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仁梅
(濟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醫(yī)學護理系,河南 濟源 459000)
小兒推拿是指采用中醫(yī)推拿治療的方法促進小兒消化,消除腹瀉等,可降低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量,且對患者無副作用[1-2]。小兒推拿課程不僅需要掌握較多的理論知識,而且實踐性很強,只有熟練應用,才能勝任臨床工作[3-4]。然而,相對于其他中醫(yī)課程,小兒推拿課程單獨設立起步較晚,2012年才出版第一本教材,近幾年設置該門課程的學校逐漸增多,但是針對該門課程的教學經(jīng)驗缺乏。同時,目前臨床需要大量的小兒推拿人才,但是該方面人才匱乏[5-6]。小兒推拿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常由教師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進行講解,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內(nèi)容也不易掌握[2,7],遠遠不能滿足當前臨床教學需求。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護理教學將多媒體視頻、語音動畫等應用于課堂,促進了護生對知識的理解[8-10]。另外,現(xiàn)代化教學器材能夠滿足護生對臨床實踐的練習,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也可提高護生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相關知識的了解。角色扮演法最早起源于美國,是指將護生設置為其他角色,如講課的老師,給小兒按摩的護士等,并要求護生按照安排角色的態(tài)度和方式行事,從而增加護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由于具有生動有趣、互動性強的特點,角色扮演法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有關醫(yī)學課程,如健康教育、血液臨床護理等,但是在小兒推拿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較少[11-13]。因此,有必要探討將整合角色教學法應用于小兒推拿教學,以期提高小兒推拿教學質(zhì)量,提高護生理論學習和實踐的能力。
以濟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2018年9月—2020年6月116例護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8名)和觀察組(58名)。納入標準:護生均為濟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全日制助產(chǎn)專業(yè)??茖W生;學制3年,選修小兒推拿課程。對照組,男2名,女56名;年齡18~22歲,平均19.73±2.56歲。觀察組,男3名,女55名;年齡18~23歲,平均19.52±2.61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兩組均給予傳統(tǒng)教學法,觀察組另給予整合角色教學法。
傳統(tǒng)教學法:由教師備課,在課堂上通過PPT方式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解答學生疑問;操作練習課由教師示教后,學生進行練習,并給予糾正和指導。
整合角色教學法:由護理教研室組成研究小組,教研室主任為組長,成員包括教研室工作3年以上的教師3名;根據(jù)護生教學大綱、文獻報道等,設計護生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包括視頻講解、課件討論、問題提問等;課前設置問題,學生提前預習相關內(nèi)容,教師講解后,隨機進行提問;操作練習時設置情景模式,將推拿患者醫(yī)療情景直接展現(xiàn),由學生扮演推拿護士進行操作,并由其他護生扮演患兒的家長,實現(xiàn)情景互動,增加護生學習印象,提升工作的主人翁感。
以兩組理論考核、小兒推拿操作技能、學習積極主動性為觀察指標。
理論考核:由小兒推拿教師組織命題考核,理論考試100分,操作考核100分。操作考核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評估,共有116名學生參加考核,問卷全部收回,操作考核全部參加,分值越高表示護生相應能力越強。
學習積極主動性:依據(jù)學習積極主動性量表評估護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評估內(nèi)容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深度、學習目標、學習控制力、學習扎實性5個維度,共21個條目,分值21—105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
觀察組理論(96.25±5.32分)、小兒推拿操作(98.14±2.56分)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89.27±6.84分,90.57±4.82分)(P<0.05),見表1。
表1 兩組理論、小兒推拿操作技能考核對比
觀察組學習動力(8.72±0.31分)、學習深度(8.45±0.26分)、學習目標(8.64±033分)、學習控制力(9.25±0.18分)、學習扎實性(9.33±0.31分)及總分(44.39±1.39)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學習積極主動性對比
對我院116例護生分別進行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學和整合角色教學,并對兩組小兒推拿相關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小兒推拿操作掌握情況及兩組學習小兒推拿課程的積極性進行了全面評估,旨在發(fā)現(xiàn)更加適合小兒推拿課程的教學方法。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在小兒推拿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方面均明顯好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觀察組采用的整合角色教學法促進了護生對小兒推拿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容易掌握并加深護生印象,同時角色扮演的方法將小兒推拿的情景很好展現(xiàn)出來,促進了護生對推拿操作的掌握,并加深護生對操作理論的了解。觀察組護生在小兒推拿學習中積極性更高,表明整合角色教學方式能夠提高護生學習的主動性,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該教學方式使課程學習形式更加活潑,學生參與較多,提高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處于指導地位,但不再是單純的講聽模式,而是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教師針對課前安排的問題隨機進行提問,并以情景模式的方式安排學生扮演小兒推拿護士,講課教師等角色,提高了護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與其他研究相比,均顯示角色扮演法能夠提高護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11-13],充分顯示了該教學方法的可靠性。然而,由于小兒推拿護理教學作為獨立課程起步較晚,研究時間有限等原因,本研究難免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小組將持續(xù)對小兒推拿教學相關研究予以關注,并積極采納護生意見,積累相關教學經(jīng)驗,為臨床護理培養(yǎng)更多可靠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