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日,正月初一,央視開年大劇《人世間》開播,劇中冒著熱氣的炕頭和老式廠房仿佛讓人們瞬間穿越了50年的光景,迎接這撲面而來的滿滿人情味和濃濃時代感?!度耸篱g》改編自梁曉聲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這部115萬字的皇皇巨著,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之后,一個普通的周姓五口之家,在50年光陰中輾轉起落、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管中窺豹地再現(xiàn)了中國在這半個世紀里的重大歷史時刻,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到1978年恢復高考,再到改革開放,都沒有遺漏。以周家的關系網(wǎng)為輻射,《人世間》同時也描述了十幾位平民子弟悲歡離合、聚散有時的命運變遷,堪稱一部“中國式家庭全景變遷的生活史詩”。
將這樣一部歷史的、社會的、生活的現(xiàn)實巨著以劇集為載體搬上熒屏,使之走進更廣闊的觀眾視野,這對劇版《人世間》來說是不小的挑戰(zhàn)。該劇導演李路在和梁曉聲長談之后,選擇將這部“史詩”變“薄”。所以相比于小說的沉痛或厚重,電視劇的筆觸更加平淡,充滿人間煙火,即便不得不面對苦難和艱辛,它也盡可能地一閃而過,并代之以含情脈脈的溫暖。但在這平淡溫暖煙火之下,我們又能清晰地感知到激蕩磅礴的歷史潛流和悄然轉變的社會結構。正如導演所說:“我想呈現(xiàn)和贊頌的,只是那些在苦難里摸爬滾打過的中國人如何苦中作樂、守望相助、自強不息的故事?!?/p>
人間煙火氣
國企車床、集體林場、老街區(qū)和家里把手快包了漿的燒水壺……電視劇《人世間》傳遞出的是原汁原味的市井氣息以及濃濃的生活質感和時代的記憶。
沒有過多的事件渲染,沒有太多的場景修飾,《人世間》的故事從一家人的分別開始。父親周志剛奔赴西南參加大三線建設,大哥周秉義要去生產建設兵團服役,大姐周蓉響應國家號召,也追隨愛情到了貴州,成為下鄉(xiāng)知青,只留下了周母和最小的弟弟周秉昆在“光字片”。一家人在分別的時候體現(xiàn)出的真摯感情,成為后面所有關于家庭情感描繪的基石。周父的深明大義、周母的溫柔慈愛、周秉義的責任感、周蓉的果敢、周秉昆的耿直,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被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一場分別,交代清楚了家庭關系,還展現(xiàn)出了周家五口人的全部性格和家庭氛圍。
支援大三線建設和知青上山下鄉(xiāng),是當時那個年代的政策。如今的影視市場上,已經有太多講述知青下鄉(xiāng)的影視劇作品,比如《兵團歲月》《血色浪漫》等;關于支援大三線建設,也有《大三線》這樣的作品去著重展示。但是,關于知青和大三線建設者背后的工人家庭故事,其實也是影視劇市場內容的缺口?!度耸篱g》以普通工人家庭作為觀察視角,抓住半世紀來廣大勞動者中的典型,講述他們的家庭、工作、情感軌跡,具有補白的意義。周家,是大時代背景下的特殊樣態(tài),也是那個時代的家庭縮影。觀眾能深刻感知到,時代的洪流對工人家庭的影響,而周家人的命運轉軌也必將落下深深的時代印記。
周家人的命運各異,前期主要故事都發(fā)生在小兒子周秉昆身上。周秉昆膽小但善良,總是為別人的命運而暗自憂傷。這個人物集中體現(xiàn)了原著主要講述的工人階級,從木材廠到醬油廠,從木材工人到出渣車間工人,周秉昆和他身邊的工友們組成了這部劇豐滿又性格各異的工人形象。劇中,周秉昆和他的5個工友組成了“六小君子”組合,他們之間有友情,也有相互之間的一點點“嫌棄”,那個年代的人本質都透露著淳樸,任何一點小心思都算不上狡黠,真實得可愛。除此之外,電視劇對“光字片”的街坊鄰居也著墨頗多,鄰里之間互相幫扶,風雨共擔的情義更是令人動容。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里,他們會覺得生活辛苦嗎?一定是辛苦的,出渣車間工作環(huán)境差,常年潮濕,工作久了就容易生病。那他們快樂嗎?也是真的快樂,在分豬肉的時候逼退惡霸,讓全部的人都分到豬肉的時候,那種自豪和驕傲,是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里的觀眾所無法共鳴的。
