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悅
中國古典戲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劇壇上與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劇”。在語文課上,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戲劇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接下來,筆者就以《竇娥冤》的教學為例,談談開展戲劇教學的意義及策略。
一、開展戲劇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戲劇是一種特殊的文學樣式。戲劇的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
人物語言也叫臺詞(戲曲稱之為“念白”)。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白、獨白、旁白等。對白是兩個或多個人物在交談時所說的話;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表達個人愿望時所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的角色對觀眾說的話。戲劇主要是通過臺詞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并以此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它是戲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安排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
教師開展戲劇教學,引導學生閱讀作品,可以讓他們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人物的對白或獨白,感受戲劇的張力。讀懂了作品,學生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還需認真揣摩各個角色的臺詞,把握戲劇語言的特點,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閱讀能力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戲劇教學中,教師需組織學生參與戲劇表演,讓他們將劇中的故事呈現(xiàn)到舞臺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認真研讀作品,讀懂其中的潛臺詞,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需為不同的人物設計服裝,布置舞臺場景,準備道具,尋找背景音樂等;需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演繹作品,給觀眾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通過開展戲劇教學,教師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戲劇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可以還原當時的社會生活,展現(xiàn)特定的場景。無論是歷史變遷還是人性的真善美,都可以在戲劇的舞臺上被呈現(xiàn)出來。通過開展戲劇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地感受劇中人的心情。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和審美體驗,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
二、開展戲劇教學的策略
(一)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
戲劇,指借助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教師開展戲劇教學,既要引導學生深入地解讀文本,又要引導他們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將文本中的內容演繹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
示例:
1.梳理主要情節(jié),把握戲劇沖突;
2.分析人物形象,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3.品味人物的語言,揣摩臺詞的含義;
4.關注舞臺說明,對舞臺表現(xiàn)進行大膽的設想;
5.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
當然,教師還要結合作品的內容為學生布置更加具體的任務。以《竇娥冤》的教學為例?!陡]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chuàng)作的雜劇。元雜劇以唱為主,曲詞以連套的方式組成,每首曲子有固定的曲牌和格律要求。《竇娥冤》的戲曲語言主要由曲詞與賓白組成。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更加具體的學習任務,如:仔細品味【滾繡球】這首曲子,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緷L繡球】這首曲子表達了竇娥被押上刑場后的悲憤與無奈。關漢卿緊扣人物的特定身份來組織語言,將分寸拿捏得很好。前四句主要揭示了社會的殘酷和人物命運的不公,中間四句說明天與地的無情,最后三句直接與天、地對話,表達了主人公的滿腔憤恨。通過品讀這首曲子,學生可以感受到竇娥身上可貴的反抗精神。
為了引導學生將戲劇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教師還可以為他們布置這樣的任務:
在【端正好】【叨叨令】【二煞】中,每一首曲子里都有一個“怨”字。
(1)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怨天地不分好歹,錯勘賢愚。
(2)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獞z自己孤身只影無親眷。
(3)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綿?!灏鬃鋈耍瑓s負屈含冤,有口難言。
請你思考這三個“怨”字分別表達了竇娥怎樣的情感。
(二)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
1.借助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優(yōu)美的語言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迅速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讓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
在引導學生學習《竇娥冤》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竇娥,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子,剛剛度過 二十個苦難的春秋,生命的大樹就要被攔腰斬斷。在 ?如花的年齡,她的生命之花卻被無情摘下,是什么造 成了她的悲?。渴钦l讓善良的她流淚又流血?……”教師可以用優(yōu)美的語言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讓他們細讀作品,想象出竇娥被冤枉、赴刑場受刑的 場面,感受人物當時有冤不能申的心情。
2.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32在學習《竇娥冤》的過程中,有的學生不能體會主人公的心情,無法與竇娥感同身受。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戲曲《竇娥冤》的影像資料,將作品以更加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在他們的眼前。
示例:
影像資料會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
3.變講臺為舞臺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變講臺為舞臺,利用教室中的空地作虛擬布景,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更好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比如,針對《竇娥冤》中“監(jiān)斬竇娥”的情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教室布置為“法場”,事先擺好小道具,如繩索、帽子等,營造刑場氛圍,讓他們在表演時能真正置身其中。
之后,教師要對每組成員的表演進行合理的評價,指出其優(yōu)缺點。
總之,開展戲劇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組織并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努力探索新策略,提高戲劇教學的水平。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