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娜
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者、開拓者以及陶冶者,班主任承擔和扮演著重要的責任和角色。班主任是學校、家庭、教師以及社會四者之間的協(xié)調者和組織者,起著紐帶和橋梁的作用,在學生的健康成長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那么該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該怎樣管理自己的班級?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樹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對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班主任形象的樹立對于其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良好的形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儀表形象
儀表是最為直觀的外在表現(xiàn)。班主任在新生入學第一天就要注重衣著是否得體,舉止是否大方,態(tài)度是否友善,其基本原則就是讓新生和家長產生親近感。
(二)語言形象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最便捷的工具,而交流是否順暢與語言運用的技巧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班主任在同小學生進行談話時,談話內容應該具有針對性,談話語氣要與表達內容和氣氛相吻合,做到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親切自然。
(三)行為形象
“言傳身教”是教師應該遵循的育人準則,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除了家長,就是班主任和各科教師了。學校是育人的第二個主陣地,班主任在日常教學時,要注重自身的行為表現(xiàn),時刻牢記自己對學生的表率作用。
二、培養(yǎng)細心工作的習慣
(一)未雨綢繆,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現(xiàn)象
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班主任都要深入了解學生,處處關心學生,尤其是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班主任要做到通過學生的言行來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不良苗頭,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善于發(fā)現(xiàn),以“評”促學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不良誘惑,導致其在學習中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不認真、成績下滑嚴重等問題。從班主任的角度來看,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采取以“評”促學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對成績和行為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正”評價,以引導思想和學習產生偏差的學生,使之避免產生“逆”評價。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積極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三、“五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一)“愛心”是前提
班主任需要具有一顆愛心,要熱愛和信任學生。學生往往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渴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huán)境中生活和成長。這就要求班主任能夠帶著愛去關心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與他們成為知心朋友,這一點是開展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礎。
(二)“耐心”是關鍵
班主任工作看似簡單,但是面對長期的重復工作,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導致在工作中缺乏耐心。面對紛繁復雜和千頭萬緒的工作,班主任必須具備非凡的耐心,要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在工作中減少焦躁情緒,學會用理性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三)“熱心”是橋梁
小學生因為年齡特征等因素,往往容易出現(xiàn)紀律性差、厭學等情緒。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筆者認為,此時班主任需要明白“升溫則水,降溫則冰”的道理,要通過熱心來感化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重新步入正軌。班主任要抱著融化冰雪的信念,努力架起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
(四)“慧心”是保證
班主任需要面對的學生、家長和科任教師每屆都不盡相同,因此新問題往往層出不窮。而要想恰當?shù)亟鉀Q這些問題,“慧心”是不可缺少的。這就需要班主任平時不斷進行學習,學習國家教育方針、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班級水平和專業(yè)知識能力。只有這樣,班主任在面對復雜變化的新問題和新環(huán)境時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沉著應對,從而取得成功。
(五)“寬容心”是根本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各項心理和身體機能尚處于養(yǎng)成階段,難免調皮。而“寬容心”猶如天空大海,能夠接納和包容學生的各種問題。但是寬容絕不是姑息養(yǎng)奸,亦不是縱容遷就,而是通過寬容來感化他們,避免他們在日后出現(xiàn)不可饒恕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