有了對親情和友情的刻畫,《人世間》對于愛情的敘述,也呈現(xiàn)了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周秉義和郝冬梅之間的愛情既復雜又單純。單純在于,年幼時相愛的堅持和不顧一切的奮斗;復雜在于,時代背景下家庭成分的懸殊和后期兩家門戶的差異。就像周秉義對郝冬梅說的,“我們是同一類人”,然后兩個人從同一類人變成“一個人”。這樣含蓄又甜蜜的求婚,是那個年代表明愛意的最佳體現(xiàn)方式,這樣的表白話語,也遠比一句“我愛你”來得動人。
在周蓉看來,好人生比好年華更重要。所以為了自己崇拜的詩人馮化成,她千里迢迢來到貴州追求愛情,直到她見到了跋山涉水來看她的父親時,那跪下的膝蓋、流下的眼淚中,也蘊含了太多的來自生活的委屈和難過。周蓉為愛奔赴的勇氣是純粹的,但也注定了這個人物身上有一定的悲劇性。
周秉昆和鄭娟之間的感情則更多是動人,鄭娟是一個飽受生活苦難折磨的人,身上背負了太多來自家庭和個人遭遇的重擔,她勸周秉昆的那句“我不值得”,就讓無數(shù)觀眾破防。生活中太多的不易全部都壓在了一個女人身上,但她依然在努力地生活,串糖葫蘆、糊紙盒,努力不成為別人的負擔。周秉昆用自己的善良打動了鄭娟,也成為鄭娟苦難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平淡的日子因愛情而熠熠生輝。”這是劇中的經典臺詞。在愛情表達上,《人世間》是溫情的,沒有用生活的苦難包裹著劇中的每一個人。愛情之于《人世間》的溫暖和甜蜜,是劇中人物辛苦生活的調和劑,也是因為有了愛情,劇中的人物有了更美好的向往。
《人世間》是有溫度的,不吝嗇表達那個年代人們生活的艱辛,也不疏于表達情感上的真摯。這是一部有厚度的作品,也應了預告片中的那句話,“人生一世,草木—秋;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對于觀眾來說,這是一部充滿人間煙火氣的作品。它幾乎沒有太過于強烈的戲劇沖突,更多是在還原當時的人情味與善良。劇情平鋪直敘,沒有任何一個為了壞而成為反派的人物,每個人的行為邏輯都極為通順且合理。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地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人世間》就是用這種白描的表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出了一幅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生活畫卷,表達著中國百姓面對生活起落時一種真實而樸實的堅韌。
從個體到時代
《人世間》時間跨度長,涉及人物眾多,考驗創(chuàng)作者視野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全劇從周家的故事講起,縱向來說,記錄下了周家從兩代五口人,到周秉義、周蓉、周秉昆三兄妹也相繼成家立業(yè)的過程,是一個家庭煙火氣十足的生息繁衍史——
