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慧珠
動脈粥樣硬化作為目前最常見的血管疾病之一,是公認的心腦血管發(fā)病病理基礎[1]。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脂代謝能力多有異常,脂質代謝障礙也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病理基礎之一[2]。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受累血管多為大肌性動脈和中肌性動脈,一旦發(fā)生動脈腔阻塞,由該動脈所供血的組織、器官將發(fā)生缺血、壞死,嚴重危害生命安全,在全球每年因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死亡的患者約為2000萬[3]。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手段(藥物、手術、介入等)不斷更新,動脈粥樣硬化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隨著飲食、生活方式改變,中國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高、年輕化發(fā)展,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對于全民健康改善極為重要。腦心清片作為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較為常用的中成藥,在實驗中被證實對血小板聚集、血脂代謝有改善作用[4,5],目前關于腦心清片在動脈粥樣硬化防治中的臨床研究卻不多見。本研究分析總結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使用腦心清片輔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旨在為動脈粥樣硬化防治效果提供建議。
1.1 一般資料選取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住院治療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隨機選取260例患者,其中男性159例,女性101例;年齡43~75歲,平均(63.94±5.85)歲;體質量指數(shù)19.8~32.4 kg/m2,平均(24.36±3.54)kg/m2;合并糖尿病65例,合并高血壓病88例。按就診單雙號分為觀察組130例和對照組130例。觀察組中男性77例,女性53例;年齡44~75歲,平均(64.15±5.97)歲;體質量指數(shù)19.9~32.4 kg/m2,平均(24.73±3.68)kg/m2;合并糖尿病34例,合并高血壓病45例。對照組中男性82例,女48例;年齡43~73歲,平均(63.09±5.68)歲;體質量指數(shù)19.8~32.2 kg/m2,平均(24.28±3.45)kg/m2;合并糖尿病31例,合并高血壓病43例。組間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合并疾病相比,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經(jīng)超聲等檢查,參考《中國頭頸部動脈粥樣硬化診治共識》[6],診斷為動脈粥樣硬化者;②依據(jù)《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7]明確存在血脂異常升高;③資料完整,自愿參加,依從性好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等其他疾病者;②同時接受其他治療者;③近3個月使用過抗凝、調脂類藥物者;④有相關藥物使用禁忌者;⑤資料缺失、依從性差等應剔除者。
1.3 治療方法2組患者入院后接受對癥治療(控制血壓血糖、調控水、電解質)、低鹽低脂飲食、改善生活方式等,對照組口服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和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19)。①阿司匹林:每晚1次,100 mg/次;②阿托伐他?。好咳?次,20 mg/次,連用12周。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同時聯(lián)合使用腦心清片(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3259)。每日3次,1.64 g/次,連用12周。
1.4 觀察指標
1.4.1 血脂指標在治療前后對患者分別進行外周靜脈血采集,使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型號AU5800,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進行血脂指標測定,主要檢查指標: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其中TC、TG用酶法,HDL-C、LDL-C用選擇性抑制法。
1.4.2 血流動力學在治療前后對患者分別用經(jīng)顱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LOGIQ F8,美國GE公司)進行腦血流動力學測定,測定指標有血管搏動指數(shù)(Pulsatility Index,PI)、血管阻力指數(shù)(Resistance Index,RI)、大腦中動脈收縮期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椎動脈收縮期流速。
1.4.3 血液流變學在治療前后對患者分別進行外周靜脈血采集,使用全自動血液流變檢測儀(型號LBY-N6G,北京普利生儀器公司)進行血流變學指標測定,主要檢查指標: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及低切)和血漿黏度。
1.4.4 不良反應在用藥期間定期監(jiān)測(每2周一次)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等,發(fā)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準確記錄。
2.1 血脂水平2組治療前TC、TG、LDL-C處于高水平,而HDL-C處于低水平,組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TC、TG、LDL-C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HDL-C明顯高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LDL-C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HDL-C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對比 (例,
2.2 血流動力學
2組在PI、RI較高,大腦中動脈Vs、椎動脈Vs較低,組間治療前相比,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PI、RI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大腦中動脈Vs、椎動脈Vs明顯高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PI、RI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大腦中動脈Vs、椎動脈Vs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流動力學對比 (例,
2.3 血流變指標2組治療前全血黏度、血漿比黏度較高,組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全血黏度、血漿比黏度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全血黏度、血漿比黏度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流變指標對比 (例,
2.4 不良反應觀察組、對照組治療期間未見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無中途退出研究者。
動脈粥樣硬化能嚴重損害腦神經(jīng)元,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特點,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工作一直是臨床關注焦點?,F(xiàn)有研究已經(jīng)證實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險因素,血液高凝、血循環(huán)阻滯均是動脈血栓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在動脈粥樣硬化防治中,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huán)意義重大。血液流變學檢測是目前測定血凝狀態(tài)的主要客觀指標,通過測定血液黏度能夠客觀說明紅細胞變形血黏度、紅細胞解聚后血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時血黏度。血脂異常升高能夠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研究證實[8]TC、TG、LDL-C升高和HDL-C降低均與心腦血管疾病關聯(lián)密切。腦血流動力學異常,腦局部或全腦的血流量減少,容易導致腦缺血、缺氧,腦組織無法得到足夠養(yǎng)分則可能萎縮、引發(fā)認知功能、運動功能障礙。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血液流變學指標、血脂、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客觀評價腦心清片在動脈粥樣硬化防治中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TC、TG、LDL-C、PI、RI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HDL-C大腦中動脈Vs、椎動脈Vs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說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加用腦心清片,不僅能夠促進血脂改善,而且腦血流動力、血液流變學改善均有促進作用,這與腦心清片的藥物學功效密不可分。
中醫(yī)學將動脈粥樣硬化歸于“中風”之內,認為素體虛弱、血液運行無力是該病發(fā)生的根本,血瘀、風、痰是發(fā)病核心因素,而且血瘀貫穿疾病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因此,在治療上主張益氣活血、逐瘀通絡。腦心清片是以補陽還五湯為基礎制成的中成藥,主要成分包括黃芪、當歸、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地龍等,方中黃芪為君,補肺脾之氣,脾為氣血化生之源,脾氣健,氣血化生充足,肺主氣、司呼吸,肺氣充足,氣血運行動力充足,則血行順暢;當歸補血、活血、除瘀;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川芎活血化瘀,引藥上行;地龍逐瘀通絡;赤芍散瘀止痛。諸藥合用,有益氣活血、逐瘀通絡之功,且能直到病所?,F(xiàn)代研究也發(fā)現(xiàn)[9,10]腦心清片能改善代謝能力、改善血流動力、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腦心清片能夠促進血液高凝狀態(tài)改善,下調血脂水平和血液黏度,對動脈粥樣硬化防治有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