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高博,杜秋紅,東洋,劉靖,陶虹霏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心四科,遼寧 沈陽 110000)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多發(fā)于老年患者,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許多年輕人熬夜導致生活作息紊亂,致使近年來高血壓的發(fā)病人群逐漸年輕化[1]。高血壓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現象,可誘發(fā)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并伴有多種器官功能損害,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延誤病情,產生無法挽回的后果[2-3]。動脈粥樣硬化疾病長期發(fā)展會引發(fā)腦血管不良事件,因此,在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要堅持血壓控制的同時注重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這是高血壓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關鍵[4]。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的形成,明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血小板集聚、抗氧化、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抗動脈粥樣硬化效果較好,常用于降脂治療[5]。但目前關于二者聯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選取2018年1—12月本院接收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高血壓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本院接收的120例高血壓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實驗組男31 例,女29 例;年齡41~62 歲,平均(49.75±5.12)歲;病程0.5~4年,平均(2.53±1.15)年。對照組男29 例,女31 例;年齡43~65 歲,平均(51.34±4.75)歲;病程1~5年,平均(2.78±1.29)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患者進行診斷,均被確診為高血壓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和心律失?;颊撸焕^發(fā)性高血壓及不自愿配合治療患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史及合并嚴重精神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確診后均實施常規(guī)治療,包括血壓、血糖控制及舒筋化瘀積活血治療等。對照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鈣片(浙江新東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70)口服治療,每次20 mg,每天1次。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氯吡格雷(江蘇聯環(huán)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122)口服,每次75 mg,每天1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血壓、血脂水平變化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①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血壓恢復正常,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面積和厚度明顯減少,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血壓狀況有所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面積和斑塊厚度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血壓水平及頸動脈粥樣硬化面積、斑塊厚度均未得到改善,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血壓水平監(jiān)測:采用水銀血壓計測量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和舒張壓;③血脂水平檢測:采用Zak 及ALBK、磷酸甘油氧化酶、選擇抑制法、接勻相法等不同的檢測方案檢測兩組治療前后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血脂水平;④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食欲下降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血壓均降低,實驗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2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s,mmHg)
組別對照組(n=60)實驗組(n=60)t值P值收縮壓治療前152.78±10.68 153.21±11.02 0.217 0.829治療后130.66±11.57 119.74±11.33 5.223 0.000舒張壓治療前89.13±5.05 89.09±5.22 0.043 0.966治療后80.98±5.33 75.84±4.28 5.824 0.000
2.3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LDL-C、TC、TG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表3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注:LDC-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C,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n=60)實驗組(n=60)LDL-C治療前3.32±0.46 3.28±0.50治療后2.86±4.98 2.31±5.01a TC治療前4.80±1.48 4.78±1.42治療后4.01±1.258 3.37±0.62a TG治療前1.75±0.62 1.83±0.59治療后1.58±0.49 1.02±0.50a HDL-C治療前1.16±0.17 1.18±0.19治療后1.30±0.28 1.55±0.30a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均未發(fā)生不良反應。
高血壓患者易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如不及時治療可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7]。高血壓的治療目標為降壓并聯合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這兩項對于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具有非常重要作用[8]。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的形成,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血小板集聚、抗氧化、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抗動脈粥樣硬化效果較好,常用于降脂治療中[9]。阿托伐他汀鈣片是還原酶抑制劑(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的一種,使用此藥物能有效抑制TC 還原酶及其在肝臟內的合成,降低血漿內TC水平;增加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水平以促進其攝取和分解代謝,從而抑制LDL生成。阿托伐他汀鈣片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有效改善內皮功能,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將氯吡格雷與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使用能有效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結合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減輕動脈炎癥反應。將兩種藥物聯合應用,能有效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抑制炎癥反應的發(fā)生,療效確切,且安全性高[10]。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血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降低,且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LDL-C、TC、T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未發(fā)生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與單用阿托伐他汀鈣比較,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鈣聯合氯吡格雷治療高血壓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療效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血壓水平,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