大哥周秉義響應國家號召去生產建設兵團服役,大學畢業(yè)后步入政壇,但他不忘初心,繼續(xù)為國家建設揮灑青春熱血;二姐周蓉在年輕時就是一個祟尚浪漫的獨立女性,為愛可以義無反顧,但她又有著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浪漫與傲骨,她可以在大學的講堂上追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業(yè)理想,也可以去貴州偏遠的大山支教;小兒子周秉昆,自小籠罩在哥哥姐姐的光環(huán)下,他就像我們身邊或是鄰里街坊一定會出現(xiàn)的一個人,作為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人,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照顧家中老小,但是他善良真誠,吃苦耐勞,平淡而踏實,最終成長為家庭的頂梁柱。
橫向來說,家是構成社會、時代的最小單位。《人世間》通過周家人身上的點滴小事,折射了時間的跨越,讓當下的觀眾清晰地感受到時代的發(fā)展,重新審視個人與時代的關系。既有時代底色,同樣關照現(xiàn)實,可以說,《人世間》具有鏡鑒自身、共情反思的意義與價值。
從更寬廣的視野層面來說,《人世間》還刻畫了基層領導干部和普通群眾之間的血肉相連的親密關系。以曲秀貞書記為代表的領導干部與群眾打成一片,對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關懷備至且熟稔于心,既是時代特色,又是領導干部始終堅持扎根群眾的精神溯源。
《人世間》中所呈現(xiàn)的地域跨度同樣寬廣遼闊,從冰天雪地的東北到梯田叢林密布的西南,橫跨大半個中國,將極具地域風貌的普通人生活呈現(xiàn)在熒幕上,成為觀察半個世紀國家發(fā)展的窗口。
《人世間》“小中見大”,家庭、地域、時代層層遞進,見證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浮沉,把改革開放、跨越新世紀等一個個宏大節(jié)點和腳注具象到一層層微觀個體的命運里,帶領觀眾重溫熱血燃情歲月的同時,以點帶面完成“家國同構”母題的書寫。
周家三代人的人生,乍看也許不如想象中的那般蕩氣回腸,波瀾壯闊,不過當所有的故事在平靜和談然中悄然完結,細細回味時卻能感受到一種波瀾不驚的滄海桑田。就像鏡頭拉出至50年光陰的全景,才發(fā)現(xiàn)時代激蕩的磅礴之聲是那樣的震耳欲聾。在這幅時代的畫卷中有城市市民、知識分子、國企工人、個體工商戶……也有上山下鄉(xiāng)、三線建設、恢復高考、下海、走穴、國企改革、個體經營、棚戶區(qū)改造、反腐倡廉等不朽的記憶。
梁曉聲在原著中曾寫道:“知道了許許多多別人命運的大跌宕,大苦難,大絕望,大抗爭,我曾想,若將不順遂也當成逆境去談,只怕是活得太矯情了!”言語平實質樸,卻寫就普通勞動者的風骨,更注定《人世間》不是一部為了煽情而販賣苦難、消費苦難的“小氣”之作。在這方面,電視劇與原著可謂一脈相承。沒有為了沖突而渲染苦難,而是將視點落在周家人如何團結一致,對抗命運的頑強與堅韌上,以此來呈現(xiàn)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凸顯不論際遇如何,樸實平凡百姓的善良底色不會褪色,更闡明了勞動人民是如何在苦難中一路走來,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樸素真摯的情感價值令人動容。
《人世間》播出后,一位知名的影評人這樣評價:“《人世間》是中國這50年走向民族復興的自問自答:我們在尋找什么,我們在拋棄什么,我們恨什么,我們愛什么,我們得到了什么,我們失去了什么,這是一個中國家庭的精神史,既是平民視角的,又有精英態(tài)度的,對中國幾十年走過的道路,有表現(xiàn)有批判,更有撫摸和溫暖,你會覺得我們共同經歷的歲月,充滿了尷尬、掙扎、迷茫,卻又生機勃發(fā),是如此曲折痛苦而又激蕩人心?!弊鳛檠胍暣汗?jié)檔的新春大劇,《人世間》有分量,有力量,更有氣量。半個世紀的平民生活變遷,都在時代坐標軸下變成刻度,細化到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所以,《人世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