫助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目前,初中英語教師多數(shù)采用板書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形式枯燥,學生不能夠完全地理解,不能夠保障學生高效地學習。教師應該逐步完善自己的教育形式,通過多媒體設備輔助進行,比如播放英語課本的音頻,讓學生直觀看到,幫助學生理解。通過這樣的改變,學生可以產(chǎn)生共鳴,幫助學生學習英語。
3、營造語言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
教師除了能在情緒上調(diào)動學生外,還可以利用某些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語言可以包括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可以是對學生回答問題時的點頭同意,學生懼怕回答問題時的眼神鼓勵等等。口語呢,主要就是教師有感情朗誦課文句子,幫助學生理解句子所要表達的情感狀態(tài)。那么可以以下的方法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1)在語言基礎上建立一些學生更容易理解的情景,從而更容易幫助學生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共鳴。
(2)引導學生學會發(fā)揮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學習小短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揣摩每個人的心理特征,再通過自己的理解表演出來。
(二)情感教學對教師教學的意義。
情感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建立課堂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難度,只通過學生的學習水平來安排課堂內(nèi)容,往往很難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得教學活動難以高效進行。如果從情感教育理念來看的話,教師設計教案應該以新的角度來思考,除了學習水平之外,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生活環(huán)境來作為參考,以此開展的課堂教學豐富多樣,并且充滿趣味性。
另外教師要學著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觀念,讓教師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過重的指導學生、安排學生學習,而是讓兩者有機結合,共同謀求更好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情感教育讓老師更直觀的對待問題,學會“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這種模式可以較大程度上消除教師和學生的間隙,最大限度地使老師明白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心理情感,在第一時間將教學活動做出適時的改善及調(diào)整。
在這個方面情感教育能夠幫助教師更客觀地對待問題。在當前新課改提倡以人為本的教學氛圍下教師只是“走向”學生還不夠更應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的心靈深處。這種一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這種隔離以一種學習“共同體”的形式完成教學活動。這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得老師明白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心理情感等,消除師生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從而在第一時間為教學活動做出調(diào)整。
二、情感教學的手段。
情感教學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英語首要任務就是提高自己的英語交際水平,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如果學生能夠明確認識到這一點,就能夠利用自己的主觀性,積極學習英語。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認識到這樣的目標。
一、調(diào)動學生的表現(xiàn)欲。
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表現(xiàn)欲,在上課前幾分鐘留給學生進行自由發(fā)揮,比如讓學生提前找好想要閱讀的文章或小故事,在課堂上進行演講。這種活動形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鍛煉學生的膽識,還能讓同學間的相互了解,是情感教學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借助多媒體調(diào)動積極性。
初中年級學生大多對新鮮事物有較大的興趣,針對這一方面,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作用,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襯衫的制作材料及制作過程,學生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對生活的了解。
三、提高探索欲望。
初中學生對未知世界充滿探索欲,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講課的同時,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適當增添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課外知識的講解。比如作者的一些經(jīng)歷等,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
結束語: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基于情感因素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從而提高對英語的喜愛,成為一個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優(yōu)秀青年。本文通過論述教師在課堂上怎樣通過情感交往帶動學生積極學習英語,用一些言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以及情感教學的基礎,措施等,揭示出情感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薇.淺談情感交往對初三英語課堂教學的意義[J].文理導航(上旬),2021(01):31-32.
[2]梁美娟.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海外英語,2018(18):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